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和MR诊断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分析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和MR平扫和增强特征,探讨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例,术前经MR检查9例,CT检查3例。MR检查序列包括SET1WI、FSET2WI、STIR、SPGR平扫和多期的MR动态增强。所有病例影像资料均经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分别确定病变浸润范围、信号特征和强化程度等,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2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例中,腹部外7例(颈部2,肩1,四肢4),腹壁型3例(腹壁肌肉),腹内型2例(肠系膜1,腹膜后1)。肿瘤直径3.7~21.8cm,<5cm3例,5~10cm7例,>10cm2例,平均7.2cm。浸润性生长9例,膨胀生长3例。密度或信号相对均匀5例,不均匀7例。9例MR检查病例中,SET1WI呈等信号5例,略高信号4例。所有病例T2WI信号略高于肌肉,STIR为高信号,各序列常见低信号致密胶原纤维成分。无论肿瘤大小,STIR都清楚显示肿瘤边缘和境界。5例MR动态增强病例中,动脉期明显强化4例,显著强化1例;门脉期强化程度与动脉期相仿,强化趋于均匀。3例CT检查病例,肿瘤密度与肌肉相仿,密度均匀,形态不规则,境界欠清楚。1例病灶内可见形态正常的血管影。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形态多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境界模糊不清,MRT2WI为略高信号,STIR为高信号,强化显著,病灶内常见致密胶原纤维形成低信号。CT和MR特征明显,多数病变术前可以诊断。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衍生出来的一种授课模式,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该文通过对"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给出了"翻转课堂"设计举例,通过对"翻
传承人和传承团体以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法维护着南音的原真性,凸显着南音独特的艺术特征。南音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际级非遗保护项目,它的发展势态必将呈现出传统纵向的传承和
结合初中语文学科,论述为何要在语文试卷中体现和谐这一要素及其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服装设计中不同的面料材质因其肌理、色泽等特性不同而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其呈现出来的情感语义亦不相同。探讨以服装材料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总结设计
人的社会化是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观察法研究认为:体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对人们变更生活方式、习得生存手段、规范社会行为、
实现基于助老服务机器人的智慧养老院,其中智慧养老院平台是集各种传感器、RFID标签、RSSI模块读写器、KINECT摄像头、多种网关设备、网络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同时具有机器人
传统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社会,社会信任主要建立在熟人关系网络之上,是“熟人信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匿名性、异质性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流动逐渐增加,熟人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又被誉为中国的"雅文化",它在整个中国戏剧音乐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昆曲在武川大地上衍生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剧种——武义昆曲。
本文利用松辽盆地SS2-1井区11口井的测井解释成果以及岩心测试和录井资料,对营城组三段火山岩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反射特性的差异性
文章分析了基于MOOC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高校建设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