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夫妻晒去海南过冬经历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26日,杭州景芳加油站。66岁的老张带上妻子,给别克凯越轿车加足了油。他们要从这里出发,自驾车到海南海口。
  两个人都属虎(1950年生),退休后做起“候鸟”,冬天在海南住3个月,春暖花开再回到杭州。往年都是飞来飞去,“今年虎劲大发,合计自驾一路玩去海口。”
  2015年12月26日,杭州景芳加油站。66岁的老张带上妻子,给别克凯越轿车加足了油。他们要从这里出发,自驾车到海南海口。
  两个人都属虎(1950年生),退休后做起“候鸟”,冬天在海南住3个月,春暖花开再回到杭州。往年都是飞来飞去,“今年虎劲大发,合计自驾一路玩去海口。”
  一路向南,1900多公里,9天时间到达。杭州庆春苑出发时,老张还穿着羽绒服,到达海口金华苑时,上身脱得只剩件短袖T恤了。
  在那边的家里住下之后,老张开始整理文字照片,把这些天的自驾经历写成了帖子,发到了19楼网站上。《66岁老头自驾一路向南到海南》,点击量已超过12万。网友纷纷点赞评论,有感叹自己父母辛苦而不知享受的,有联想自己未来老年生活的,更多人表达了由衷的钦佩和祝福。
  近日,笔者终于联系上了老张。打通电话时,他在海口的家里刚刚吃好中饭,饭是他自己烧的,鱼头豆腐汤和大白菜炒肉片。
  老张不紧不慢地先从这次自驾说起,明显听得出他的自豪和开心。
  “我们是一路玩过来的,这些地方以前从没机会来。像太姥山,好几次想去,但从来没有去过,平时专程去成本比较高。开平碉楼,世界遗产,我们知道,但广州去了那么多次,都没时间去,还有南少林寺、洛阳桥……”
  “其实从成本来讲,自驾并不划算。杭州飞海口,便宜的时候单程机票三四百元,我们小车过海就要419元,加一个乘客42元,再加保险费20元,总共要481元。”
  9天自驾旅行,老张一算,总共花了5000元,过路过海1500元,汽油费800元,住宿1200元,门票700元,吃饭吃水果800元……
  开的别克凯越已经12年了,跑了十万公里。原先在杭州城区开很费油,百公里13升,这次长途自驾走的多是高速,油耗拉低到百公里六七升。
  夫妻俩都有驾照,但老伴徐阿姨是“本本族”,多年没动过车,全程都是老张一个人开。
  “自驾出行,感觉是挑战了自我,很有成就感,感觉也不是特别累。”
  2005年春,老张去海南出差,朋友叫他一起过去帮忙看房。一看,很不错,楼盘名叫金华苑,海景房。过去是烂尾楼,房价便宜,1300元每平方。
  金华苑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旁边,再过去就是汽车总站,跨海过来的汽车都停那里,农贸市场、超市就在小区对面。门口公交站有十几路车停靠,无论生活、医疗、出行,都相当方便。
  那时候老张还有几年就要退休,正在规划未来新的生活。回到杭州,老张刚一提出在海口买房,徐阿姨明确反对。
  老伴徐阿姨退休前也是公务员,工作比老张还忙,他们在杭州有一套80方的房子。
  后来禁不住老张来回劝,夫妻俩一块又跑过去看了看,这一看,徐阿姨的想法马上变了。
  “在杭州买不到这种房子的,性价比真的很高很高,”徐阿姨昨天跟我说到这套房子,还是赞不绝口,“卧室很大,25个平方米,卧室带个阳台,光阳台就有八九个平方米,正面朝着大海,到了晚上,对岸湛江的灯光都能看到……还有书房、储藏间、2个客房……”
  两人商量决定,干脆买个大的,140方,房产证全部做好,花了25万。(昨天我在网上查了下海口金华苑现在的价钱,同样140方的房子,挂价几乎都在70万上下。)
  2011年春节前,老张正式退休,之前他是一名副处级公务员。退休后,夫妻俩每年都要飞到海口过冬,住上三个月。
  海口房价比三亚便宜不少,生活成本也低一些,空气好(空气质量在全国排第三),气温适宜。杭州现在经常有雾霾,气温5℃以下,那边还可以穿上短袖。老张的高血压,到了那边明显改善,老伴的关节炎和气管炎,到了那边也有好转。
  住了几年,老张发现,小区里杭州人不止他们。
  “我是7A(这栋楼有18层,他们在7层),7B就是杭州人,另外14楼、18楼,也都是杭州人,我帮看房那个同志,也买在对面那栋楼……
  “我们隔壁7B那对杭州夫妻,都快70岁了,也是前几天刚到的海口,也是自己开车过来,他们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开车过来了……”
  老张说,一个小区杭州人多,平时可以聊聊天串串门,有个事情还能互相照应。
  自从他们选择了海南过冬,过年时也没有孤单寂寞过,姐姐的孙女会过去住,哥哥的孩子过年也会过去。
  “他们过年都要过来跟我们凑热闹,没有忘记我们……”
  等到春天离开海口,房子就锁在那里,不出租。如果有朋友同事想过来小住几天,就把钥匙交给他们。
