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在全民抗疫行动中的实践路径与功能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视新闻作为抗疫传播的有生力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报道为例,解析电视新闻在抗疫期间的理念与实践路径,结合具体的语境对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进行解析,并尝试从个案的阐释中获取有益的推广经验。
  【关键词】电视新闻 央视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 突发公共事件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并蔓延到全国,带来了始料不及的影响。疫情伊始,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内的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立即投入对疫情防控的报道中,畅通信息、增强信心、稳定人心,营造了良好的防疫抗疫舆论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截至3月2日,全国累计确诊报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8万例,死亡病例超过2900人。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社会力量总动员,着眼于各自的优势,积极参与这场疫情阻击战。其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沟通政府与百姓的桥梁一一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发挥社会职能,起到了稳定社会情绪、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有学者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角色总结为“准确信息的报道者”“正确舆论的引导者”“不当(错误)言行的监督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等。①突发公共事件对于电视媒体而言,电视新闻的在场无疑是对践行上述功能、角色的最直观体现。
  与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主要由传统媒体主导的信息环境不同,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全面崛起与网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源多元、信息海量、去中心传播以及随之而来的颇具难度的信息甄别和公众参与的情感偏向等,决定了此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传播面临着更复杂的状况。对广大受众而言,在媒介环境巨变的当下,充分体现专业性、权威性和信任度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公共事件的重要参与者,甚至体现出广泛意义上的支撑性传播力量。而作为电视媒体本身,电视新闻则在抗疫传播中承担着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谣言治理、防疫科普等重要角色,肩负着甄别信息真伪、纾解焦虑情绪、稳定提振民心的责任。本文基于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报道(以下简称央视新闻)的个案考察,针对电视新闻在抗疫期间的布局与实践,阐述电视新闻生产与传播所体现的重要社会价值。
  一、个案解析:央视新闻在抗疫期间的布局与实战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总书记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当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1+1》节目播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主持人白岩松现场连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证实新冠肺炎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且武汉“有医务人员被感染”。这一关键信息经由电视新闻披露,使得新冠肺炎疫情信息迅速进入全国公众视野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电视新闻,不仅拉开了全民战“疫”的序幕,也打开了电视新闻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抗疫传播的大门。结合央视新闻在过去这一阶段的表现,可以从中提取出两个有益经验。
  (一)电视应急机制体系成熟、布局多元
  电视,过去数十年,凭借其内容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信息来源权威可信、表达立场客观公正等特点,成为公众心目中最具可信度的主流媒体之一。在此次抗疫传播这一重大且严肃的主题上,面对当前信源参差、信息过载的复杂环境,电视媒体较之互联网而言,更呈现出可以赋予大众稳定感和安全感的特质,即便今天的媒体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电视因其未曾消逝的公信力依然是抗疫传播中深入人心的元素。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社会责任,央视针对疫情变化快速,及时编播,推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抗疫主题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广泛关注。
  新闻直播滚动化、常态化。疫情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迅速部署并进入重大社会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状态,增加电视新闻直播比重,调整新闻编播策略,动态跟进新闻热点,以体系化的机制对疫情信息及其变动进行全方位报道。从1月30日起,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每天10:00~12:00、15:00~17:00并机直播特别节目《战疫情》,直击战“疫”现场,采访一线专家和医护工作者,传播覆盖面广、辐射时间长,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手、及时、充分的疫情信息。
