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与融合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u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中美术是重要的学科,能够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此外高中美术还肩负起了发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和融合进行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渗透融合
  前言:美术作品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还能够传承这些文化。教师如果合理的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吸收这些文化,也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不断引导的过程中,提高辨别能力提高欣赏能力,也能够正确的认识中国的文化。
  一、高中美术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高中美术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一些中国的美术元素国内国外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如果在高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还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得到一些放松。学生也能在这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并传承这些文化艺术,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1]
  二、美術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一)充分利用教学素材
  就当前的高中美术教材来看,其中有一些内容涉及到了古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例如我国的瓷器青铜器等等。这些都是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在美术教学中渗透这些传统文化艺术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应当充分的利用教学素材。[2]
  例如在学习瓷器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陶器的发展历史。陶器最早出现在商代距离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通过陶器作品能够看到古代人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古代人民的崇拜和敬佩。在带领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瓷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够体现中国制瓷技术的高水平。不同时期的瓷器有不同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带领学生共同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二)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学习体验
  之所以要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增加学生的感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丰富当前的教学形式改变理论阅读的教学方式。在采取丰富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使课堂更加的活跃,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共同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情景创设的方式。在每堂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给予学生更多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有更多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带领学生共同鉴赏秦长城石雕壁画,这一些特色十分鲜明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图片,寻找一些视频进行课堂引入。这样学生能够对这些传统文化有最初的印象。也可以采取一定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近距离的接触传统文化作品。[3]
  以传统工艺景泰蓝为例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民间工艺社近距离的参观接触。了解制作的过程,并尝试着制作。这样学生能够在体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印象。
  适当的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的放松,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印象。例如在学习版画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学习民间美术的时候,涉及到了很多工艺品的欣赏。如果学生对这些内容较为有兴趣教师就可以组织设计制作比赛。让学生以单人的方式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工艺品。例如年画泥塑风筝等等。在班级内部展开小型的评比。这样就能够在较为活跃的氛围中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并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文化。
  此外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应当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审美。教师可以把美术教学和当地的文化结合在一起,组织本土民间艺人或是手工匠人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或是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欣赏。这样学生既能够学到传统的手工艺术也能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三)组织学生进行诗词赏析
  在美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赏析一些诗词歌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欣赏国画作品时,在引导学生进行梅花兰花写意的时,教师要引入一些古代的诗词,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当时的乐趣。这个过程学生也能够对诗词有更多的理解,更深刻地体会也能够理解,梅兰竹菊背后的高尚品德和节操。也只有这样他们在作画的时候才能够紧紧的抓住梅兰竹菊的精神,并画出它们的神韵,并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也能够逐渐地提高文化自信。。例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诗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陶渊明世借菊花抒发自己的情怀,希望能够归隐田园,并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这些诗词文化都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有很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影视片段或寻找一些经典的歌曲,引导学生逐步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提升审美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合,因为美术就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地渗透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并带领学生共同传承发扬这些传统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惠映清.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6):1-66.
  [2]谭爱枚.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6):28-30.
  [3]何晓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16-117.
  作者简介:唐龙辉,1973年3月,男,山东省昌乐县,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美术教育方向,邮编262400,单位:昌乐县博闻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分析及相关运动量的求解问题,常规应用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求解,过程较为繁琐且耗时易错,若应用v-t图像进行分析求解,较为简便易懂,既能提高正确率,也能提高做题效率。  关键词:v-t图像应用;带电粒子;交变电场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是电场中常见的问题,也是高中物理力电综合应用的常见模型,在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中也是常见的考点。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音乐教学当中鉴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鉴赏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音乐中所蕴含的宝贵信息,在掌握更高音乐学习水平的同时也能形成较强的音乐素养。而提出将多元文化应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则能起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也能得到扩增,本文也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地分析。  关键字:多元文化;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多元文化的应用对于提升高中音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课改在国内正在全面实行,新课改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以往教学中一些优势进行继承;另一方面是结合全新的理念以及手段加强教学方面的革新。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展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问题是我们每个教师时刻思考且攻克的难题。本大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从生物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入手,针对课堂学习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从导入的设计、教学模式的选择、内容讲解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等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学校由于没有好的生源,为了谋求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组织一些具有体育特长和对体育有兴趣爱好的同学组建成体育特长班,他们对学校高考升学率有重要贡献。但在管理上与其他文化课的班级不同,体育特长班的学生只喜欢运动锻炼,不喜欢文化课。就管理而言,经常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头疼。因此,对于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值得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总结。  关键词: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德育量化管理  一、通过沟
期刊
摘 要:对于高考而言,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至关重要,高中化学作为理科生的必考科目,存在知识点繁杂、方程式复杂、基础概念较多等难点,为帮助学生提高化学解题能力,特此总结了以下五个应对高中化学问题的解题思维:守恒思维、筛选思维、化学式应用和变形思维、推理思维以及实验思维。  关键词:解题能力;高中化学;解题思维  高中化学作为理科综合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化学又是一个极具抽象性又
期刊
“滑块——木块”模型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模型之一,此模型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大、学科能力要求高,纵观历年高考试卷,在此模型处也频频出题。因此,对此模型情况进行探究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科素养,提高相应的解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  归纳起来,高中物理的“滑块——木块”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外力作用下的“滑块——木块”模型;另一类是无外力作用下的“滑块
期刊
摘 要:人文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以及自我社会价值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加以体现,高中历史课堂自然要充分体现出人文教育功能。就此,文章就立足依托史料记载,打造思想道德培育情境;积极开展角色扮演,为学生提供人文体验过程;科学开展随堂评价活动,指导学生加深人文意识三个方面,确立一条切实可行的高中历史课堂人文教育路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人文教育;实践路径  引言: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期刊
摘 要: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上课期间一定要加以注意。老师一定要为课堂气氛的营造做好计划,用心规划气氛的营造,维护好课堂气氛。本文主要是以高中生物课堂为主题,简要的阐述下该如何营造活跃的高中课堂气氛。  关键词:高中;课堂气氛;生物;  课堂气氛的好坏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之下更易心情轻松、愉悦,学生能对课堂更加专注。课堂氛围的营造不是一件简单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部分习题往往带有隐含条件。部分学生解题过程中缺乏深入的思考,对隐含条件挖掘不充分,导致解题的出错率较高,数学成绩提升不明显。教学中为提高学生挖掘隐含条件的意识,掌握相关的挖掘技巧,实现高效顺利的解题,应结合学生所学注重为学生展示、讲解相关例题,使其遇到类似问题,能够轻松的突破,得出正确结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隐含条件;挖掘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隐含在题干中未明确指明的条件。
期刊
摘 要: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物理课堂,能够充分突出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投入到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中,这符合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强化高中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问题中心;高中;物理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构建问题中心,老师需要紧密结合物理教材内容设计课堂问题,促使学生自主进行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