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一)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k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而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学生敢质疑,能质疑,是发挥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地重要手段之一。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怎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质疑水平?本人在教学中尝试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语文教学中保护小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表现出感兴趣,即使是很幼稚的问题,也不要表露出轻视的态度,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挫伤积极性。例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提出“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这一句话中的“嘹亮”是什么意思?有一些学生一边露出瞧不起的神情,一边把手举得高高的要求解答。教师没有细想,随口说了一句:“谁来帮助他。”随即点了一位举手的同学进行解答,那位同学解答得也比较出色,老师让同学们掌声表扬。对这个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从保护提问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首先,在刚才那种情况下,对解答的同学掌声肯定间接表现了对提问题学生的否定,提问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伤害,将会影响到他下一次质疑的积极性甚至终身提问的勇气。其次,这种做法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间接使学生权衡“答好”与“没问好”这两者之间的取舍关系,鼓励学生舍“问”取“答”。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要谨慎处理,不可先鼓励一百遍而后毁于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二是对学生的问题不可置之不理,即使是课堂内解决不了,课外也给学生一个答复。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要领,提高问的质量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问的例子,让他们看谱弹琴。范问的例子可来自于课文后面的思考问题,来自老师设计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例如《登山》一课,我针对第18自然段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一自然段景色的描写与列宁战胜害怕、锻炼意志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认真读书与思考讨论,有的说:列宁登山目的是看日出,所以要描写日出的美丽景色,不然就不完整。有的说:这是作者写作的技巧,写列宁他们登到山顶就该往回走,山顶景色描写有总结过渡的作用。有的说:列宁冒着生命危险过峭壁,应该要看到日出的美丽才合算。无限风光在险峰哪。有的说:这一段是对列宁战胜害怕、锻炼意志的赞颂。学生的解答从段的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写作特点以及人物思想感情做了一个比较全面中肯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这一自然段的存在价值。我紧接着启发学生:“老师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子有点冷场,接着就从刚才的回答开始思考,一部分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启发我们去思考课文中段与文章的关系,指导我们学习作者的写法。老师小结:这一段就段来理解没什么难度,但与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可以显示它的重要性,有思考的价值。以后我们阅读也需要想一想,多问自己几个怎么样?为什么?从分析“问题”着手,逐步指导学生提问要有清楚地指向,语言要明白,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一定的思考量与思考度。通常是从阅读文章的普遍规律上去找问题:第一、理解的重点处;第二、理解的困难处;第三、产生疑问的地方。但是更要重视打破规律的提问,往往这些问题的含金量更高。
   三、把提问的优先权交给学生
   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相信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把提问的优先权让给学生。而不是想放又舍不得放,表面形式设计了学生提问的环节,而实际教学还是引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问题圈子里转。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浪费学习时间。要立学生质疑的风气必然要破教师主宰课堂提问的模式。
   四、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揉合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揉合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随着进程,问题一个一个相应地得到解决。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一不占用单独的大块时间来解难释疑,教学时间比较经济;二是把问题置于各自的语言环境中,使提出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紧密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现于其中,训练比较到位,比较科学。这种“一切都在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促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艺术也是一种促进。教师需要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时刻胸中有数,能够及时纳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五、把学生的提问和老师备课时的思考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进行筛选,或通过合并使问题的归纳性较高,削枝强干,突出思考的重、难点。例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学习“小金花”一段后,围绕词、句、人物表现提出了七个问题。老师并不忙于解答,而是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问题能够说明小金花对志愿军有很深的感情。学生从中肯定了一个表示矛盾的问题,既然小金花是个刚强的孩子,为什么和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几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有一些问题显然是脱离了教师的备课思考,这时教师就要具备敏锐的辨别水平与发现能力,处理得当,对教学有促进作用,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处理不得当,可能丢掉金子,失却良机。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质量是很高的。例如有位同学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中问到一个词语:“火舌”是什么意思?我思考了一会,没有就词解词,而是引导学生联系后文的“火网”,通过比较辨别它们不同的含义。学生联系句子环境“喷出六条火舌”,“交织成一道火网”,通过画图、做手势、讨论等活动,体会到董存瑞炸暗堡前进道路的艰难,感受到作者用字的准确。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促使教师对原授课计划进行了调整,却起到了揭示人物品质的良好效果。