  专题报道有侧重、见深度。打响电视抗疫传播“第一枪”的《新闻1+l》节目,从1月27日开始,节目主题调整为“今日疫情分析”,通过连线一线专家、医务工作者以及相关机构负责人、社会服务保障者等,围绕核心议题,提供具有建设性的疫情分析与应对举措,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专题新闻节目。《新闻调查》自2月1日起连续推出四期专题节目——《火线金银潭》《武汉十七日》《守护武汉》《黄冈抗疫记》,深入湖北疫区现场,传递更多不同维度的一线声音。作为纵深挖掘的新闻内容生产,专题新闻报道与新闻直播交相呼应,二者共同拓展了抗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新闻评论抓要点、见声量。截至2月19日,“央视快评”已连续发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发挥制度优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等29篇评论,在电视端累计观众触达量42.94亿人次。②疫情传播涉及的信息环境复杂,发声主体多元且观点与意见交错交锋,而国家级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内容则起到了消除意见冲突和凝聚大众共识的作用。
  (二)联动融媒,创新路径,探索电视新闻转型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谋求转型发展,电视媒体“触网”趋势明显。作为抗疫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央视新闻在发挥电视媒体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吸纳新媒体传播形式,采用多元技术手段,借力融媒体矩阵传播,衍生出一系列抗疫主题的融媒体新闻产品,以信息流的形式广泛分布在互联网空间,成为抗疫阻击战传播中的中坚力量。
  融媒矩阵结构化发力,重视效率和效果。一方面,在电视端播出的抗疫新闻节目通过融媒体矩阵,在不同渠道的新媒体平台实现实时同步推送。如在自有短视频平台“央视频”及微博、微信、“微视”“快手”等流量入口均设有《新闻联播》《新闻1+1》等节目的直播链接,让央视新闻实现了更广范围的受众触达;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节目经过适应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二次创作,形成了更为丰富的“微”内容,以要点突出、形式多样的产品形态流通于融媒体矩阵,如央视新闻微博账号上的热门话题“岩松帮你问”,内容为《新闻1+1》节目的衍生短视频,将主持人白岩松采访的重要话语节选、核心要点等加以提炼,使抗疫信息传播更具针对性、效率更高。   融媒实战有特色,短视频、网络直播成“主战场”。首先,央视在视频端的短视频作品生产,一改传统电视简单分解电视端内容转网播出的粗线条思路,推出具有新媒体基因的优质产品。例如:短视频《主播说联播》,活跃于“快手”“抖音”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简洁明了的叙事方式,针对疫情政策、防疫知识等发出主流媒体主持人声音。其次,网络直播与电视直播并驾齐驱,成为电视新闻抗疫传播的一大亮点。如央视新媒体自1月27日8时起开启24小时不间断直播节目《共同战“疫”》,全方位关注抗疫形势。短视频与网络直播的广泛应用,使得疫情信息以一种日常化、伴随式、强互动的方式与大众需求实现对接。
  融媒表达有新意,“慢直播”、Vlog新闻成后起之秀。随着虚拟现实、5G等新技术的日臻成熟,基于受众本位的内容生产理念驱动,更灵活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推动着央视抗疫融媒体实践的全方位发展。首先,“慢直播”成为极具特色的实践典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个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联合中国电信打造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慢直播”,24小时、多机位直播医院建设情况。全景直播,无主持人、无解说词、无剪辑,这种特殊的直播形态吸引了大批网友“云监工”。截至2月20日17时,该节目连续直播576个小时,吸引了1.27亿人次在线观看,同时被英国广播公司( BBC)、美国福克斯公司( FOX)等众多国际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大量转播转载。③“慢直播”的主要作用是为受众提供一个窗口,观察世界,感受场景,④同时四路常规镜头与两路VR镜头相结合,给予抗疫期间不便前往一线的社会大众以强烈的参与感、沉浸感,利于疏解疫情期间公众的焦虑。视频博客( Vlog)新闻成为抗疫传播中凸显个人视角的生动新闻叙事。《央视记者武汉Vlog》系列视频,以记者的第一视角还原武汉疫区的真人真事,人格化的叙事与人情味的表达引发观众的共情。截至2月26日,其微博话题阅读量3.5亿人次,讨论量5.2万人次,社会影响力持续增长。
  二、从抗疫传播看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应“加大宣传舆论工作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⑤。抗疫传播是一个战略性、系统性的工程,作为专业化象征、话语权外化的媒体形式,电视新闻理应在突发公共事件参与中践行好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以央视新闻报道为代表的业务实践,树立了一个可供参照的示范標杆,也较好地反映出电视新闻之于抗疫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
  突发事件中的信任建构: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疫情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预测难度大、影响范围广、应对难度高等特点,因而更易造成社会矛盾激化,面临社会信任危机。作为信任建构与加深的重要路径,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多主体间的沟通、对话与理解,理应成为抗疫传播中的关键内容。自1月26日起,央视新闻频道、综合频道并机直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等,将防疫政策、疫情实情等公之于众,真正做到了让百姓心中有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电视新闻,搭建起政府与民众、专家与百姓、一线疫区与非疫区乃至社会不同个体之间对话与沟通的桥梁,增强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政府信任、公众信任、医患信任等。当前,互联网平台信源繁杂、信息真伪难辨,存在着信息过载等状况,在信息量充实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焦虑、恐慌情绪。电视新闻以专业性、权威性的发布,在弥合社会心理方面发挥了“指明灯”作用。
  不容小觑的共意动员:定调宣传、凝聚人心。疫情期间,新情况、新意见、新危机持续发生,疫情防控有四面八方的专家、医护工作者、志愿者等“逆行”参战,而在疫情舆论方面如何找寻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并完成社会动员,直接关系到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共意”指动员客体对动员主体的权威所产生的一种认同感,⑥强调社会行动者对观点、意见、价值、观念等的共享。作为当前大众认可度高且影响广泛的媒体国家队,总台电视新闻在抗疫传播中充当着不容小觑的社会动员角色。面对复杂、尚未明晰、难下结论的社会性议题,总台的电视新闻往往承担着明确意见并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推动社会舆情走向理性、有序化。电视参与抗疫传播的实战起点,即“白岩松在央视新闻中现场连线钟南山”,被认为是官方话语与民间舆论的第一个连接点,亦是疫情信息发布的关键转折点。该报道使得社会公众真正了解到武汉疫情的实际情况与严重程度,并成功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央视快评”发表的多篇评论,则对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责任、任务、形势与使命等进行定调宣传,成为动员公众参与疫情防控的强心剂,有利于凝聚防疫共识。
