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描写手法举隅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声音、体态、服饰、神情的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征来描写鲁迅曾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宋朝赵希鹄也曾说:“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例如《列夫·托尔斯泰》中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 The so-called portrait depiction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 appearance, sound, posture, clothing, and expression. The successful portrait descrip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we must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of the person to describe Lu Xun once said: “If you want to paint a person’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vince, it is best to draw his eyes. I think this The words are extremely correct. If you paint the full hair, even if it is realistic, it will be meaningless.“ Song Xizhi Zhao Xiyu also said: ”The characters are ghosts and gods, vivid things, all in the eye-pointing, there is business in the eyes.“ For example ” A pair of gray eyes in Lev Tolstoy shot a panther like eye, which was like a shiny steel knife stabbing, steady and accurate.
其他文献
工作站在Intel的强力推动下,IA架构的“总线e化”正迅速得到普及,不管是最常见的PC终端,还是高端的服务器,甚至是专业的工作站领域,都无一例外,DellPrecision670MT就是最好的
[关键词]课堂生成,引导,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3-0039-02    一次到石家庄市的一所学校听课,一位老师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主要内容是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都很下了一番工夫,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其间的一个小插曲让我回味:教师讲到战后苏俄坚持实行战
对火灾后砖和砂浆的强度变化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火灾后砖砌体抗压强度残余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可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trength change of bri
从世博会周期、舒适度、行业形象特征等三方面,全面阐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通信馆基于临时场馆全周期角度的绿色设计策略与思考。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Expo cy
“如果我们不及时调头,就有可能深陷泥淖。”——中国谚语“大多数人所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目标高、成效小,而是目标低、起点低。”——Michelangelo尽管这些警句早已存在,但
LCD显示器作为美格的首款“锐丽屏”产品,15英寸的B5g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及宽广的水平视角,是那种第一眼就能吸引你的产品,加上其1888元的价格,非常适合想要从CRT显示器过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简称STSE)有广泛联系,高考命题热点是以STSE素材为载体。考查中学化学基本原理和技能,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取向。一、化学与诺贝尔奖【例1】200
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考生在安排各科的复习时间时,需考虑各科记忆量的大小、教材对考试试题的限定性以及各科知识容量的大小等因素。
通过对一起简单的案件的深度剖析,可以了解违约和侵权两种责任的构成要件,并且把握两者不同的差异点,综合考虑不同诉讼策略对案件的影响,然后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在这一过程
通过在较大范围内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探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的可行性,为分区平衡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传统的M3方法与高效土壤养分分析设备相结合。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