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科技之路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日本的技术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的专利和基础技术。
  90年代中期,急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仿佛被踩了急刹车,这就是所谓"泡沫经济的破灭"。
  近年来,各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经费达到了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在日本,80年代研究开发经费开始大幅度增加,到了90年代,就达到了世界第一。我们先将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和美国的进行比较,再进一步探讨其中的问题和最新动向。
  
  大规模研究开发时代的开始
  
  研究开发经费扩大到不容忽视的地步是从美国开始的。1957年,自从苏联成功地将人类最初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天后,美国政府受此冲击,成立了宇航局。他们一方面大力推进登陆火箭开发,另一方面也在弹道导弹的开发方面竭尽全力。1956年,美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64年这一比例便上升到3%,接近了其历史最高水平。
  从那以后,尽管美国由于受到阿波罗计划缩减和越南战争失败等事件的影响,研究开发经费的比例一度减少,但80年代初,伴随着"战略防卫构想"的实施,它再一次上升,接下去又由于冷战时代的终结而有所下降。就这样,在美国由于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变化,研究开发经费在总体上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
  美国在60年代所经历的那种研究开发经费的急速上升,时隔20年后,在80年代的日本得到了重演。80年代在"工厂自动化"和"办公室自动化"的喧嚣声中,工厂和办公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被急速向前推进。伴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潮流,日本的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幅度提高了研究开发的费用,其结果是在质量上获得严格把关的日本产品出现在世界各国。
  与美国不同的是,支撑着这一时期日本研究开发活动的是民间企业。当时的中曾根内阁在"小政府"的构想下,正竭力抑制着国家预算的增长。因此,与民间企业相比,靠国家预算维持的国立大学或国立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的增长是极为缓慢的。
  因为根据二战以后制定的日本宪法,大规模军队的存在至少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因此,日本的企业就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制和生产民用工业品上。冷战时期,在美苏将主要精力放在以核武器的开发为中心的军事技术方面时,日本企业以民用品市场为目标,甚至还开发出若干超越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比如面向一般市场的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等。
  
  日本的技术引进
  
  80年代,日本的技术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的专利和基础技术。即便是到了向欧美等国的技术输出占据了相当比例的90年代,日本在基础技术方面对欧美的依存率依然是很高的。
  意味深长的是,这一时期在日本开发的民用新技术中,有的使用了在美国的军事研究中产生出来的基础技术。其中的一个例子是"通讯卡拉OK"。通常的卡拉OK是演唱者必须自备唱盘,而"通讯卡拉OK"则可以通过电话线,从"卡拉OK总站"根据顾客的要求将音乐传送过来。这里使用的是美国为军事用途开发的双向通讯系统技术。
  
  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制度与基础研究的振兴
  
  8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的工业产品单方面地充斥了欧美各国的市场,所以日本同欧美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趋强烈。起初,欧美各国的不满只是针对日本的产品,而此后当它们了解到日本产品的基础技术是由欧美各国所开发出来的这一事实之后,其不满则主要针对日本不正当地利用了他国开发的技术这一做法,这便是欧美国家与日本之间所谓的"技术摩擦"。在1985年的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各国对日本"技术的无偿占有"问题进行一致的非难。1987年11月,当时的日本首相竹下登在其施政方针的演说中不得不做出重视基础研究的表态。
  90年代中期,急速增长的日本经济仿佛被踩了急刹车,这就是所谓"泡沫经济的破灭"。其结果导致了1994年度日本研究开发经费比重的减少。由于国际社会对日本基础性研究开发的落后状态提出批评,也由于在整个80年代被置于极为恶劣条件下的国立大学等研究教育机构的要求,再加上由于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的减少所带来的不安,1995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提出这一法案的理由是:"对日本说来,赶超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从今以后我们必须作为先头的一员,去迎接新时代的课题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做出决定,到2000年为止的几年中间,政府投入总额为17兆日元的资金,用于补足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预算。
  
  大学的变化
  
  90年代下半叶推出的重视基础科学的政策,使国家的研究机构,尤其是国立大学的研究条件得到了改善。在此期间,陈旧建筑的改建与教育环境的改善同时进行,研究经费也得到了增加。
  到目前为止,日本的企业对国内大学的基础研究成果从未表示过很大的兴趣。基于今后大学和企业之间应该开展技术交流这样一种认识,1998年5月,国家制定了《大学等机构的技术转让促进法》(关于促进将大学的科技研究成果向民间企业转让方面的相关法律),在日本的全国各地都设置了相应的转让机构。现在,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私立大学,还有国立的京都大学和在京都的私立大学共同组建的机构加在一起,共有约17个上述机构正在开展活动。1998年,在东京工业大学成立了"开创新领域合作研究中心"(网址:http://www.fcrc.titech.ac.jp),以推进同民间企业的合作研究。
  
