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安德鲁·怀斯的艺术发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470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怀斯的艺术萌芽、初露头角、探索发展、成熟稳定,四个阶段简单的介绍了怀斯的艺术发展之路。怀斯的艺术发展的道路受到家庭环境方面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怀斯的艺术对世界以及中国的一些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现代性的意味特点,它以内在力量打动着我们,启迪我们的心灵。同时也向我们传达着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非同寻常的体验,给予我们带来心灵上一些触动,散发着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
  【关键词】:风格;理解;认知;体验
  安德鲁·怀斯出生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的查兹佛德镇的一个安静的小村庄,他的家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家。童年时代的怀斯患有慢性的静脉疾病,因此不适宜上学。他的父母也就成了他的老师,怀斯受到艺术家父亲的艺术启蒙教育和母亲生活品德的影响,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的储备。他们全家人生活的信条: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平凡的实践中获得最大的欢乐。在乡村生活中他的父母尽量让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适当的田园劳动和各种节日的庆典活动构成怀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父亲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事物,怀斯也很喜欢在田野中随处转转看看,体验大自然的美妙风光,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习惯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怀斯对大自然特殊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感觉。在各种节日的庆典活动中怀斯自己亲自动手布置房间,制作一些道具等,这些生活习惯也无形中训练了怀斯对场面的掌控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造想象能力。父母希望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体验中,使他们明白生活的意义。而怀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理解,也为他以后的生活和艺术创造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青年时代怀斯在父亲和传统艺术大师的影响下,通过刻苦的训练他的艺术才能初露头角,并且成功举办了他的第一次画展。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以水彩為主,他比较擅长把握形体,对绘画对象描绘细腻真实,线条精准简练。他描绘的题材大多为田野中的野花,野草,落叶,庄稼地等。在习作练习中,怀斯对同一物体通过转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研究这些细微的差别。他的习作训练很明显是为了他的创作所服务,针对创作中的问题深入研究,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怀斯通过对不同材料、方法分析研究找到一种比较适合他的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在这个探索的阶段中,怀斯很多时候借鉴了插画的一些绘画语言,因此商业性插画对他影响挺大。
  在与贝特西结婚后,妻子不支持他画太多的商业性插画,而他也不愿意画这些插画,在妻子的支持下怀斯放下了商业插画,并对绘画作了一个全面的分析并认真思索,经过一番深深的思考以后,他有了绘画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明白了绘画不是为了一味地吸引眼球,而是对自己表达题材内涵的一个深度挖掘,探求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生活体会,对事物本身的一种直觉和内心真实的感受。怀斯对绘画媒介非常重视,他认为恰当的媒介能和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画出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味道。他不断尝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笔方法并孜孜不倦的进行着各种绘画的探究。他的绘画境界大为提高,风格统一明确。
  就在怀斯春风得意之时,却遭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与他感情一向较为亲密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幼侄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这场车祸给怀斯以沉重的打击,而且祸不单行,由于怀斯伤心过度原本身体情况就不太好的他又被感染上了肺病,险些因此丧命。他父亲的去世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时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成为了他最重要的东西了。他的画风也随之改变。他此时的色彩世界是阴郁的,颜色更加暗淡,并隐约中孕育着些许的不安和危险性。他花了很长时间尽力驱散弥漫在他身体中的阴影。在那次意外之后,怀斯对哀悼、孤寂、死亡等悲凉主题的表达方式开始更加沉稳、优美,处理得当。他对作画原因有了刻骨的理解,同时也基本确立了他的艺术发展的本质。
  受这一事件的影响怀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品多带些悲凉孤独,清冷的气氛。同年中完成的作品《卡门》、《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公开拍卖》,就是出于对死亡宿命的感慨为进行的创作。之前的那种洋洋洒洒式的,自然抒情主义水彩画就这样从怀斯的艺术世界中消失了。他由此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的阶段,进入到客观、孤寂而又体自入薇的现实主义创作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社会背景影响下,他开始有写实手法表现,而且热衷于肖像画创作。例如《爱国者》、《流浪者》、《芬兰人》、《自画像》等都是在这一段时间内所创作的。然而怀斯并不是为了成为一名写实主义画家,他也很少接受肖像画委托。他画出来的东西有些是自己的延伸,有些是很早的过去,使他想起已故的人或幼年时期自己所知道的传奇英雄。画面中寄托着自己深深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认知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怀斯的作品在世界画坛广为传播,同时他的作品也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共鸣。当时中国正处于“文革”恢复时期,他的作品和绘画方式、绘画观念启发了当时中国的一些在探索中、迫切希望转变的思想前卫艺术家。同时也使得中国现代美术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歌功颂德式的“红光亮”艺术转变为关注现实生活中来,中国画坛兴起了一股怀斯风。中国的绘画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因此自然主义之风兴起。1979年罗中立的《父亲》就真实反映了农民父亲的贫苦形象。1982年何多玲完成了《春风已苏醒》画中的那片草地就是画家作为知青下乡时曾无数次的躺在上面的那片草坪。作品中流露着怀斯的一些伤感的情调,传递着画家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与思考。除了何多玲,艾轩也是这一时期在“怀斯风”影响下凸显的一位画家。他早期的作品《冷雨》、《也许天还那么蓝》等,都能看到怀斯的某些影响。艾轩的作品展现出画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洋溢着自己对生命的短暂和脆弱的感叹。
