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溯本求源,向名著阅读更深处慢溯

来源 :学生导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名著阅读,目前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上好名著导读课,让阅读课更有效?相信是每位老师都会关注的问题。另外,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影视资源、网络资源铺天盖地,对于名著的阅读,如何让学生回归文本,溯本求源,也是值得探究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它召唤学生张开思考的风帆,在书海中遨游;它启迪学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西游记》和《骆驼祥子》是部编教材七年级的两本名著阅读。《西游记》本就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不管是通过影视剧还是动漫画,学生多少都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相比,“祥子的三起三落”离学生的生活有点远,如何让学生深入文本,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感悟作品的主题,在设计阅读课的时候,都需要加以考虑。
  这两本书,在体裁上都是小说,对于小说的阅读,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小说的三要素上,即人物、情节、环境。要让学生探索名著的内涵,进入自主阅读的“深水区”,对于这些要素的探究和把握是尤为重要的。
  一、走近人物,发现细节
  《西游记》和《骆驼祥子》两本书中,都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在执教《西游记》名著导读课的时候,我特别让学生关注了“唐僧”这个人物形象。一般来说,大家看《西游记》,首先会去探索“孙悟空”,常常会忽视唐僧这个人物。会觉得他优柔寡断,在师徒四人中,总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但是实际来说,唐僧这个人物是师徒四人中,唯一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在阅读课中,我通过真实的僧人玄奘的故事介绍,以及南宋就有了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介绍,它作为《西游记》的雏形,我让学生大致通过一些资料进行了解。同时还提到了《大唐西域记》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的地理史籍。这本书主要是对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各国学者所重视。
  可是这么重要的两本书,为什么却没有比《西游记》这本章回体小说更出名?《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一个人的“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三个人的故事”,猪八戒不在其中。反而是《西游记》成为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呢?这和作者刻画的一个个人物形象分不开。但我也同时让学生了解,很多小说也基于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去创作。虽然它是神魔小说,充满了很多魔幻色彩,但是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情感却是真实的,我让学生分角色品读文章的内容。边读边关注主旨。
  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理解原本是悟空经常安慰八戒,但是到后来却是八戒反过来安慰他了,所以也许这就是我们觉得四个人的故事更感人的原因。在大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地彼此影响,互相关爱。唐僧虽然总是哭哭啼啼,没事喜欢念紧箍咒,可是他却是整个队伍的领导者,徒弟三人都想着分家,回自己原本的地方,只有唐僧有着信念,带领着三人一起去西天取经。
  所以,在阅读指导课的时候,我告诉学生,无论读什么作品,看待一个人物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看待。不能只看到他的单面性,就判断他是好人或是坏人。
  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阅读任务,通过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书中的细节描写,比较孙悟空“三次离开”的异同。孙悟空的离开,有的是主动离开的,有的是被动离开的,这其中能看到他与唐僧的矛盾,也能看到他的一次次变化。通过书中原文对他离开的原因、言行等进行比较,让学生从文字中真正体会悟空的成长。
  这样的阅读任务设计,都是希望可以在阅读课中,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回归到人物,体会作者通过人物想表达的情感。
  二、品析语言,把握主旨
  《骆驼祥子》较《西游记》来说,虽然都是小说,但是在语言上却有着天壤之别,结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专题探究”中提到的对于“京味儿”的品析,我在设计导读课的时候,借助着阅读卡,特别让学生注重品读《骆驼祥子》中带有“京味儿”特色的语言片段。
  作品中不乏北京的地名、词汇、北京话,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大量的北京热门景点的描写,突显了北京独具特色的景观,我让学生找一找书中以祥子的视角,带领着读者漫游在北京各处名胜古迹之中的句子或是片段,将其摘录出来。摘录完后,可以仔细品读,查阅相关资料,或是与去过北京的老师、同学讨论,是不是在书中这些地方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样一来,通过一本小说,哪怕是没有去过北京的南方学生,跟着书里提到的内容,也能对北京了解个大概。在老舍的笔下,凸显着浓重的地域特色,有着其小说独有的风格。
  也正是这样的真实的地名、真实的景观描写,让小说本身更具亲切感。
  运用北京口语写作,也是老舍作品语言形式上的主要特色,他善于使用北京口语,来凸显笔下人物的性格。我让学生找找书中人物的语言,品析其中的意味。
  学生都能较快找到那些富有人物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对话。有些片段是虎妞和刘四爷的对话,作者用了很多北京方言,学生很快能从中体会出虎妞泼辣、市侩气浓的性格特点。
  不只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原著中对于北京的胡同文化,也进行了精彩的描写。相对比来看,上海的弄堂文化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基本没什么概念。北京的胡同文化,有其独有的特质。现在上海的孩子,基本独门独户,可是胡同四合院不一样,包括上海的弄堂,都有群居的习惯。关于虎妞怀孕、请产婆、难产、下葬,以及小福子的死亡等,在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窝蜂地来帮忙,印证了北京人群体性生活的特点。
  通过品味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对话和片段,引导学生以“京味儿”创作特色为中心,整体把握《骆驼祥子》的写作风格和主旨。
  三、跨媒介阅读,回归原著