  老张和徐阿姨相识于1974年,那年他们同时考上了杭州师范学校,分在同一个班。1976年毕业时,班上同学才发现,他们俩已经走在了一起。
  “我们俩都是杭州人,有共同语言,所以接触比较多,”老张说,“我们周六回家,周日晚上回校,回家回校我俩都一路的,约好几点钟在车站见,因为两家住得不远……
  “我呢,喜欢体育,打打篮球,我爱人蛮体贴,会帮我买菜买饭,慢慢地互相多了解……
  徐阿姨昨天在电话里,一直对老张赞不绝口。
  “我先生多才多艺,原来在我们班里就很出众的,小品,打球,唱歌、写文章都很厉害的,摄影也很好……
  “我们在一起后,基本上所有事情,都是我先生做,我是做不得的,不能很累。他烧菜烧得比我好吃,基本上都是他烧,他红烧烧得很好,还有个蒸鱼蒸得蛮好的……
  “他性格蛮好,很有耐心,有时候还是我脾气不好,比较急躁,但他从不跟我顶,不跟我争,对我真的很包容……”
  他们1977年结的婚,第二年生下儿子。
  2000年,灾难降临,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那一年,儿子23岁,在浙江一家航空公司当司机,有一天,开车在杭甬高速上,轮胎爆了,人就走了……
  “那时候他都快结婚了,我们也已经给他攒了好几年的钱,我们攒了10万,他工作3年自己攒了3万多……走了以后,单位赔偿加保险赔偿,有30多万,但对我们来说,这些钱已经没意义了……”老张说。
  “这对我们打击很大的,那时候我们将近50岁了,再生一个不现实了,我们只能面对现实,调整心态。”
  夫妻俩互相搀扶着,走出了那段悲痛到绝望的日子。
  他们决定多去外面走走。几年下来,澳大利亚、新西兰、迪拜、意大利、法国、瑞士、俄罗斯、韩国、朝鲜……国内外去过了很多地方,看过了前半生从未看过的风景。
  “我爱人身体不好以后,在家里感觉病痛,结果到外面一跑,精神反而好起来。看来年纪大的人,外面多走走,多看看。”老张说到这里,又开心地笑了起来。
  晚上8点,老张通过微信,给我发过来一段话。老张说这是他们在经历了失子之痛后,面对未来,共同约定的人生规划和感悟。
  “我们夫妻要相依为命,珍惜时光,尽可能过力所能及而又有品质的生命;挑战自我,别人做到的,我们量力而行也要去尝试下。世界这么大,到处去走走看看,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调节心情。等到生活不能自理时,再一起去养老机构……”
  老张还说,3月下旬,他们就打算回杭州了,回来准备从江西走,经韶关三峡山、鹰潭龙虎山、景德镇……他们一直很想去婺源转转,那个时候,油菜花也应该开了吧。
其他文献
2015年或许有这么一些事让我们难以释怀;2015年,或许有这么一些人让我们无法忘怀。全国两会、抗战胜利日大阅兵、深改……道不尽这一年的风风雨雨。微笑、亢奋、忧愁或是彷徨,总有一些表情定格属于我们的2015记忆。不平凡的2015年,不乏有各种“精彩”。  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是继“单独二孩”之后的又一次生育政策重大调整。从1980年的“一胎化”算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实施35年。“全面二孩”
期刊
不要以为谈情说爱只是年轻人的事情,任何年纪的人,只要有一颗爱心,都有获得爱情的自由和权利,老年人自然也不例外,有时,他们的爱既富有激情,又有岁月沉积的智慧和珍惜。  王先生刚退休,老伴儿就因病突然去世了,他独自一人生活了两年时间。失去妻子的悲伤和形单影只的生活,常常让他一坐就是大半天,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人也一下好像老了好几岁。女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给老爸在电视相亲节目报了名。没想到,这一去还
期刊
日前,四川资阳市城区一公交站台,肖女士和女儿小周将80岁的老母亲送上15路公交车后,刚刚下车准备离开,却听见公交司机喊老太太下车,理由是无人陪同老人乘车。无奈,肖女士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母亲扶下公交车。  根据相关规定,公交司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正常、合理的要求,“公交拒载高龄老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强制缔约义务。然而,公交司机就算被罚款下次还要这么做。公交公司既处罚员工却又对此表示理解。 
