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漫谈

来源 :书法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0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艺术是中国民族艺术的一门独特的创造,是中华民族特征最鲜明的一门传统艺术,她反映每个时代的生活美学以及社会精神面貌,因此,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革新,有所创造,就需要书法家既要有革新精神,又要有传统的根底。也就是说,既要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敢于标新立异;同时又要善于从前人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学古而不泥古。一、书法创作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书法创作,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有些人对此存在不同的认识
其他文献
老股民不会忘记4年前的秋天,政府大手一挥,4万亿元救市政策出台。然而,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政策出台前后央企率先掀起了一场回购潮?  2008年9月,被冠以熊市始作俑者之称的中石油(601857.SH)率先提出了A+H股回购计划。中国中铝(601600.SH)等央企紧随其后推出了回购计划。  4年后的这个秋天,历史又会重演吗?  这一次进入投资者视线的是宝钢股份(600019. S H)。8月28日,该
试用“问题讨论教学法”在高中年级进行一个循环的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正在作进一步的探索和试验,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我的父亲老实巴交,母亲则争强好胜,因为性格和地位的不匹配,这本是一段不幸福、不平等的包办婚姻。但父母之间纵有千般嫌隙,他们仍然绕过了命运设置的重重关卡,将我们兄弟抚养成人
有相当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所谓“国进民退”的争论。持批评态度的学者专家认为,“国进民退”是一股汹涌的潮流,是“一场新的国有化运动”;也有专家认为,“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并不存在。  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负责人,笔者亲历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阵痛与发展壮大,也目睹了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与国有企业并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透过对“国进民退”这场争论的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如何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长
“再工业化,再制造业化。”这是美国的经济复苏口号。与中国意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美国选择了一条中国曾经走过的道路,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美国重新开始动工。  有分析称,随着美国再工业化的推进,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地价成本却在提升,一些制造业可能会流回到美国。而这些制造业搭载的3D化模式以及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将导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更难以超越。  美国知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
乡政府二楼会议室内,正在召开一个有乡村娃和我们这些“下乡”的大学生参加的联谊告别会。其间,除了穿插一些小游戏和小节目外,大部分是以“谈”为主。会前,我曾确信这种会议大都
一 课间“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加菲,唱得不错嘛!”“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加菲,后面一句呢?”
外资零售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与前任总裁风格迥异的沃尔玛中国的新掌门,面对不断被麻烦困扰的沃尔玛,将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图谋?
2012年翻篇,中国股市又即将走过第23年。  这一年,上证指数的走势死气沉沉,倒是上任证监会主席一年的郭树清带来的诸多“郭氏”新政,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行三会”中,恐怕证监会主席的位子最不好坐——有多少投资者就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股市掌门人”看。自然而然,一些投资者就把股市的涨跌起落和证监会主席的工作业绩联系在  尽管“郭主席”也为股市的下跌道了歉,但拿股市的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