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的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f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针对森林培育技术的实施策略展开了系统论述。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总结实践经验,认为当前森林培育工作存在整体质量偏低、培育工作落后的问题,为此,需要在使用森林培育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掌控技术要点,为技术应用做好准备工作,强化对于育苗以及育种环节的控制管理,提升森林整体培育水平,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培育;可持续发展;技术;实施
  森林培育工作在造林技术中占据核心地位,直接影响到了林区的整体生长质量和成活率。树种培育、幼苗栽种、苗木抚育,树木采伐当中都贯穿有森林培育工作,因此,相较于其他工作而言,森林培育工作更加困难,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其本身的价值也是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森林培育工作就是将苗木栽培技术、种子培育技术、造林育林技术以及林区管理等多项培育技术有效融合,并且肩负起了造林以及日常经营的重任。
  1 森林培育现状
  1.1 森林质量整体偏低
  2015年,我国森林整体覆盖面积达到了2.08亿公顷,覆盖率为21.66%,预计到2020年将超23.04%。尽管从总体上看,森林培育情况较为乐观,可是因为我国人口较多,使得森林人均占有量较小,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工林方面看,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以及针叶林的比例为30∶47∶50,林分平均郁闭度保持在0.54,纯林与速生针叶林相对较少,导致了我国森林资源后续储备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建设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2 森林培育工作落后
  从森林资源管理上看,对于中幼林的抚育工作重视程度较低,森林经营管理较为滞后,培育工作落后,抚育间伐的时间不够合理,导致了森林资源的净生长量持续降低,平均保持1.2亿m3/a的速度锐减,造成森林资源出现了严重损失,每年会损失240亿元,间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实施策略
  2.1 加强育苗技术
  2.1.1 采种。在人造林造林之前,对于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各地进行人造林都会选择当地所生产的树种,这样的种子从一开始就能对环境有着完美的适应度。而且因为树种为当地所有,就不会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也不会因为环境突变而造成无法成活的情况。
  2.1.2 种子的调制。在种子的调制中,需要对种子进行干燥。一般来说,加工人员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去抉择,采用自然干燥还是人工干燥。如果采用了人工干燥,那么就必须在干燥的时候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掌控,否则会出现对种子的伤害。
  2.1.3 种子的储藏。种子的储藏原则一般就是干燥和低温,如果资金允许,可以选择建造种子专用的冷库来进行储藏。如果资金不允许,那么只要保持通风,无暴晒即可。
  2.1.4 种子催芽。种子的催芽过程一般会根基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在冬天进行人造林建造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混雪催芽,这样的催芽方式可以完美的利用自然环境,对资金的需求是非常小的,也是一般情况下惯用的手段。而如果在非冬季,那么也可以采用混沙埋葬的方式,将种子泡水后,置入沙子之中,也能够有效的进行催芽。这两种催芽的方法都属于层积催芽的方式。而如果不选择层积催芽,那么可以选择水浸催芽的方法,通过温水让种子膨胀,然后通过阳光的催化作用来进行催芽。这两种方法是当前最常见的催芽方式。
  2.1.5 圃地选择。在圃地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最优的选择。一般来说,最理想的地方是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设施和资源齐备的地方。这些地方能够保证苗圃的一切建设更加的方便。当然,这种情况的地势一般也符合其他重要用地的情况。那么退而求其次,就要选择山脚,山腰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虽然没有前者那么便利,但是其道路情况不复杂,而且水源一般较为充足,这就导致了山腰山脚的地方是最常见的苗圃建设地。
  2.2 高效施肥技术
  在施肥阶段,幼苗生长以及萌芽过程都会出现不同特征,因此需要科学的分配施肥量。保证幼苗可以获取充足的肥料。此外,从肥料供应阶段开始就要对施肥整个过程实施监控,为苗木生产供应肥料,从而完美实现施肥效果,保证苗木能够健康成长。在保证幼苗的前提下,还需要选用合适的培育方式,从而培育出质量较高的幼苗。
  2.3 科学培育方式
  在森林培育阶段,对于江河沿岸的生态林,为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需要做好江河平缓地带陡坡首层山脊部分以及100~200m范围内的森林植保工作。对于公路沿岸生态林,需要充分发挥其本身的景观以及防风固沙的作用,能够使用合理密度法以及择优保留法,对公路两侧100m范围内的森林开展培育工作。对于诸如高陡坡等环境较差的区域,开展培育工作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树种,防止出现滑坡的问题。
  2.4 合理利用林业机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机械的依赖已经越来越严重。林业机械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用于林业的机械。但是什么样的机械是林业专用的?这个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在很早以前,拖拉机等机械就被应用到了林业之中,但是这种设备完全是万金油性质的,它可以在很多行业中进行应用,而且其承载的货物仅仅是运输,并不能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多大的贡献。而一直以来,这种万金油式的机械都是林业中使用的主要机械。这也极大的限制了林业的发展。但是二十世纪中期开始,由于人力的价格不断增加,就让林业备受劳动力的限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系统的林业机械研发才开始进行,也真正的出现了一批林业机械。由此可见,林业机械的发展时间是较短的,还有更大的完善空间。
