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区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来源 :中国工业年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enguo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新型生态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等关系,促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产业融合、自然与人文融合,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新路子。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来看,未来十年新型生态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动力。丽水作为欠发达地区,深入研究新型生态城镇发展之路,牢牢把握新型生态城镇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新型生态城镇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对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丽水镇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丽水推进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具有的优势,剖析存在的问题,以期就如何更好地推进丽水市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建议。
  二、丽水市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丽水市城镇化发展到目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丽水紧紧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定位,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为目标,以“三区两城”创建为载体,加快“绿色崛起、科学跨越”,不断凸显华侨优势、人文优势、后发优势和长三角、海西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独具丽水特色的生态之城、休闲之城、养生之城,成绩斐然。
  2006年丽水市召开了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提升城市素质、促进科学跨越发展,加快推进丽水特色的新型城市进程”,其核心是把城市转入科学发展轨道。2008年丽水市正式提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六城联创”工作。2012年丽水市在全省率先召开新型城市化会议,出台了《丽水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意见》,突出了“秀山丽水、养生福地”的城市定位,在城市化推进上实施从服务西南的中心城市逐渐向服务长三角的休闲养生城市转型,从山水宜居城市向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养生城市转变。2014年丽水市委出台了《关于积极探索山区新型城市化路径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建设的实施意见》,随着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丽水城镇化工作开始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中心城市和21个小城市和中心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开始发挥,2013年全市总产值983.08亿元,是2005年的3.1倍,工业总产值2207.25亿元,是2005年的5.2倍,城镇人口92.6万,比2005年增长13.4%,城镇化率53.8%,比2005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年均城市化率提高约1.7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 13.8∶45.8∶40.4调整为2013年的8.6∶50.6∶ 40.8。
  (二)问题分析。
  1.城镇化水平偏低。从全省看,2013年丽水市城镇化率为53.8%,低于全省(64%)近9个百分点,差距十分明显;从市内情况看,9个县(市、区)城市化水平不平衡,莲都、云和达到了60%以上,景宁、遂昌、松阳还不到46%。此外,丽水综合实力不强。丽水市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6383元,只有全省平均数的 2/3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持续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丽水产业集聚区在浙江省 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综合考评中,连续三年排名末位。
  2.人口制约城镇化发展。第一,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和受教育程度较高人口外流比较突出,对城镇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构成严峻挑战。第二,城市人口总量增长很快,但人口市民化滞后。丽水中心城区40多万城镇人口中,有20多万人属于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工厂提供的宿舍和城中村的农民房中,无法与当地市民共享社会保障、生活服务设施等,市民化、定居化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3.发展要素保障不强。第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通过这几年向上争取指标及低丘缓坡开发试点,各地用地保障情况有所好转,但受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滞后、耕地占补平衡等问题影响,一些平台开发、商贸物流、休闲养生项目的用地指标难以及时落实。第二,资金要素制约凸显。丽水市民间投资比重偏低,城市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领域窄、渠道少、方式简单。第三,制度性约束还存在。城镇化发展的财税、科技、人才、用地、投融资、环境保护、人口迁移、社会保障等政策需要进一步创新;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設路径分析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新型生态城镇化要走一条质量型的城镇化道路。主要体现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之后,要不影响城镇的人口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并由过去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更关注城镇中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转变,由过去一味追求空间无序扩张建设向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转变,由过去偏重经济效益向协调经济、资源、环境关系转变,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业兴城、以城兴业”融合发展理念,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3+3”生态产业布局,以生态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以城镇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生态经济,力促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休闲旅游业等在谈项目的落地、开工、达产,推进产城互动和产业集群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二要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主要包括深化节能减排,实施总量控制战略;转变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节约利用资源,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三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主要包括全面加强节能管理,科学利用国土资源,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全社会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等。   (二)注重人的城镇化,强化人口聚集效应。
  推进新型生态城镇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目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权益,让转移人口逐步融入城镇。
  一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快教育、就业、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解决进城区农民和外来人口的实际问题。对已在新型城镇落户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应一视同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逐步融入城镇中来。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加强小城市和中心镇行政审批服务、综合执法、民生保障、应急维稳等公共服务平台及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镇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居便民服务站,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实现生产便利、生活便捷、办事方便。三是共享城镇文明成果。加快人口集聚小区、教育现代化、卫生标准化、群众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加快推进优质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资源向小城市和中心镇延伸,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居住房屋、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共享城镇文明成果,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提高群众生活幸福度和满意度。
  (三)突破要素瓶颈制约,推动城镇持续发展。
  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不开资源的支撑,只有从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和研究预测供需趋势,把握解决途径,坚持节约与保护并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推进丽水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要增大资金投入。按照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理顺市(县、区)、新型生态城镇化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适当向新型生态城镇化倾斜财政力度。根据需要建立新型生态城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型生态城镇化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扩大新型生态城镇化的融资渠道,通过加强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推动政银、银企合作、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搭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二要强化土地保障。鼓励新型生态城镇化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旧城、旧村改造、宅基地复垦、荒地、废地开发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三要增强人才支撑。建立“造血”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内生增长,重点打造“三支队伍”:即一支有知识、懂业务、会管理的干部队伍,一支有技术、有本领、有干劲的用工队伍和一支懂市场、会经营、敢创新的创业队伍;建立“补血”机制,完善干部选派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结构。
