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百棉985丰产和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来源 :棉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棉985为河南科技学院育成的国审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10~2012年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在30300~6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该品种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单铃重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衣分、单株铃数,种植密度最小。在生产实践中,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30300~60000株/hm2)稳铃重、争株铃、促衣分,方能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棉花;百棉985;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 S56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3-0046-06
  Abstract: Baimian 985, a national authorized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cotton cultivar, was br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regional test and production test (2010~2012) showed that the vairety had high-stable yield,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high potential yield advantages. Under the planting density 30300~60000 plant/hm2, the effect of boll weight on yield was the largest, the followings were lint percentage and boll number per plant, the last was planting density. In order to play the petential yield of the variety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stabilizing boll weight, winning more bolls and promoting high lint percentage under the reasonable close planting (30300~60000 plant/hm2).
  Key words:Cotton;Baimian 985;High yield;Stable yield;Yield component factors
  0 引言
  百棉985为河南科技学院育成的集高产、优质、早熟、广适于一体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百棉1号[1]。为了加快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加快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速度,笔者利用百棉985在2010~2012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中熟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资料[2-4],并参考同区域内生产品种的表现[5-6],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以期望进一步证明该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探讨合理的高产群体的产量结构,为生产中挖掘其增产潜力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以2010~2012年国家黄河流域中熟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数据为资料,且各年试验总结中分别汇总了11个、18个和18个参加试验点的试验数据。
  1.2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1.2.1稳定性参数法 稳定性参数以ai表示,公式:ai=Si/S,公式中Si为第i个品种的标准差,S为所有品种的平均标准差。一个好的品种应该产量高,且ai值接近于1或者等于1。如果ai过小,虽然产量较稳定,但生产潜力不大[7-8]。
  1.2.2高稳系数法 高稳系数以HSC表示,公式:HSCi=[(Xi-Si)/1.1XCK] ×100%,公式中Xi和Si分别为第i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和标准差,XCK为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HSC值越大,说明该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越好[7-9]。
  1.2.3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研究百棉985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10-15]。
  1.2.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处理均利用DPS处理系统进行[1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丰产性分析
  百棉985在2010~2012年国家黄河流域中熟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为1488.0 kg/hm2、1441.5 kg/hm2和1441.5 kg/hm2,分别比对照“中植棉2号”增产13.6%、11.4%和11.0%,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在3年汇总的47个试验点中有43个试验点比对照增产,每年产量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位。由百棉985在2010~2012年试验中的数据计算出稳定系数ai分别为1.067、1.003、0.864,数值较对照更接近于1,高稳系数分别为82.4、86.5、87.5,均较对照大,不难看出百棉985确实为一个丰产、稳产性强、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的棉花新品种(见表1)。
  2.2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统计分析
  2.2.1 皮棉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变异性分析 皮棉产量主要由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和密度4个因素组成。现对百棉985皮棉产量及4个构成因素进行变异性分析,结果见表2。
  百棉985在3年47点次的皮棉产量变幅为1072.50~1996.50 kg/hm2,平均皮棉产量为1475.55 kg/hm2,变异系数15.33%。皮棉产量的4个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变幅11.70~30.70个/株,变异系数最大(23.84%);密度变幅30300~60000株/hm2,变异系数次之(15.10%);单铃重变幅4.7~6.9 g,变异系数居第三(8.61%);衣分变幅35.8%~43.3%,变异系数最小(4.56%)。这是因为单株铃数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大,通过改善栽培措施,合理密植,优化单株成铃的外在环境可以较好地提高优质铃的数量,大有增产潜力可挖。而单铃重和衣分受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所决定,遗传力高,性状相对稳定,不易受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人为促变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合理种植密度、提高单株铃数等措施提高产量更容易实现。   2.2.2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偏相关分析 棉花产量的四大构成因素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及密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此长彼消的复杂关系。
  为了弄清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由表3偏相关分析可知,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度间,以衣分与密度间、单株铃数与衣分间呈微小的正相关(r34.12y = 0.003、r13.24y = 0.027),其余构成因素间均成负相关。其中,密度与单株铃数间的负相关性最大(r14.23y = -0.822),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单铃重与密度间的负相关性(r24.13y = -0.2361)次之,单铃重与单株铃数间的负相关性(r12.34y = -0.297)居第三位,且均达显著水平;衣分与单铃重间的负相关性(r23.14y = -0.249)并不显著。这就意味着百棉985号在30300~60000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将会导致单株铃数的大幅度减少,铃重减轻次之,衣分亦略微降低,但不明显。从产量因素对皮棉产量的偏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百棉985的4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皮棉产量间均呈正相关,其中以单铃重偏相关系数(r2y.134=0.578)最高,衣分的偏相关系数(r3y.124=0.524)居次位,且两者均达极显著水平;以单株铃数、密度的偏相关系数(r1y.234 =0.260,r4y.123 =0.153)分居第三、四位,且均未达显著水平。依据决定系数,各因素对产量贡献,依次为单铃重、衣分、单株铃数和种植密度。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夺取高产,需要合理的协调好4个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12],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稳单铃重和单株铃数。