  和世界相比,我国的林业机械发展更加的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木材的使用主要是依赖进口,而不是自行砍伐。这种情况看起来与我国国情并不相符。因为我国的是一个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而且森林众多,木材储备量较大。但是我国对于林业的重视程度却较低,主要是因为环保和我国的一些树木并不适合当做木材的缘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世界中的林业机械逐渐完善,开始大规模推广的时代。我国方才进行林业机械的引进和研究。但是,我国的林业机械研究时间较晚却不代表我国的林业机械制造和使用水平达不到世界顶尖的标准。在当前来看,我国的林业机械几乎遍布了林业行业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日常的防病虫害机械还是后期的木材加工机械,在我国都是非常完备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科研能力和经济实力的极大提高。并且我国对于林业的规划也已经从单纯的木材目标使用到了环保目标。因此,我国的林业机械使用中,已经出现了以日常养护机械为主,减少木材砍伐机械使用的趋势。这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一次巨大转型。因此,实行机械化可以加快工作的完成,节省大量的人力。可以说,机械化是林业再次焕发生机的一个保障。
  3 结束语
  森林培育技术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备基础以及核心所在。在当前林业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林业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工作,不断创新森林培育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好育种以及育苗工作,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升森林质量,保证森林产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趙小涛,何细女.强化森林培育技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花卉,2017(16):137-138.
  [2]姚丽芳.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培育技术的实施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8(2).
其他文献
根据工业控制微机的原理,结合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条件、工况和实践经验,对变电站微机集控装置的规约与类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研究。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dustri
诺顿是活跃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档案学家。她的理论与实践工作阐释了档案学的目的、价值与功能,将档案学从历史学与图书馆学中分离出来,改变了档案学作为附属学科的地位,为推
摘 要:本文针对长效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确定了其质量影响因素,针对处方当中所使用的助悬剂以及湿润剂的组成进行了一些优化和和改良,经过相关稳定性实验之后可以证明其可以实行稳定性生产,对于工艺改良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优化后的相关工艺经过实践后,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还能针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工业大规模生产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长效;盐酸头孢噻呋;生产工艺  头孢噻
过去一年间,融资租赁业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大幅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日趋显现。与此同时,一些借租赁概念涉嫌集资犯罪的行为,却也引起各界对租赁业发展的疑虑与担忧。业
发供电设备的监测诊断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技术。由于监测诊断技术依靠高新科技能够比较准确地诊断、监测设备状态并能够与计算机接口,便于集中监控管理,显
1983年我们在早晚稻生产中大力推广了叶面喷肥这一措施,全县早、晚稻面积共达14.7万亩,都获得了一定增产效果。据试验和调查,早稻一般增产4.6—10.9%,二晚增产6.6—8.2%。应用
我国南方晚稻受低温影响而减产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农业气象灾害。近年来已引起农业、气象工作者的重视,从不同方面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水稻低温敏感期问题,国内
目的:观察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模型中对大鼠的血清淀粉酶(serum amylase,AM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摘 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于职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不断革新。高职英语是一门必不可缺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和学习专业时期都有着明显的教学倾向,高职英语怎样利用高校资源,将传统课堂打开,变应试教育为实用教育,激起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的积极性,教学改革任重道远。笔者从思想转变入手,大胆提出两种英语学习班的模式和师资队伍的作风转变,为课
生肖文化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生肖是生肖文化的根基和精髓。从20世纪中叶起,生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至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过生肖邮票,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