  四、结论
  传统城镇化的历史性弊端日益显现,而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制约也愈来愈显著,哥本哈根会议警示全球节能减排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社会责任。走新型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是推进山区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尽管丽水各县(市、区)的城镇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各不相同,但在推进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都应坚守四项原则。一是注重生态优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城镇化推进速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要素资源,努力减少城镇化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新型生态城镇化的根本目的,科学确定城镇人口规模,高效配置要素资源,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城镇,着力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更趋协调,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打造特色城镇。城镇特色是指一座城镇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城镇的个性特征,是城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特色主要包括城镇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方面。丽水城镇特色化要立足自身环境和资源禀赋,把握社会分工带来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创建出一批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品味高档、风情浓郁,建筑经典、产业朝阳的特色城镇,避免“千城一面”的城镇风格。四是加强文化传承。以文化为魂,注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新型生态城镇化推进的有机统一,重视在城镇建设中更多地融入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要素。坚持以山水为韵,注重丽水现有山水脉络、田园风光等独特自然风貌的保护,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着力塑造丽水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特色。五是推进产城融合。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突出以城镇为基础,以生态产业为保障,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拓展绿色生态发展空间,形成城镇化与产业化深度匹配的新型生态城镇化格局。树立全市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统筹配置旅游资源要素,合理安排旅游项目建设时序,致力于把生态旅游业和休闲养生(养老)业培育成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名城建设。
  当然,从发展进程看,丽水市探索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实际经验还非常有限,形成的思想成果更少。从当前發展需要分析,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这些难题破解均需要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因此,在坚定信念走新型生态城镇化道路的同时,要积极地探索新型生态城镇化道路上一系列难题,不能随意冒进,求真,求实,求效!
  参考文献:
  [1]卢继宏.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城镇化: 前景、战略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 年版.
  [3]冯煜雯. 关中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4)
  [4] 王卓敏. 我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特区经济. 2010(07)
  [5] 徐安勇.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促进——以福建省为考察研究对象[J]. 江汉学术. 2013(05).
  [6]熊庆云.提升宁波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以城镇化为核心的历史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土地问题正是城镇化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土地制度的现状,从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及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论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期为未来规范土地制度提供新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贵州绿茶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同时也伴随着极大挑战。提升贵州绿茶生产企业竞争力,扩大贵州绿茶生产规模,树立品牌形象,加大市场监管,积极引导贵州绿茶向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应当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贵州绿茶;产业规模;品牌意识;产品创新  茶叶在我国是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之一,贵州又作为绿茶原料出口省,它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例如:茶叶出口企业规模小、品牌意识薄弱、产品缺乏创新、价格
期刊
【摘 要】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离不开农民。面对我国农村当前存在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应切实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管理水平、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型农民;培训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虽然城镇化率有所提高,但农村人口仍占据国家人口总数的大多数。目前新形势下制约我国农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民数量的持续攀升,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由昔日的阳春白雪变成今日的下里巴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本文就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实践课程《电子商务运作》,从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设计思路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运作;技能;能力目标  一、电子商务运作的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高职
期刊
【摘 要】房地產销售代理作为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种重要的销售模式,主要是聘请专业销售代理公司对房地产项目进行销售,且以佣金形式给予销售代理上一定的报酬,但通常情况下佣金比例在3%以下,影响销售代理上的工作积极性。为此了解房地产销售代理行为及合约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就房地产销售代理行为及合约设计展开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房地产;销售代理行为;合约设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呈现出资金
期刊
【摘 要】高校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许多疾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大学生也被纳入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范围。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和本国部分地区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  一、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  (一)公费医疗阶段。1952
期刊
【摘 要】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国务院批准,把临沧孟定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为促进临沧资源开发、商贸、物流和特色产业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注入强劲动力,势必将推动临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临沧孟定;经济合作区;发展  中央明确指出“把云南建成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给临沧乃至边境一线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而临沧市的孟定地处祖国西南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在劳动力市场就业性别歧视的影响下,给女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较大压力。文章根据女研究生的自身特点,深入分析了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对女研究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企业的性别歧视、社会对女性的工作能力评价偏低、结婚生子与工作相冲突、家庭劳务的承担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阐明女研究生在面对社会时遇到的矛盾及其选择,提出解决女
期刊
【摘 要】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基层土地管理工作中最微观基础性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无效扩张导致农村建设用地使用率低下,一户多宅、多占超占、违法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大量的宅基地需求,导致大量耕地资源被破坏,一方面造成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也造成宅基地闲置浪费。因此本文拟分析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立足本区实际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简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从哪几个方面立足本区实际,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新高地;兴隆文化园;文化产业增加值  我区抓住济宁市实施都市区整合发展、加快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等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城市转型,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兴隆文化园为龙头,培育现代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全省文化产业新高地和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全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