   总之,把小学语文课堂变成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主阵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于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家发、杨再隋主编.小学语文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何坝完小学)
其他文献
虎年春晚,广告成灾,备受争议。一方是广告商处心积虑的广告植入,一方是部分消费者的公开抵制,可是闹腾。然而,无论如何近年来各种方式的植入式广告策略的广泛存在,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关注。  所谓植入式广告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媒介(如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内容中,通过场景、人物、故事情节等方法再现,让受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植入式广告相
期刊
忆往昔,曾经的“体制外作家”,“文坛外高手”王小波早已远逝,但他以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和机智张扬的文字,在当代文坛上赢得了属于自己稳固的地位。本文尝试着以《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为主要文本,在结合着其他一些作品,从特立独行的生命体验和历史感悟、特立独行的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特立独行的调侃语言和黑色幽默等方面入手,重温文坛骑士、思想者王小波的独特魅力。    一、 特立独行的生命体验和历史感悟    王小波
期刊
由于数字媒体是近几年才出现,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学界对其没用明确的定义。鉴于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媒体与广告之间的作用和影响,因此采取广义上的概念:数字媒体除了包含传媒业之外,还包括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视频游戏、数字化出版等各种同数字技术结合产生的新事物。  四大传统媒体的特点、优势和劣势是媒介发展史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这些特点也在日常的生活中被人们亲身体会着。数字媒体既有印刷媒体的可保存性和再
期刊
宗教是人类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终极价值体系,它无需为信仰者提供理论基础确实正确的根据,信仰某一种宗教的人会坚定不移地相信这种理论推演的逻辑。因为宗教的这种属性,很多人将其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因此宗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了重要意义。在经过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九世纪的欧洲已经走出了教会那漫长的黑暗统治,但作为一股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宗教在社会当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
期刊
廉政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非常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没有放松这方面的工作。从毛泽东的延安整风,建国初期对张子善、刘青山的处理;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江泽民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的理论;目前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期刊
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效果优劣的评价,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保障模式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保定科技职业学院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保障模式。    一、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管理方面。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学制来看,高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摄影已经走进了大众化,摄影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摄影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舞台摄影。但是由于舞台有其特殊性,致使很多拍摄者在舞台的拍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拍摄失败。所以人们普遍都感觉舞台摄影有较高的难度。  舞台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舞台环境光线的复杂性和光量的特殊性,它来自于当时的环境和各种各样的复杂灯光,一般来说舞台摄影都是在晚上开展,或在光线相对比
期刊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不是放茅草火!不是灭茅草火!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生命之火焰,放出生命之光明。”陶行知慷慨激昂的陈词令我这位小学教师深感肩上责任之巨:茅草烧浮炭;浮炭烧烟煤;烟煤烧无烟煤,我也要依着这顺序烧出生命不熄的烈焰呀!  在教学小学第八册12课《可爱的小蜜蜂》时,我结合本班实际,制定了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能用饱满的感情美美地品读课文,感受小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精
期刊
市场经济作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其自身的复杂构成,其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言,它就是法律经济,也必然是法制经济,而法制经济,即经济关系广泛法制化的经济。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两个核心构成要素,共同维护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经济关系法制化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一、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
期刊
一、 soho小户型居室的前景分析  (一)soho办公现状  1. soho在国外的发展  美国现有的6000万员工,大多在家中使用现代电信科技工作,并且有800万人是全职在家中办公的,在家中办公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利用网络还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所以华盛顿市为此一直鼓励远程工作。日本的soho族人数约为68万,日本的soho族有所不同,他们多为家庭主妇,利用家庭办公的方式可以内外兼顾,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