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温室消毒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效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是马铃薯脱毒繁育中的常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外观、品质和商品性。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有效药效,使马铃薯微薯型生产实现优质、稳产,采用几种不同药剂在马铃薯微型繁育温室消毒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温室消毒处理,均对马铃薯微型薯的生育期和扦插苗的成活率影响不明显,但不同药剂温室消毒均对马铃薯微型薯病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龙克菌处理消毒的防治效果最好。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7-0073-03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Disinfect on Potato Miniature Potato Common Scab Disease
  Jia Yun1 et al.
  (1Ningxi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ere,Yinchuan 750000,China)
  Abstract:Potato microscab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potato detoxification breeding,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appearance,quality and commodity of potato micropotato. In order to screen out the method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otato microscab disease,so that the potato microproduction can achieve high quality and stable yield,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tato microscab disease,this experiment uses several different kinds of agents to conduct comparative tests in the microbreeding greenhouse of pota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The disinfec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greenhouse on the growth period of potato micropotato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cuttage seedlings was not obvious,but the disinfection of different pharmaceutical greenhouse had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tato micropotato disease.
  Key words:Potato;Miniature Potato;Common scab;Control effect
  寧夏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13.33万hm2,90%以上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因此,马铃薯产业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了宁夏南部山区的战略性主导产业[1]。但在长期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马铃薯品种病毒性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为此,宁夏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繁育中心,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技术体系已初具规模,使得马铃薯的良种繁育逐步走上了脱毒化的正常轨道。但由于马铃薯种薯繁育过程中,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多年连作重茬,导致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发生逐年加重[2],不仅影响了马铃薯微型薯的外观和内在品质,而且影响了商品性,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3]。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4-7]。马铃薯疮痂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是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第4大病害[8-9],主要由多种植物病原物链霉菌引起的[10-11],受到多种环境因子影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本试验选取不同药剂进行温室消毒,以期筛选出防治效果好的消毒药剂,为今后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宁夏银川市平吉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平均海拔高度1120m,年均降雨量169mm,年均气温8.5℃,≥10℃活动积温3298.1℃,年日照时数3000h,无霜期160d左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肥力中等,土壤pH8.32。
  1.2 供试材料 本试验马铃薯品种为当地大面积繁育的感病品种:大西洋。供试消毒剂如下:甲醛水剂(西陇科学有限公司)、35%威百亩(济南鑫诺化工有限公司)、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重庆丰化科技有限公司)、20%五氯硝基苯粉剂(山西三立化工有限公司)、龙克菌(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田设在前茬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发病较重的温室,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间设计,试验共设5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详见表1。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10m2。试验于2018年2月20日在马铃薯繁育温室中隔离好小区,2月20日处理1按所设剂量在填铺基质之前对土壤消毒并覆膜使其密不透风,待15d后掀膜透气,7d后铺基质扦插种苗,3月5日处理2~6按照所设剂量在填铺基质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并保持黑暗环境3~5d,然后在每个小区上铺8cm厚的二茬蛭石,基质铺好后浇水,于3月13日扦插苗定值,株距6cm,行距8cm,于6月20日收获,其余农事操作均相同。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病情指数:在收获时,在每个小区随机取微型薯500粒调查全部薯块病薯率,按小区分别记录各级病薯数,按照5级法统计微型薯发病发病程度,计算病情指数。病级标准:0级:薯皮健康;无病斑;1级:薯皮表面有1~2个病斑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4以下;2级:薯皮表面有3~5个病斑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4~1/3;3级:薯皮表面有5~10个病斑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3~1/2;4级:薯皮表面有10个病斑以上或病斑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1/2以上。根据下列公式分别计算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数据采用 Excel 2003和SAS 软件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
  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病级粒数×代表值)/(调查总粒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防治效果(防效)=(對照病指-处理病指)/对照病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1、处理3、对照(CK)马铃薯的生育期为96d,处理2、处理4、处理5马铃薯的生育期为97d。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35%威百亩处理马铃薯扦插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4.7%,甲醛处理马铃薯扦插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5.6%,72%农用硫酸链霉素处理马铃薯扦插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4.9%,20%五氯硝基苯处理的马铃薯扦插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5.2%,龙克菌处理马铃薯扦插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5.2%,对照(CK)处理马铃薯扦插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5.5%(见表3)。各处理之间马铃薯扦插苗的平均最高成活率和平均最低成活率之间相差为0.9%,最高为甲醛处理,最低的为威百亩处理。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影响不明显。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由表4可知,龙克菌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为11.4%,其次依次是20%五氯硝基苯病情指数为16.5%、甲醛处理病情指数为16.6%、35%威百亩处理病情指数为18.7%、72%农用硫酸链霉素处理病情指数为22.9%,各处理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CK),通过方差分析各处理的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病情指数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均对马铃薯微型薯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以龙克菌处理的防效最好为60%。其他依次为:20%五氯硝基苯处理的防效为42.1%、甲醛处理的防效为41.2%、35%威百亩处理的防效为34.4%、72%农用硫酸链霉素处理的防效19.7%。
  3 结论与讨论
  宁夏马铃薯微型薯繁育任务重,马铃薯微型薯基本上在温室和网棚中进行,导致重茬、迎茬、1年连茬繁育现象严重,很难采用轮作倒茬,每茬更换蛭石成本过高,而疮痂病作为细菌性土传病害,在近几年在马铃薯微型薯繁育中疮痂病的发病程度愈发严重。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最佳方法,化学试剂未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孙静等[12]研究表明,必素灭的防治,可以显著降低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感病率,降低病情指数,减轻疮痂病在马铃薯微型薯繁育中的危害,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马铃薯疮痂病病害的发生危害;张笑宇等[13]采用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了几种有效杀菌剂,但防治效果未见报道。
  本次试验选用的药剂消毒均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以龙克菌处理防治效果最佳。但由于本次试验仅仅为1年试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观察;另外,本次试验仅在温室中进行,今后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因此,筛选出高效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消毒剂,还待今后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亢建斌,李玉红,杨发.宁夏马铃薯食物消费与主食产品开发思考[A]//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C].2017.
