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民,支援永不忘——访老红军刘建华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亲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陈毅《赣南游击词》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93岁的老红军刘建华。回忆起那些为了新中国而度过的风雷激荡的艰苦岁月,刘老感慨万千:“每当我想起那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同志,想起如同重生父母的人民,我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
  一
  1916年7月,刘建华出生在江西省东南部最偏僻的山区——寻乌县河角乡龙图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家里贫穷,刘建华只读了两年私塾和一年小学。父亲刘维栋是个文盲,但体魄健壮,是个耕田的能手。为了生计,他动过不少脑筋,开过杂货铺、搞过长途贩运、养过马,但到头来仍是一贫如洗。1928年,寻乌爆发了共产党领导的“三·二五”农民暴动,刘维栋是村里暴动队的负责人之一。暴动失败后,为了躲避敌人的报复,刘维栋带着全家到离家十几里的山上,搭棚子隐蔽,在山上过了半年非人的日子。这段艰苦的生活,使刘建华得到了锻炼,受到了革命的洗礼。1929年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寻乌各地农会秘密地组织起来,13岁的刘建华参加了农会,担任联络工作。1930年春,刘建华参加了共青团的外围组织青年学习会,并于当年冬天正式加入共青团。刘老说:“入团时,我还不太懂事,只知道要革命,要打土豪分田地。当时,团支部还是秘密的,给我的任务主要是做儿童团的工作,担任村儿童团长,发动和带领村里的儿童反迷信,反赌博,反抽鸦片;参加赤色戒严,查路条等。”
  1933年11月,刘建华调任粤赣省少共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其间,他经常到白区和苏区的边沿地区调查研究。找一些团员、青年了解情况,鼓励他们利用各种关系和白区青年交朋友;动员白区青年向反动派作斗争,利用各种形式支援苏区反“围剿”斗争,并从中发现积极分子,逐步建立青年群众组织和共青团组织。
  二
  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下,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刘建华奉命和团省委的大部分同志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在中央分局项英、陈毅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赣粤边游击战争。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清剿留在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调集了四五万各色反共武装,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政策。面对几十倍于我的敌人,总共只有一千四百余人的我赣粤边红军游击队毫不畏惧,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1935年4月,中央分局决定留在苏区的各红军部队分散活动,开赴各地开展游击战。当时留在北山随特委行动的,只有项英、陈毅、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和刘建华,加上一个侦察班和一个直属队,共七十余人。为了对付敌人的清剿,游击队在各个村庄之间转移。刘老回忆说,一天,我们来到一个叫棚洞村的小山村,这个村只有十来户人家。这天上午,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事后查明,是由于特委机关的事务长采购物资时被敌人发现,敌人跟踪而至。敌人抢占了村庄对面的山头,机枪步枪的猛烈火力封锁了村口,我们无法冲出去。幸好村子的侧面还有一条小路。陈毅听了一会儿枪声,发现侧面和村后山上没有动静,便指挥大家往山后冲。我和陈毅跑一路,他的腿伤尚未痊愈,跑路不甚方便,但他却关心地推了我一下,叫我快跑。我冲上山头刚进入一片树林,就听见嗖嗖的子弹声从耳边飞过。敌人见我们进入了树林,也不敢恋战追击,不久就撤走了。在这次战斗中,我们牺牲了两位同志。遭遇敌人的这次袭击后,大家认为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绕着村子打转,不是好办法。不久,我带着一支队伍去开辟新的游击区。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我们不再住村庄民居,开始在山上搭棚子居住。
  三年的游击战争,其艰苦性、复杂性、残酷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刘老说,三年来,我们过的是风餐露宿的生活,没有住过房子,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没有离开过武器,吃的是冷饭冷菜,喝的是冷水。有人说我们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但我们和野人不同,我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创造最文明社会而战斗的“野人”!
  回忆起当年人民群众对红军游击队的支援,刘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尤其令我难忘的是上乐村的邓坑娘娘,她对我们红军游击队亲如家人,每次到她家里,她总要弄点好菜请我们吃,或炒鸡蛋,或炒小鱼干。你不吃,她就不高兴地说:“这样就不像自家人了呀!”碰到雨天,看到我们衣服湿了,她就会拿出她儿子的衣服给我们换。看到我的衣服脏了破了,她就说:“老刘哥(其实当时我年纪还很轻,她总是用如此尊重的称呼),把衣服脱下来,我来洗洗补补。”几天没有见到我们,她就放心不下,设法打听我们去哪里了。一听到敌人要来抄山,她会马上进山来告诉我们,叮嘱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要出来,要什么她给我们送来。还叮嘱我们白天要上山顶 望,看见敌人来了,就远远避开。有一次,已经是下半夜了,她突然来到我们棚子里,唤醒我们,说明天一早敌人会来抄山。当晚,我们就转移到别的山头。第二天敌人果然来了,可是扑了个空。你看,她对红军游击队是多么关心,照顾得多么周到,真不愧为一个“革命娘娘”。在环境紧张时,上乐人民还轮流站岗放哨,敌人来了,就用暗号通知我们,如呼叫“东边牛吃禾”就是指长安方向来了敌人;“西边牛吃菜”就是新城方向来敌人了。这样既保护了红军游击队,又保护了本村青壮年。上乐屋场背一位青年妇女,是从大余县新城水南村嫁来的,村里人叫她“水南婆”,比我大几岁,我叫她“水南嫂”。有一次我外出活动,回到村里已天黑了。我正准备回山上棚子里去,水南嫂十分诚恳地邀请我去她家吃晚饭。晚饭后她又打来一桶热水,对我说:“你常年洗冷水澡,今天让你洗个热水澡。走了长路,洗洗热水好。”她说罢就把水桶提到山边上,说:“这里安全,你可以安心洗,我给你放哨。”谁料到还没洗完澡,就听到水南嫂嚷道:“我刚从田里做工回来,这里没有土匪。”我明白这是水南嫂故意让我听到,告诉我有敌情。幸好天黑了,我衣服都来不及穿,拿在手上,迅速跑进后山树林里隐蔽起来。事后才知道,是国民党长安乡自卫队二十来人,从大余新城返回信丰长安,路过上乐。敌人进村后来到水南嫂家,询问村里有没有游击队。水南嫂沉着机智地应付敌人,使我安全脱离险境。后来我向她表示感谢,她却说:“谢什么,游击队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刘老说,长期的游击战争经历,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任何时候,只有依靠人民,相信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胜利。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但刘建华又一次被留了下来,担任中共赣南特委委员、特委青年部长,在以杨尚奎为书记(后为严仲)的赣南特委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赣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刘建华暂别赣南,辗转广东南雄、韶关一带,以开樟油厂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4年4月,刘建华奉命调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政治部组织科,主管干部工作。1945年2月,刘建华随东江纵队向粤北挺进,又一次回到了赣粤边。其间,刘建华担任油山武工队政委,带领八十多人的队伍,开始了艰苦的创建根据地的历程。
