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书之发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书不论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还是在书法史中所的位置都非常的重要。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这是一种普遍性的认知。其表现自产生时起,历久不衰涌现了大批名家名作,其他所有书体与之相比均远远逊色。行书能兼容其他各体,自由度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同时行书应用最广泛、最便捷、最丰富,符合文化人乃至大众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行书;真草;规律
  一、行书的形成
  “行书”最早却见于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魏初,有钟、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昇,而钟氏小异,然亦各有其巧,今盛行于世。”对于行书的诠释则是在唐代张怀瓘《书断》“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在《六体书论》中又说:“不真不草,是曰行书。”由此而言,在张氏看来,行书的特点便是“非真非草”,也就是介于真草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到底是不是刘德昇一人所创,现在已无从可考,但我们知道一种新书体的产生并不是由一人完成的,刘德昇只是做了收集整理的工作,就像“仓颉造字说”“李斯创小篆”均是如此,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行书最早雏形发生于隶变时期,成型于汉末,定格于魏晋。行书的发展与形体始终与楷书、今草相互影响着,甚至出现有“行楷”“行草”的称谓。至于上文张怀瓘诠释“正书之小讹”的说法,有违文字发展规律。
  二、行书的发展历程
  行书为介于真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成熟于魏晋,既保持了真书的字体,又吸收了今草的特点,是手写体的主要形式。它不仅切合实用,而且利于抒发性情,更具艺术特质。书法发展到魏晋时代,早已脱离了单纯的书面文字的功用,变为传达书家个人魅力的理想载体。王羲之的出现,可以说是开辟了表现个人风格的新纪元。王羲之生活在公元4世纪初叶至中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据文献记载,自东晋以降,书法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主,二王在书法史上占有正统地位。王羲之行书作品如《兰亭序》、《喪乱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等;王献之行书有《中秋帖》、《鸭头丸》等。唐代以前,书法以王献之为主,王羲之地位的奠定则是在唐代以后。随后,李邕、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辈出,楷书、行书成就较大。颜真卿的行书在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如《祭侄文》、《刘中使帖》等是出于不经意之间的草稿,但其风格也与王羲之的行书相异。五代时期比较短,而以杨凝式《韭花帖》影响较大。到了宋代,宋人把兴趣转移到了书法的意趣上,提出了“尚意”书风。后经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从而使“尚意”书风发展至顶峰,在他们的作品中以苏轼《黄州寒食帖》影响力最大,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宋室南渡之后,整个南宋的书法一直延续着北宋的发展脉络。元代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在书法领域有着盟主地位。赵孟頫承先人之志,在书法上倡导复古,崇尚魏晋风骨,书法主要学习王羲之,并书写了《兰亭十三跋》,由此,整个元代都笼罩在赵孟頫的书风之下。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元代书写行书的多宗法王羲之《兰亭序》。明代继承元代书风,善行书的除了宗法王羲之《兰亭序》之外,对苏、黄、米也有所继承。明代擅长行书的书家有文征明、祝允明、王宠、陈淳、董其昌、王铎、倪元路等。清朝前期受帝王的影响,崇董尚赵之风靡行,虽然清秀,但发展至清代,整体风格表现出一种妩媚之态,始终延续元明书风,这种状况直至清代中期碑学兴起之后,才为书法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包括行书。如邓石如、赵之谦、康有为等,书法苍劲有力,金石气十足。不论碑学所表现出的行书书风如何,总之是为书法的发展添加了营养,并且打破了以二王为核心的格局,也算是一种突破。
  纵观历史,自行书形成开始,王羲之父子行书成为发展脉络的核心,直至清代碑学的兴起,才算从根本上开辟了另一种途径。而从魏晋至清代前期一千多年的时间内,对于行书的发展无疑是以宗法“二王”的前提下,始终是在继承与变法过程中进行着。
  行书自出现以来,因为它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成为了使用最为普遍的书体,产生的影响力最大,行书构成了书法史上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何学森.行书津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沈阳的歌曲教学研讨上提出九个字——“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而对音乐老师来说,我们主要的教学是为了唱好歌,而要想有动听的歌声,就要“千里千寻”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唱好歌的歌唱方法。努力做到“追寻——简明的歌唱技巧、窥寻——对话的聆听引导、探寻——音乐要素的内涵、找寻——歌曲情感的碰撞”努力使学生的歌声美妙动听。  【关键词】:歌曲教学;简明;歌唱方法;美妙歌声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歌
期刊
【摘要】:副词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所以,本文以我所教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的书面语作业作为语料,对语气副词“简直”进行偏误分析,尝试找出这些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希望改进教学。  【关键词】:简直;偏误分析;副词  “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它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突破口,通过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
期刊
【摘要】:现如今的中国建筑学界,对于文化建筑的公共性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以政治学中公共性理论的概念为背景,着重对于中国当下文化建筑设计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自己关于在公共性理论在文化建筑设计上意义的见解。  【关键词】:公共性理论;当代中国文化;建筑研究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大批城市文化建筑应运而生。各大城市兴建了大量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这些文化设
期刊
【摘要】:20世纪末,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在其著作《思考俄罗斯》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斯堪的纳斯拉夫”一词,认为俄罗斯文化是北欧文化和南欧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并且明确了一个论断“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本文通过了解利哈乔夫关于俄罗斯文化属性的认识,进一步分析利哈乔夫思想中的俄罗斯文化“南北观”及“非东方性”,并对此做出一些论断。  【关键词】:利哈乔夫;斯堪的纳斯拉夫;非东方性  一、20世纪的同龄
期刊
【摘要】:“??”句式是韩国语中比较特殊并且使用广泛的句式之一。“??”句式是由辅助谓词“??”和其先行成分构成的句式,因此,本文首先,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辅助谓词进行论述;然后,从句法的角度,根据“??”先行成分的不同对“??”句式进行分类分析。出现在“??”前的成分可以分为三类:连接词尾、终结词尾和依存名词。  最后,本文將从语义的角度剖析各类句式中“??”体现出的不同意义。通常情况下,“?
期刊
【摘要】:文化是文明的薪火传承与国家的精神内涵。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一种国家意识,引导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究其根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之中。本文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觉的内涵入手,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曾经,中华
期刊
【摘要】:西汉立国之初,百废待举,统治者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与此相适应,黄老之学成为汉初政治统治的指导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既是对先秦老庄道家思想的承继,又基于现实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了适应汉初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汉初黄老之学中的诸多理念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治理仍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汉初社会现实与黄老之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深刻总结汉初黄老之学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意
期刊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2005-2015年)关于文化语言学论文进行整理,总结出这十年文化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情况,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词义、语法、文字、交际称谓、专名、语言接触和教学七个方面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中得出:近十年文化语言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研究领域  一 引言  “文化语言学”的学科名称是方言
期刊
【摘要】:言据性是体现交际双方互动的一种语言手段。通过对汉语书评语篇的言据性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据素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解读书评的语篇特征;也可以根据各个据素的使用,分析其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尤其是书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给汉语书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言据性;汉语书评;据素;人际功能  一、引言  言据性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学现象。它又可以称为可证性、实据性等。本文根据国内学者杨林秀
期刊
【摘要】:中国丰富的菜肴, 生动地反映了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因此, 研究中国菜肴的翻译也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与菜肴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翻译中国菜肴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应该遵循的方式和技巧。  【关键词】:中国菜肴;翻译技巧;传统饮食文化  一、中国菜肴翻译的现状分析  中国历来对吃很讲究的国家。中国饮食文化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高超的烹调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用一句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