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社会文化关系档案展”亮相印尼雅加达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3日至6日,由国家档案局和印尼国家档案馆共同举办的“中印尼社会文化关系档案展”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展出,国家档案局副局长王绍忠、印尼国家档案馆馆长穆斯塔瑞·伊勒万出席首展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周斌、印尼档案文化大使瑞格兰多、福建省档案局巡视员林真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是落实《中国国家档案局和印尼国家档案馆档案合作谅解备忘录》的项目之一,以“中印尼社会文化关系”为主题,以档案史料为载体。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侨批档案展示,包括“过番谋生,侨批溯源”“海上批路,汇通天下”“家书万金,情系桑梓”“海邦剩馥,记忆永存”4个方面内容,展出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有关印尼侨批档案46组共82件;第二部分为“印尼华侨社会文化生活”,包括民主、经济、教育、宗教、基础设施、卫生、文化7个方面的内容,展出印尼国家档案馆馆藏有关华侨华人相关档案39件。
  王绍忠在致辭中指出,中印尼一水相隔,比邻而居,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16年,印尼国家档案馆成功将《亚非会议》史料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亚非会议》史料是中印尼两国共同合作、见证历史进程的珍贵史料。近年来,中国国家档案局和印尼国家档案馆大力开展世界记忆项目,力求将这些珍贵的馆藏资料完整保护、加以宣传并取得实效。作为档案工作者,在肩负保护档案重任的同时,也担当着传播中印尼文化的历史使命,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的印尼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更加了解中印尼友好交往的历史,以增进两国人民间的友谊。
  印尼国家档案馆馆长穆斯塔瑞·伊勒万指出,中国早在东汉时期便对外开展商贸与宗教活动,建立于7世纪的斯里维查雅王国成为中国僧人宗教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地方。明朝时期,印尼与中国关系达到顶峰,中国文化与印尼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如中国给印尼带来了丰富的词汇和与众不同的蜡染工艺,中国文化至今仍对印尼文化影响深远。穆斯塔瑞·伊勒万表示,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将使全体印尼人民受益。
  据悉,该展览将于2017年6月在北京展出。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以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50例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处方进行临床研究。结果50例中药处方中,出现频数最高的是白术、薏苡仁、茯苓
目的建立测定犬血浆中豆腐果苷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KC)法。方法以0.05mol/LNaH:PO。缓冲液(调pH=3.5)-甲醇(77:13)为流动相,犬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萃取后,采用RP—HPLC法
运用词源学、逻辑学和辩证唯物哲学等理论对当今武术本质研究的主流学术观点进行评析后认为:在武术本质研究中,"本质"一词涵义的误读、武术本源问题的争论和本质主义思潮是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