  1946年5月,根据和国民党达成的有关协议,党中央命令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此时,组织上又一次决定刘建华留下来,这是他第三次留在赣粤边坚持斗争了。刘老感慨地说,长征时我留了下来,新四军上前线我又留了下来,这次东纵北撤,我是多么希望能随部队一起北上烟台。但既然是党需要我留下来,我也就立即回答:为了党的需要,我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刘建华三次接受党的安排,远离上级党委的领导,远离大部队,在极其艰苦和险恶的国民党统治区开展革命斗争,一次又一次地承担了艰难的战斗任务。到赣南解放时,刘建华已33岁。他的青年时代基本上是在赣粤边度过的。刘老说,这十几年中,我走遍了赣粤边的山山水水,同那里的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在险恶的战争年代,不顾自己的安危,无私无畏地支援和帮助我们。我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三
  解放后,刘建华留在赣南工作。他先后担任中共赣西南区委组织部长,中共赣州地委书记,中共赣南区党委第一书记,赣南军分区第一政委。
  使老区人民摆脱贫困,生活条件尽快得到改善,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是刘建华最大的心愿。作为一名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刘建华心里始终对老区人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激之情,总是千方百计地报答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在赣南工作期间,只要有时间,刘建华总会买上两瓶酒,割上几斤肉,踏上熟悉的山路,去看望那些游击队的老交通员、那些掩护过游击队的大爷大娘、那些革命烈士的后代,在战友的墓前敬一杯酒、叙一叙旧。刘建华原名叫刘新昭,参加革命后改名为刘新潮,1944年到东江纵队时才改名叫刘建华。当地的老表见到他,都亲切地叫他“刘新潮”、“刘老表”。老区的群众也经常到城里来找刘建华,刘建华每次总是热情款待。当听说老表有什么困难时,他总是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他还经常寄钱资助那些烈士的孤儿和遗孀。刘建华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己拿钱,为此,有时搞得家里连买一块肥皂的钱都没有。对此,家人都很理解支持,没有一句怨言。
  195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出“干部上山下乡,建设老区”的号召,刘建华带领一批干部,到信丰县油山去办垦殖场。他们在山上搭棚子,开荒造林,种茶叶,栽果树,开发山区资源。同时,争取省里有关部门的支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办了几个小工厂;修建了从信丰到油山、经油山到大余池江的公路,沟通了两县的物资交流,促进了油山经济的发展。在油山修建了走马垅水库,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以后,又修建了从池江经小汾、彭坑,至南雄油山大兰的公路,还建了板棚大桥,沟通了池江至广东南雄大塘的物资交流。刘建华调到省里后,参加了全省老区建设委员会的工作,他积极建议修建了油山腹地的上乐、上坪公路,支持上下坪和上乐人民建起了小水电,还帮助油山镇建了办公楼和上乐小学。
  1964年,刘建华任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68年任中共景德镇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72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委书记;1979年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97年2月离休,2000年,中央批准刘建华享受正省长级待遇。
  刘老离休后,担任了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激之情,使人们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刘老用了三年时间,写下了近四十万字的回忆录《风雷激荡二十年》。刘老生活很朴素,依然保持着红军的老传统。无论是在职时,还是离休后,每次下去考察,他总是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交伙食费;有的地方送了一些土特产,他都会尽量推辞,实在推不了,就坚持一定要付钱。尽管年事已高,刘老对老区人民仍然是念念不忘,他的心始终是和老区人民连在一起的。刘老几乎每年都要回赣南一趟,去看望那些老战友、老乡亲,直到年近九十才作罢。
  采访结束时,刘老动情地说,老区人民在过去艰苦的岁月,哺育了我们,支持了我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希望他们尽快地富裕起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编/木艮
其他文献
欢庆建国60周年的礼炮声刚刚过去,人民大会堂又迎来一次特殊的盛会。10月17日,由民间学者李土生积十数年心血、为每一个汉字书写“传记”的汉字研究巨著《土生说字》全卷本出版首发暨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厅隆重举行。  这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重磅推出的800万字的著述,反映了7000个汉字的衍变及文化内涵,分普装本(24册)和精装本(4卷)两种,所解读的7000个汉字包括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O
多参考站网络的建立,为网络RTK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虚拟参考站技术是网络RTK的一种,它以众多的优势代表了网络RTK的主要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VRS系统的工作原理;从基准站间双差
会议
给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均方误差的定量描述非线性滤波问题的非线性强度指标.利用该指标亦可评判非线性滤波算法的估计性能,从而可方便地选择合适的滤波算法.通过两个模拟算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