  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责任。电视媒体作为抗疫传播的关键一环,在开展专业化新闻报道的基础上,亦应承担起作为舆论监督者的媒体责任:明确疫情防控中的权责分配,积极开展对参与主体行为举止的有效监督,谨防抗疫疏漏与责任缺失。1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战疫情·第一线》节目曝光“黄冈疾控负责人一问三不知”:面对中央督察组的质询,湖北省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某某对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床位数量、核酸检测能力等基本疫情防治信息知之甚少。该新闻在电视播出后引发广泛热议,当日唐某某即被免职。电视新闻是疫情防控防治期间开展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及时关注、跟进防疫过程中的不足与漏洞,能够让民众掌握更准确、全面的信息,能发挥稳定人心的作用,又可推动社会防疫能力的提升。同时,促进大疫期间社会各方力量的反思。
  社会心理的“减压阀”:舆情回应与正面引导。疫情发生至今,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响应“不聚会、少出门、降低感染几率”的社会倡议,自农历新年起,大多数民众宅居在家。疫情信息场域中舆情事件频发,疫情源头追溯、疫情问责、治疗有效方案探索等尚在进展中。因此,疫情期间的社会公众多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郁积状态中,社会心理整体上呈现出紧绷特征。以央视新闻为代表的抗疫传播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心理的“减压阀”,推动了舆情缓释:一方面,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广泛关心的舆情事件,起到答疑解惑、疏解情绪的作用。例如:2月初,承担捐赠物资接受与发放的武汉红十字会一时成为舆论风暴中心,央视新闻记者第一时间探访武汉红十字会,以直播形式为观众播报仓库物资的分发情况。另一方面,从庞杂的信息中挖掘事件和舆情发展的积极因素,加以正向引导,抚慰社会公众的情绪。例如:2月20日,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短视频《一线战“疫”人员的娃唱歌给爸妈》,将暖心声音献给一线医护工作者;而2月24日的一则短视频《今天有多少人变成Tony老师?》,对网友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理发搞笑视频进行剪辑、整合,轻松、诙谐、幽默又不失温情。   示范者与普及者:防疫知识的科学传播。作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首要任务,理应“防”在“治”前,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并进行有效示范,是避免感染人数继续扩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自疫情暴发至今,电视新闻作为防疫知识的科学示范者与普及者,体现出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方面电视新闻作为专业与权威的象征,防疫知识有保障,更值得信赖;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是未能或较少接入互联网的儿童、老年人等群体获取防疫知识的重要媒介。例如:1月21日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在《主播说联播》中戴口罩出镜并强调“少去人流密集处,出门戴口罩”,就起到了积极的正面示范作用。直播节目《共同战“疫”》通过专访防疫专家与学者,开辟“战‘疫’公开课”,全面普及防疫知识,包括“疫情特殊时期如何饮食”“哪些日常消毒法不靠谱”等话题。
  提振社会信心:讲述疫情之下的“中国故事”。疫情防治需要专家学者的献计献策、医护人员的英勇与担当、政府决策者的果断审慎,更需要全国上下共同战“疫”的信心与决心。电视新闻将镜头对准疫情中的中国人民,讲述从专家、医护人员到每一位老百姓朴素而暖心的抗疫故事,凸显大疫面前闪烁着的人性光辉,这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因此,电视新闻发挥着鼓舞与提振社会信心的重要作用。1月28日,《新闻联播》播出新闻特写《产房里的新生命》,讲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的帮助下,一名患有新冠肺炎的母亲成功产下婴儿的故事,传达出医生群体在大疫期间恪守职责、迎难而上的无畏精神,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再如:2月9日《焦点访谈》播出特别节目《“跨界”的志愿者》,讲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志愿者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感人场景。这些抗疫故事真切、鲜活,描摹出英雄中华儿女的群像,具有强劲的感召力。
  三、结语
  从央视新闻的具体实战案例可见,作为抗疫信息战的重要参与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抗疫传播在成体系的实践中达成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功能,当然,这一过程仍存在值得反思和提升之处。例如:如何在疫情早期及时发挥事实审核的急先锋作用,如何把握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端传播的调性等。总体来看,以央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在抗疫传播中做到了及时、高效,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扩大了舆论宣传阵地,拓展了信息传播强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观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构造了稳健、有序的信息传播环境,以一种平衡的姿态肩负起新闻媒体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责任与使命。
  注释
  ①杨保军:《简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角色》,《理论视野》.2009年第7期。
  ②③《三大央媒战“疫”记(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矩阵发力,凝聚强大正能量》,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 m//zgjx/2020-02/25/c_138 814623.htm.
