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中所占比例很大的群体,思想政治课又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所以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肩负者特殊的使命,那么我们应如何坚守思想政治课的这个主阵地,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呢?本文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出发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政治魅力;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教育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监督意识、法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等基本意识。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公民教育
  随着新教材、新课标的运用和新的课程结构的施行,教师在教学中首遇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了有别于旧课标重双基的三维教学目标。所谓“三维”,是获取知识、养成能力和培养情感的三个维度,缺一不可。但在很多老师看来,这似乎是三个目标,一节课同时实现是很难的。但是,我认为,目标只有一个,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三维”过程。作一个通俗的比喻,就像学生军训一样,不是只为了学会如何走、跑和整理内务,而是要讲究对学生形成军人作风和吃苦耐老观念的培养。养成军人作风与素质是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三维”的培养。明确了这一问题后,再读2011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政治生活)》就会发现本书最终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有三部分: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国家观念和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这三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最基础的是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堂中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首先,从新课改看,《政治常识》到《政治生活》的变化就直接传递出要重视公民意识培养的信息。“常识”注重知识的完整性、论证的科学性,而“生活”则更注重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即对生活的指导性。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与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关心国家和社会是自己的权利与责任。
  其次,从近几年高考看,试题深刻地反映了新课改的价值取向,彰显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考试是对教学的重要反馈,而中学教学,尤其是新课程教学历来都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与价值取向。所以,高考内容会直接反映这样一种思想与价值取向,并进一步强化。
  再次,从学生现状看,公民意识的缺失或淡化。主要表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法律观念淡漠,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作为教师有责任努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明白自己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从而关注国家、关心社会、热爱祖国、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最后,从教师的职责看,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政治色彩,不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教育。公民教育是为了使社会公民具有良好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合格社会成员而进行的活动。
  三、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探索与实践
  (一)有效选择教学素材,引领学生感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政治生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紧紧围绕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政治生活展开。“生活现象”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真正接触、参与政治生活的条件不足,所以对于教师来讲,首先要做的就是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政治生活氛围”。
  (二)教学设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探究生活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新理念带来设问教学的新要求、新变化和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1. 由单纯教师提问转变为师生互问探讨、生生互问交流的双向式和多边式设问形式。
  2. 由单纯训练理解书本知识的设问,扩展到培养和强化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式设问。
  3. 由单纯从书本上寻求答案的设问方式,转变为寻求学习价值的探究式设问方式。
  4. 由单一答案或固定答案的设问内容,转变为多角度获取多种思维能力的多层次设问方式。
  5. 在评价上,由单纯从答案正误上评价转变为发现学生的亮点,从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上给予评价。
  总之,把公民意识培养转化为优质教学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急于求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验、创新,相信各位老师认真反思后会总结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秦树理,王东虓,陈垠亭. 公民意识读本[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2] 熊淑媛. 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明[J]. 理论探索,2005(5).
  [3] 李昆明. 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内容[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6(9).
其他文献
德克诺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他工作不久便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学生让他十分头痛。他甚至考虑换一份工作。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天使对他说:“你的学生中有一人将
【摘 要】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师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加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减少学生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本文着重从跨文化交际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内容进行探讨,并介绍了对学生实施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策略。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果教师为了教语言而教语言,而忽视语
农村就业转移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根本动力。农村就业转移能够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现实购买力,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也有助于改善农村
【摘 要】 云南省的者东镇小学开展了以“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抽取了学堂小学、木厂小学、马邓小学的一、二年级作为实验班级,这三校是彝、苦聪、拉祜聚集地,对语文教学是一个难题。为了突破这个难题,经过课题小组对识字教学的探讨钻研,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需要把握识字原则,方能提高识字效率。  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云南省的者东镇小学开展了以“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研究”为
分析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影响因素,并从兴趣、积累、训练等方面介绍提升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哲学情境”作为哲学的前提,是指向哲学的。同时“哲学情境”又具有一种映像意义,这种映像对于影视创作具有重要的导引和提升意义。将“哲学情境”引入影视文本创作,有利于
竹笼腾空包网过滤器是一种新型的机井滤水结构。这种过滤器是1976年河北省沧州市水利部门首创成功的,1986年编入部级农用机并规范,在全国推广应用。一、竹笼腾空过滤器的结构竹
一、理论依据  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30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超过的人数越多,其结果是能力有限的教师只能抓两头带中间,即比较多地关注好与差的学生,中间的学生就只能“牺牲”了。这是群体教育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群众教育中貌似公平中的最大不公平。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测定,群体教育只能使20%的学生达到优良水平,而个体教育可使90%以上的学生达
<正> 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常常遇到将地图由大比例尺变成小比例尺或者小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的绘制问题,花钱机械放缩,不成难题,但受经济条件限制。黑龙江省绥棱县水利技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