  今后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最近,日本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确实正在纠正80年代所形成的偏差。不过有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其一,是日本的大学,尤其是国立大学对民间企业怀有强烈的戒心。由于民间企业以追求利润为主旨,因而对于短期内可以见成果的项目更感兴趣,这样一来需要长期研究的基础研究领域就会受到冷落。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国立大学的教员说起来也是国家公务员,必须为全体国民服务,因此对完全为一私家企业的利益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应持谨慎的态度。在联邦政府不参与高等教育的美国或国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多见。
  接下来的问题是,NEC等日本的大企业在这些年来加大了对海外研究机构投资的力度。如果向欧美先进的基础研究部门提供研究经费,派遣研究人员从事共同研究,这样,在利用其研究成果方面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这一举措在对待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可称得上是明智的策略,但在克服基础技术对欧美的依存,并立足于本国的开发这一点上却存在着于事无补的危险。▲
  (作者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理工学研究科教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其他文献
·弋尔巴乔夫曾经成立了一个总统委员会,七名成员有两名是作家,当时的文学家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其实,文学家们对言论自由一直孜孜以求,但真正的言论自由到来时,他们却失落了自己。  ·我们经常说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比俄罗斯更适合后现代发展的土壤了。  俄罗斯人是非常情绪化的,我们去过俄罗斯的人都会有同感,俄罗斯人的性格非常极端化和情绪化:如俄罗斯人一般很勇敢,但喝
期刊
1992年9月5日对我来讲是难忘的。我于这一天收到通知,被任命为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这时中韩建交还不到20天。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担子沉重。  从我个人来看,去这样一个几无了解、无亲无故、人地生疏的地方,如何开展工作,又如何去争取协助和支持,不能不是我思考的紧迫课题。  我于1992年9月出任中国驻韩国首任大使,至1998年8月离任,在汉城工作了近六年。这是我从事朝鲜半岛工作40年来的最后阶段,弥
期刊
苏联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只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而且还意味着长达70年之久的苏联社会主义和一批东欧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这个历史事件比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失败所包含的内容与提供的教训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因此,十余年来,人们对苏联这个大国的兴亡原因做出了种种分析。最近的一本新书--《苏联兴亡史论》,体现了中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最新探索。  本书作者指出:苏联的兴盛,突出表现在十月革
期刊
·当今俄罗斯社会多数意见认为,8.19事变之后激进主义占据上风,自此俄罗斯走上了长达十年的激进变革之路。  ·俄罗斯政治学家阿·基瓦写道:"仅凭建设资本主义的口号,是不能建设好俄罗斯的。这只会在无意中建立起一座新的‘古拉格群岛‘。"  ·普京总统在接受采访时说:"历次革命,即便是没有流血,最终也要摧毁旧制度。但是总有一天革命要结束,让位于建设事业。俄罗斯今天就是处于这个阶段。"  我们坐在这里谈论
期刊
动武易,收拾残局难,一着不慎,将惹来诸多麻烦,小布什不得不防。  阿富汗之后下一个是谁?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锁定的是伊拉克,布什也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称为邪恶轴心,频频威胁要对伊拉克动武,推翻萨达姆政权。但时过近三个月,对萨达姆恨之入骨的美国并无任何动静,颇令人费解。    另有原因    一般认为,美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未立刻对伊动手的原由,不仅与美需补充在阿富汗战争中所消耗的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
期刊
孙玉玺去阿富汗赴任,竟没能给他送行,现在想来还觉得遗憾。  去年将近年末,阿富汗激战正酣的时候,编辑部决定请几位对阿富汗了解较深的学者和外交官,向读者介绍一下这个国家。我们的编辑范景峰联系到了前任驻阿富汗临时代办张敏;另一位人选,大家自然想到了我们的老朋友孙玉玺。  那时,张敏过着平和而充实的退休生活,每周几次在一所大学教普什图语。随和、恬淡,一件随意的夹克上衣,一点看不出曾经经历过的岁月和烽火。
期刊
受到过份呵护的孩子难以长大,对于银行,也是一样。  日本不久前取消对银行存款全额保护政策,就是要使银行少一些保护,多一点竞争,不失为明智之举。  今年4月1日开始,日本废除了自1996年以来实行的对银行存款的全额保护政策,改之以存款限额保护政策。这意味着,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破产的话,储户在该金融机构的存款不再受到政府的全额保护,政府的存款保险机构只对1000万日元本息的定期存款提供保护。如果储户在这
期刊
9.11事件对美国的经济和公众心理的打击是沉重的,后遗症至今仍未完全消除。但美国也并非未从中谋得好处。阿富汗战争尚未完全结束,2002年伊始,布什就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三国"钦点"为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轴心",随后,美国对伊拉克喊打之声不绝于耳,一场新的海湾战争如箭在弦,世界其他地区也陆续见到美国反恐大兵的身影......明眼人不难看出,美国的目的已绝不仅仅是"反恐"那么简单了,它显然是要把9.1
期刊
阿拉法特的接班人原本不存在问题,但是,在同以色列殊死较量的几十年里,这位传奇人物闯过50多道鬼门关得以幸存,他的一些左膀右臂却纷纷中途落马,没有等来可以接替阿拉法特的那一天,如阿布-杰哈德、阿布-伊亚德和阿布-胡尔等。在阿拉法特开启和平进程同以色列坐到谈判桌前时,身边已经没有一位可以像他那样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领袖人物,巴勒斯坦事业后继乏人。  人们一直纳闷,阿拉法特为什么不给自己准备后事,不指定
期刊
我对几位同行说:只要我一喊"趴下",你们就赶快出溜到桌子底下......那次的咖啡是什么味道,我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在讨论会上,马晓霖这番话听起来轻描淡写,但关注巴以冲突局势的人都知道它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到本期付印时,伴随着外面的对峙、爆炸和"大围剿",伴随着鲍威尔的穿梭访问和频繁会谈,阿拉法特在拉马拉的地下室已经被困21天。人们仍然难以看清巴以和平的生死命运......  马晓霖:新华社前驻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