  怀斯的伤感写实主风格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注重画面气氛的渲染,人物形象保持着写实化的处理,人物与背景的关系相对简单。作品体现作者对人类的精神面貌和生命灵魂的的关怀。怀斯的作品具有现代性的意味特点。它以内在力量打动着我们,启迪我们的心灵。同时他的作品也向我们传达着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非同寻常的体验,给予我们带来心灵上一些触动,散发着一种不同寻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艺术巨匠-怀斯》 时光/著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第一版
  [2]何瑶·怀斯绘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其他文献
其言寥寥,胜却万言;其境凄凄,无所顾忌;其心郁郁,触难以及;其意浓浓,虽久不散。  此之谓,等。等待身死缘尽。  冷冷残月夜,吹来晓寒风,凄伤若秋蝉。杨柳岸,佳人独立,孤寂似清水,战后分离,仍想着云中锦书来,可生死两隔,却难得梦里见一回。国已破,家已亡,情意却未半点消散。也许她只是在等,等待红尘也破,等待凡心也死。这就是李清照,以清水照面,以清醒照世,以清水照心。  佳人,仍在等待。这好似无尽的等
期刊
【摘要】:民间舞蹈同属于国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有助于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彰显出精神和文化艺术特色。在艺术教育持续推进的现代社会,注重民间舞蹈的教学细节,了解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推动民间舞蹈教学的进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重点分析民间舞蹈的教学和文化传承,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着手,探讨民间舞蹈教学的具体策略,让高校舞蹈教育稳步前行。  【关键词】:民间舞蹈;教学策略;文化传承  民间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艺术长河中,民族声乐焕发着独特的光芒。在现代的社会中,为了可以促进民族声乐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声音训练的创新,从学生的站姿、呼吸方法和口型等方面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做到很好的指导。  【关键词】:民族声乐;声音训练;方法分析  民族声乐的声音训练需要围绕其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开展。其特点主要包括有:声音、吐字、韵味、感情、表
期刊
1春溪  在这并不是那么炽热的阳光里,我们越过刚刚融雪的田地,穿过冬季枯黄的草地,耳边响起了一阵淅沥沥的非常细微的流水声,循着水声越走越近,只见一层透明的有着莹莹亮光的水花从远处不可见得高处闪烁而下,像是一排镀银的长笛键盘从头到脚的清亮。那纯净的水流过干涸的河床,淌过枯萎的荒草,又重新在岁初濡湿了泥土,在一夜之间新孕育了青绿的苔藓紧紧地贴附在石块上,成为这一纵山脉最新嫩的绿色,透明的水色,连绵不绝
期刊
【摘要】:《林兰香》作为一部以研究女性命运为主题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主要围绕传统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关系、妻妾关系而展开,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述与阐释将传统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真实状态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来,其不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生存之道的思考,更是使得大多数读者受益匪浅。而就当前形势而言,我们更应当去深入地探析女性在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之中的生存之道,因此,本文便是围绕《林兰香》的主旨内容而展开对于女性
期刊
《断舍离》是一本……嗯,教人怎么扔东西的书。说来蛮有意思的,我最早知道这本书,反而是因为看了一篇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书文章。现在想想,既然两方面的观点我都曾经接触过了,那是否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了呢?可能吧。  其实一切的开始在于房间的脏乱,至于解决的方法大多以收纳术,打扫诀窍收尾。不过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打扫方法:扔掉。如果把那些很久都不用、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用上、仅仅是因为某些原因留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影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困境,指出当前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通过四个层面:敬业奉献的工匠态度是基础;精益求精的工匠能力是根本;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是灵魂;完美卓越的工匠追求是境界来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剖析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探求培育路径。结合泉州幼高专艺术学院“传统工艺今承古 工匠精神践致远”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以共
期刊
【摘要】:《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书信体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视角将一个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社会现状以及时代下人物的生存现状表现了出来,而其中所具有的强烈的主观抒情性,也是作者与故事主人公的感情同调,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莎菲女士;日记;自我抒情;叙事模式  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沙菲女士的日记》在整个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莎菲女士的日记》所刻画的
期刊
【摘要】:《蜘蛛之丝》作为芥川龙之介初次尝试的童话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被奉为名作。然而文学界对《蜘蛛之丝》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其作品中也充斥着重重矛盾。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以人物形象为着眼点,试分析其作品中的矛盾。  【关键词】:蜘蛛之丝;矛盾;人物形象  一、对《蜘蛛之丝》褒贬不一的评价  众所周知,《蜘蛛之丝》是芥川龙之介首次尝试的童话短篇作品,发表于儿童文艺杂志《红鸟》创刊号,与《杜子
期刊
【摘要】:张爱玲的《半生缘》讲述了以顾曼桢和沈世均为主线的几对青年的爱恨情仇,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人性变化。本文主要以顾曼璐为例,从社会、家庭和自我三个方面分析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女性的生存问题。  【关键词】: 顾曼璐;女性;生存  《半生缘》是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介绍了在旧上海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几对青年之间的爱恨情仇。曼璐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为了生计,十七岁的她为了负担起家庭的重担而成为一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