  部编版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有很多被改编成了影视化的作品。当今信息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早已是“读图时代”,学生更是喜欢影视化的作品,对于漫画也是特别喜欢。然后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常常被忽視。
  在《西游记》名著导读课中,我还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跨媒介阅读,《大闹天宫》连环画和原著对比,指导学生学习作品的细节、侧面描写等,引导学生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并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方法,使其领悟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感受其魅力。
  特级教师李振村先生指出:名著进入教材,它的任务绝不是简单的学字、学句,它是一个诱饵,是一个引子,或若说是一个缝隙,要让学生通过这条缝隙,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进而去读原著。
  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设计名著导读课的活动而去设计一些阅读活动,学生也是看似热闹,资料查询了很多,可是实际回归到原著中,静下心来阅读的,又存在多少水分呢?要想真正做好整本书阅读,让阅读实实在在提高其有效性,就要让学生回归到原著中,溯本求源,这样才能探寻名著中更深层的“奥秘”。
其他文献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未成年人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成为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部分。在儿童节前夕通过的民法典,可以说是给未成年人最好的节日礼物。  民法典将给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长,带来哪些影响?我们来看看部分场景:  ◇小孩拿父母手机给游戏充钱怎么办?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
期刊
我有一个愿望,等我种在“蚂蚁森林”的那几棵树长大后,我一定要去看看它们。现在,我只能在手机上看着它们的照片,浮想联翩。  我的树缘是开始于一个暑假。  荒漠,无尽的黄沙蔓延其上,如黄色的浪涛,凭你耗尽眼力,也找不到一丝绿意。突然,在某一时刻,无边的沙海中,被点上了一点绿色,一年之后,被抹上了一层绿斑,那抹绿色像是安放在黄纱之中的宝石,熠熠生辉……  暑假在家中无聊的我机械似的滑动手机,突然,止步于
期刊
吴淞中学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教育素材。从当年那栋两层木结构凹字楼里走出来的学生,有心怀天下的革命烈士、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两弹一星”功臣,以及其他在各行各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  走进吴淞中学校史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段段革命先烈曾走过的峥嵘岁月、一代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扇了解中国近代教學西学东渐的窗,透视出中华民族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走向伟大复兴筚路蓝缕的征程。今天,在校团委书记蔡晓琛
期刊
校园,是我们莘莘学子的家园;校園,是我们求知青年的殿堂;校园,是我们茁壮成长的驿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我们与校园久违了。屈指一算,这个学期已经没有多少天了。久违了,我们的校园。  久违了,我们的校园。当我们不上课时,当我们没有了沉重的学业负担时,当我们有了一大把空闲时间时,我似乎看到了“娱乐天使”对我微笑,走进房间,熟悉的游戏机在热烈地迎接我,电视机在招呼
期刊
5500多名青少年报名,近3600名选手杀入决赛现场,经过两天的比拼,最终,将决出200多支一等奖队伍!10月17、18日两天,第三届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超燃”开赛!今年,新增了无人机等多项赛道、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创新作品亮相现场,最小的参赛选手年仅四岁半。  记者 郭颖 朱筱丽  是比赛更是全方位的历练和提升  今年新增的AI智能生活赛道热闹非凡,与其他赛道紧张、安静的氛围不同,由于
期刊
梅雨即景  每年的六、七月份,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持续阴雨的气候,因为恰逢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每到梅雨季节,细雨绵绵、雾霭重重,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屋檐下像织起了雨帘,人们的心里也似灌入了铅块,听着这不着边际又没有尽头的雨声,很容易陷入无限的忧思。虽然词人贺铸笔下立意新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描写得如此缥缈朦胧,但更多的还是令人感受到一种闲愁。  梅雨如烟似雾、无声无息,仿佛
期刊
■创客小达人档案  创客:廖 望  创客格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就读学校: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  推荐单位:杨浦区少科站  指导教师:赵伟  从小到大爱科技  小时候,最让廖望着迷的是汽车。他经常请求爸爸妈妈给他买车模,去4S店观摩汽车、搜集汽车资料。他还经常用笔画汽车、用积木搭汽车、用各种家具器具模拟汽车的空间。家人对廖望的表扬更激发了他进行科技制作的热情。  在学校,廖望参加了科技社团,
期刊
【试题回放】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针对试题中充满很强思辨意味的两句话,要做理性、科学的分析,以便全面、正确地理解其内涵,这是打开思维、确保优质写作的必要条件。  “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就是要写作者能够厘清“事实”与“
期刊
从“务本女塾”到“务本女中”“怀久女中”“市二女中”,再到“市二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上海市第二中学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她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积淀了光荣的革命传统。近年来,市二的高一新生进校第一件事就是“穿越校史”——聆听校史讲座、做校史馆讲解志愿者、寻访烈士校友事迹。不久前,校学生会委员与时俱进,用视频录制来讲好市二故事。百年老校的红色基因,每一代务本学子都不忘传
期刊
秋日的花花草草中,牵牛花娇小玲珑,清新素雅,是颇受人喜爱的寻常野花,浸染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小家碧玉一般温婉可人,寻常村姑一样朴实无华。  牵牛花属旋花科,《本草纲目》上说:“此花始出田野人牵牛系药之用,故以名之”。俗名叫喇叭花,因其外形像喇叭,故名。因牵牛花总是清晨开放,午后至傍晚开始收拢、闭合,很像乡间那些早起劳作的勤劳村姑,故而乡人也昵称为“勤娘子”。牵牛花还有一个名字叫“朝颜”,顾名思义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