  [2]李殿军,宋景荣,于平,等.四种环保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试验[J].北方农业学报,2016,44(5):51-53
  [3]奚启新,杜凤英,王凤山,等.调节土壤pH值和药剂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抑制效果初报[J].中国马铃薯,2000,14(1):57-58.
  [4]龙国,张绍荣,曹曦,等.基质消毒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疮痂病的防效[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137-139.
  [5]崔占,石延霞,傅俊范,等.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J].中国蔬菜,2009(19):21-22.
  [6]奚启新,杜凤英,王凤山,等.调节pH值和药剂防治马铃薯疮痂病[J].中国马铃薯,2000(1):57-58.
  [7]李青青,李继平.5 种药剂不同稀释液浇灌防治脱毒马铃薯疮痂病效果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6(8):31-32.
  [8]刘大群.拮抗链霉菌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大田试验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2,30(3):237-244.
  [9]赵萍,岳新丽,康胜.采用不同基质防治马铃薯微型薯防治疮痂病的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2(1):43-45.
  [10]汤晓丽,薛红芬,邓国宾,等水杨酸诱导马铃薯疮痂病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851-1854.
  [11]张萌,赵伟全,于秀梅,等.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16SrDN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499-504.
  [12]张笑宇,胡俊,安智慧.等.几种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室内毒理[J].中国马铃薯,2000,14(1):57-58.
  [13]孙静,金光辉,刘喜才,等.不同药剂及施用方式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效[J].中国马铃薯,2015,29(2):107-108.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介绍了黟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质量现状、特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黟县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0-0072-02  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已成为了现代林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为进一步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全面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
摘 要:为了解新型有机肥对连作老菜园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对蔬菜产量的影响,开展了大棚秋延后辣椒施用新型有机肥效果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新型有机肥3t替代15-5-22硝基复合肥600kg/hm2,较对照死苗率降低3.5个百分点,鲜辣椒增产8.58个百分点,同时,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该新型有机肥对酸化和盐渍化的老菜园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改良作用。  关键词
摘 要:为验证生物有机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缓释肥对棉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施10%缓释肥搭配施用免深耕·生物菌有机肥,提高了棉花的植株高度,增加了单株结铃数,但对单株果枝数、单铃重及衣分的影响不大;籽棉产量及皮棉产量略高于净施缓释肥(对照)的,经济效益也与净施缓释肥的基本相當。因此,该施肥模式值得在棉花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棉花;生物有机肥;缓释肥  中图
摘 要:通过开展水稻施用锌肥对比试验,综合分析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性状以及经济效益,研究锌肥在水稻上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1mg/kg时,常规施肥水平的基础上施硫酸锌15kg/hm2,能更好地促进水稻生长,使水稻长势稳健,有效分蘖增加8.74%,实粒数增加2.3%;增产805.56kg/hm2,增幅达9.91%,增收1321.93元/hm2;应用效果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
摘 要:为选择适宜于丘陵地区棉花生产上应用的缓释(控失)肥品种,在怀宁丘陵地区旱地上进行了不同的缓释(控失)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施肥用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丘陵旱地棉花施用不同的缓释(控失)肥,棉花的生育期略有延長,其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衣分以及籽皮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缓释(控失)肥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全程一次性施用缓释(控失)肥均可以替代常规分次施肥,
根据山东省17地市306户规模化养殖场(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对山东省肉羊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行为从养殖场(户)的资金和土地资源获取、组织化程度、对规模化养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