  ④金曙:《从慢直播实践看视频直播生态的融合与创新》,《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19年第1期。
  ⑤《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 t.cO m/p olitics/le aders/2020-02/23/c_1125616016.htm,
  ⑥黄立丰:《建构“共意”: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的行为逻辑——基于过程、实质、理路的三维解析》,《理论导刊》,2014年第10期。
  (本文编辑:李静)
其他文献
【摘要】在疫情面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时间进入战“疫”状态,不仅做到新闻信息的快速播发、权威声音的准确传达、人民诉求的及时回应,还关切疫情面前公众心理的波动,制作了一系列温暖且有力量的文艺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传播效果。本文对总台出品的五首抗疫主题音乐电视作品进行分析,论述音乐电视是如何达到助力抗疫、打动人心的传播效果的。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新冠肺炎疫情 音
期刊
【摘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特别节目《潇湘家书》推出抗疫前线“逆行者”系列,通过一封封质朴的家书,借助广播独特的声音魅力,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传递抗疫中的主流文化声音。  【关键词】潇湘家书 新冠肺炎疫情 新闻故事 融合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今年春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打响,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迅速推出融媒体特别节目《潇湘家书》抗疫
期刊
根据资金来源和创建动机,英国传播学者大卫·亨迪( David Hendy)建议把广播分为五类,包括:国有国营广播、地下广播(自由或海盗广播)、社区广播、商业广播和公共服务广播。而最后的公共服务广播则是我们本期要关注的。  事实上,对公共服务广播进行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与国有国营广播不同,公共服务广播并不是由国家直接管理的,但它又部分依赖于国家资金支持。亨迪认为,其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知名的英国广播公司(
期刊
来源:中国记协网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与抗疫一线媒体记者座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再接再厲深入报道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汇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座谈中,8位媒体记者代表讲述了用纸笔、话筒和镜头记录疫情防控的日日夜夜和难忘瞬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期刊
【摘要】“慢直播”是与传统直播不同的一种直播形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慢直播”是国内将“慢直播”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首次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回顾了“慢直播”的发展历史,并对其在此次抗疫中的表现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慢直播”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慢直播 心理安全 舆论场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来源:本刊  11月侣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文献纪录片新思维一一《在影像里重逢》研討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专家表示,《在影像里重逢》站在国家叙事的高度,从平凡人物的角度,通过特定的意义空间和时代景深,讲述了人的故事、家的故事、国的故事,讲好了充满正能量的中国故事,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中国力量,鼓舞了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凝聚了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期刊
【摘要】当前,中国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面对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央级媒体发挥全媒体优势,采用“融媒体、多维化、强介入”的报道方式,通过“两微”联动、多屏传播,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地发布信息,展现出国人抗击疫情行动,充分发挥了引领舆情导向的作用,营造了客观准确、快速有效的良好舆论氛围。  【关键词】央媒 新冠肺炎疫情 舆情应对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媒体技
期刊
來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  3月19日,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组织3GPP第87次接入网全会闭幕,中国广电700MHz频段2x30/40MHz技术提案获采纳列入5G国际标准,成为全球首个5G低频段(Su b-lGHz)大带宽5G国际标准,编号为TR38.888。该标准的成功制定,树立了全球700M Hz频段5G频谱资源使用的新标杆,提高了中国广电在全球5G行业的知名度和话语权,为促进我国自主创新、加速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地方媒体,如何在关键时刻不缺位、主动作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本文通过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在防控疫情宣传报道上的具体做法和创新方式,分析地方广播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发挥媒体融合实效,打好“组合拳”,进一步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月23日,统筹推进新
期刊
来源:中国网信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要求,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予以标识,不得利用其制作、发布、傳播虚假新闻信息;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部署应用违法违规音视频以及非真实音视频鉴别技术,建立健全辟谣机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