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动画场景的视觉语言及交互传达研究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376854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浸式动画场景是指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所打造的动画场景,其凭借交互性、自由性、直观性等特征,带给受众“接近真实”的沉浸体验.在概述了沉浸式动画场景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之上,从构图、色彩、光影、镜头四个方面阐释了沉浸式动画场景的视觉语言,最后从借助视觉镜头实现动画场景交互、借助精确的音效环绕实现交互传达、借助手势动作实现场景间的交互、借助情感化场景元素推动深度交互等四个维度分析了沉浸式动画场景的交互传达方式.
其他文献
1936年国民经济运动开展,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新闻事业也全面发展,相较于对1932年和1948年两届奥运会的报道力度和广度,1936年是国内媒体报道热情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公报》从1902年创刊到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成立新记《大公报》后,重视体育的传统一直没有丢弃.文章从新闻实务的角度分析1936年8月1日奥运会开幕到17日《大公报》的奥运新闻报道及特点:一方面努力在宏观上把握《大公报》对柏林奥运会的报道风格、报道基调;另一方面透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微观上研究《大公报》对赛事报道的写作风
认缴期限未届满且未足额实缴的股权转让后应该由谁来承担出资(原股东,受让股东,两者承担连带责任)责任问题值得关注.以受让股东是否知情的标准划分责任实际上是机械适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不具有合理性,也与认缴制相背离.根据股权转让是否具有恶意逃避债务的目的也即恶意转让进行出资责任认定更贴合实践需要,也符合公司法着力保护债权人的基本精神.转让时间、转让对价、受让人的主观状态以及资信情况等因素均可用于认定恶意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