期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几乎是所有人对爱情的渴望,但现实冷酷,常常让我们寒了心冷了情,慢慢地,很多人不再相信爱情,更觉得地久天长像个笑话。但是,不管现实多么让人沮丧,总有一些人,将爱情演绎得缠绵深长,总有一些爱,让你相信地久天长。  为你唱一首老情歌  小城的“全民晚会”上,有一对老夫妻出场了,他们表演的是歌伴舞《掀起你的盖头来》。  舞台上,老头非常动情地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眉……”
期刊
近日,一则《春运大数据揭秘》的帖子,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这则帖子说:“我们江苏人有3个‘最’:最喜欢‘炫票’——江苏女性抢到票后最喜欢上网‘晒一晒’;最心疼子女——江苏老爸老妈‘南征北战’,去子女打拼地过年;最执着抢票——江苏‘抢票族’验证码输错19次还会继续抢。”  1951年的辛卯年春节,“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的设立,也许可以视为中国“春运”的一个正式起点。从那年至今,整整65年过去了。  
期刊
1951年的辛卯年春节,话剧《龙须沟》的上演成为很多人对新中国第一个兔年的共同记忆。与之相反的,同年“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的设立反倒没有引起关注,大多数人或许现在还不知道,这是新中国最早关注春节返乡的记载。  这也在形式上被认为是中国春运“青萍”年代的开端。  两年后,“春节客运”的字眼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同年9月,铁道部在对几年来春节旅客运输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春运期限为春
期刊
源自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户口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对于春运有解和无解的争端也充斥各个媒体。而从有春运以来,面对诸多困难和压力,不管从政府部门还是专家学者都是一直探索的话题。  1954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短评《做好春节期间铁路客运工作》指出:目前,我国营业铁路主要干线区段的通过能力是落后于运输需要的,机车车辆的数量也感不足,完全满足春节期间的旅客要求是很困难的;春节期间可
期刊
20世纪50年代 婚恋自由得到社会认同  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北京颁布。这是新中国的首部国家大法,宣布废除包办强迫,实行婚姻自由,建立一夫一妻的新婚姻制度,彻底颠覆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  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长期以来,婚姻对中国人而言承载着“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重任,包办、童养媳、一夫多妻等等都因此长期合理存在。如今传统伦理突然成了封建思想余孽,
期刊
他们轻描淡写的话语,是心心相印的表达,是一生相守的誓言,是不离不弃的承诺。不老的爱情就是,吵一辈子的架,生一辈子的气,依然为你遮挡一辈子的风雨。  那个年代的海誓山盟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了。  两个人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从不叫对方的名字,也不像更老式的那种叫对方为“孩他爸”“孩他妈”。他们称呼对方为“哎”,如果两人离得近,就是小声“哎”;如果离得远
期刊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节假日很重要。那么如果时光倒流几千年,古代那些为朝廷工作的官员,他们的春节是如何放假的呢?  唐朝:春节按单双号上朝休假  古代官员过的新年,其实是指农历年,即正月初一。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写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指的就是新年,意思是说,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  事实上,到了唐朝后期,黄金周有3个,而且小黄金周也不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