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近代东亚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体系的建构——以《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为中心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近代东亚地区的历史场景下,以北方游牧族群和政权与南方农业族群和政权之间为主的互动与凝聚,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而且也构建了被后世称之为"东亚秩序"的政治格局,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有关该地区特别是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民族与文化生态的独特思想、观念与叙事话语体系。近代以来欧美列强的入侵及其主导的近现代国际秩序,则打破和取代了传统的"东亚秩序"政治格局与思想体系,并试图在西方政治传统和强势学术话语体系之下解构与重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实现其所构建的"去中国中心主义"。在此情况下,立足前近代东亚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多民族国家疆域自身的演变历史、思想基础、制度体系与政策实践等四个层面总结、提炼与构建自成体系的本土疆域理论与学术话语体系,不仅为我们与西方学术界展开客观而平等的学术对话提供了基础与可能,而且对建设中国特色的边疆学学科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1974年,我在马德里(Madrid)的国际古典学的会议上宣读过一篇论文,题为《罗马帝国治下的地方统治阶级的罗马化》(The Romanisation of the Local Ruling Classes in the Roman
展厅里一间临时搭起的黑色小屋,扒在门口张望,眼睛还来不及适应屋里的黑暗,只模糊看见几条亮色的水流上下涌动。待眼睛慢慢适应过来,但见电视屏幕上充满画面的是上下缓行的七八部电梯,刚刚我疑似水流。  手绘的星球升腾在城市的暗夜,飞机牵引着一行鸟从街边的路灯上掠过,安静的夜,只有建筑工地上的吊车闪着幽光……画面的右侧不时出现半熟不熟、半懂不懂的诗句—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古老的诗句辅以现代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