  2.2.3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为更进一步了解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特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列于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单铃重(p2-2→y=0.5127),由于单铃重通过单株铃数(p2-1→y=0.0599)、衣分(p2-3→y=0.0364)、密度(p2-4→y=-0.0652)的间接正负作用很微小,所以,单铃重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效应居于第一位(r2y=0.5438)。衣分对产量的直接作用(p3-3→y=0.4240)居于第二位,由于衣分通过单株铃数(p3-1→y=0.0713)、单铃重(p3-2→y=0.0441)、密度(p3-4→y=-0.0264)的间接正负作用也很微小,所以,衣分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效应居于第二位(r3y=0.5130)。单株铃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p1-1→y=0.3271)居于第三位,由于单株铃数通过单铃重(p1-2→y=0.0939)、衣分(p1-3→y=0.0924)、密度(p1-4→y=-0.0158)的间接正负作用也很微小,所以,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效应居于第三位(r1y=0.3546)。密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p4-4→y=0.1933),居于第四位,由于密度通过单株铃数(p4-1→y=-0.2687)、单铃重(p4-2→y=-0.1729)、衣分(p4-3→y=-0.0578)的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所以,密度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最小(p4→y =-0.3061),且为负效应。该结果与偏相关分析结果相一致。根据这一结果更加明确了百棉985的高产栽培,必须处理好四个产量构成因素,特别是单株铃数、单铃重与密度之间的协调关系,尽量减少其相互制约,此长彼消的负效应。
  3结论与讨论
  百棉985在3年的国家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47个试验点中较对照增产的试验点为43个,且产量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位。变异系数法和稳定性参数法计算方法简单直观,易于理解;高稳系数法能把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简便且接近生产实际[7]。我们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了品种的特征特性。利用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的稳定系数参数较对照更接近于1,高稳系数均较对照大,因此,不难看出百棉985的确为一个丰产性好、稳产性强、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的棉花新品种。
  四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间,衣分与密度间、单株铃数与衣分间呈微小的正相关(r34.12y = 0.003、r13.24y = 0.027),其余构成因素间均成负相关。密度与单株铃数负相关性最大(r14.23y = -0.822),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一研究结果与孙长法,等的研究结果相同[13]。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单铃重(p2-2→y=0.5127);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等因素通过种植密度对产量的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p1-4→y=-0.1588、p2-4→y=-0.0652、p3-4→y=-0.0264)。偏相关和通径分析一致表明,在四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单铃重与皮棉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度最大,衣分、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度依次居于第二、三位,密度对产量的贡献度在四个构成因素中最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协调好产量构成因素间关系,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30300~60000株/hm2),稳铃重,争株铃、促衣分,方能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强学兰,强学杰,牛银亭,等. 百棉1号在南阳麦后移栽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棉花科学,2015,37(3):59-60.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棉花新品种动态2010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7-52.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棉花新品种动态2011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0.
  [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棉花新品种动态2012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汇总报告[R].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1-122.
  [5]王新海,郭聪颖,陈玉全,等. 棉花新品种中棉所79在安阳的示范情况[J]. 棉花科学,2014,36(4):59-60.
  [6]刘德征,马威,贾朝阳,等. 河南周口棉区周棉8号轻简化栽培技术[J]. 棉花科学,2015,37(5):56-58.
  [7]郜新强,郭香墨,张小伟,等. 棉花新品种测试体系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方法的比较[J]. 中国棉花,2014,12:10-14.
  [8]杨隆维,李求文,秦光才,等.早中熟杂交中稻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种子,2005,24(10):61-62.
  [9]刘海燕.利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玉米新品种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3,11(1):37-38.
  [10]严丽坤.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在相关分析中的应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19(3):78-80.
  [11]姜萍,甘雨,涂敏,李树杏. 杂交水稻新品种民优93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4,06:20-23.
  [12]张金宝,王清连,胡根海,张志勇,李成奇,付远志等.国审棉新品种百棉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探讨[J].种子,2010,(3):91-93.
  [13]孙长法,田土星,陈荣江,朱明哲. sGK棉乡6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高产结构模型[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25-27.
  [14]崔秀珍,黄中文,薛香.试验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5]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M】扬州:扬州大学出版社,1991.
  [16]唐启义. DPS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张仲景针灸预防学思想浅探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338)胡玲关键词:张仲景,针灸,预防学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无伤寒杂病论大,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被后世尊为“医圣”、“医方之
转基因技术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但飞速发展的转基因技术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危害及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商业化应用的转基因生物以衣作物居多。
在大型工程装备快速变批量生产需求环境下,基于可拓协同制造资源概念,提出了装备可拓制造“超网络”链制造模式,研究了可拓制造能力单元的RKCQ流模型,构建了可拓制造“超网络”链
<正> 《灵枢&#183;刺节真邪》篇“五节刺”中明确提出解惑刺法,原文虽并未指出具体的经穴,仅示以治疗大法,但笔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守其法,借他山之石,结合临床心得,抓住中风产
通过对江西省棉花主要生产区的彭泽、九江市柴桑区和都昌等县(区)农户植棉情况的连续监测,应用中国棉花生长指数评价系统(CCGI)对江西省2017年棉花生产情况进行评述。结果表
<正> 一、包装鉴别法 1、检查标志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化肥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商标、净重、标准代号、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等标志。如果没有上
以新陆中21号为材料,研究了枣棉间作田棉花不同时间打顶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间的推延,棉花单株有效结铃数呈单峰曲线,先升后降,单铃重和衣分无明显差异
期刊
14岁那年我上初二,上学期结束时,我的数学、英语、物理考得一塌糊涂一所有的知识好像全在那一年长出了翅膀,一下子飞跃到另外一种高度,让我觉得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多元化和饲料价格的攀升,养鸡业面临着赔本赚吆喝的严重滑坡局面。人们对鸡蛋的需求,也由过去的天然营养滋补佳品,退位到现在可有可无的营养调节替代品,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