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ji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终于如愿,到了西安。
  直奔博物馆,是我旅行的惯例,因为这是最快,最深,最直接了解当地历史的最好方法。可今天时间太紧,包括从饭店到博物馆的路途和进馆参观时间,仅可挤两个半小时。自然而然,国家级陕西历史博物馆列入了我的首选。
  还未到博物馆,远远就看见进馆人群的队伍,排得很长很长……
  已经有很多年,未见到大街上中国人排队的壮观了。十几年前倒是经常见到街头商场门前排长队,那是为买到廉价的食品,满足饥饱;而今天,是暑期各地学生前来寻觅自己的文脉?还是市民,抑或是游客?但无论是谁,却都是为了满足精神饥渴的。哈哈,尽管看到眼前,长长地拐转着几个弯的队伍,待拿到免费参观票至少要排一个多小时,有点吓倒,但内心很欣慰。
  看来,这三秦大地的文化,不仅已深深浸润于当地人的生活,更是作为华夏千年历史的部分缩影,已深深影响全世界。至少在我的内心,它就像伦敦大英博物馆那么了不起。
  开始想以记者身份进去,但却未带证件,看来就要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没缘分了。着急之际,身旁一位态度和蔼的女管理员,指着对面一个空无一人的票亭说:
  “去那里买特展票吧,花20元,马上就能进。”“喔,谢谢、谢谢!”我如释重负,真感谢博物馆有这种通融方法,解我燃眉之急。隐约有些难受。钱,至今还是个决定文化传播,局限文化权利的关键。在这么一个曾经是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今天的老百姓还是不富裕。
  来前做了点功课,知道俗称八百里秦川的都城西安,地理位置几乎就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作为这片大地之心的西安,容纳了中国历史的哭与笑,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与衰。西安的表情,几乎就是中华文明的原始图谱,3000年有文字记录的文明史,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围绕着西安。
  值得欣慰的是,至今它未被现代文明侵蚀消失,仍笼罩着远古浓浓的文化气息。
  你看看,这里有距今6000年的半坡遗址,这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即使今天看来也极具个性,它将远古人类对艺术的渴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再看看,它气势宏伟的兵马俑和秦陵;它唐长安时期的古城墙、大雁塔、小雁塔和碑林区里,若隐若现着武则天、杨玉怀等公主贵妃们美丽神迷的脸庞,弥漫着无数生命掠过的味道……而陕西历史博物馆,浓缩了这一切。
  二
  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座1980年代建造的仿唐建筑的博物馆,竟能如此恰当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情调。真是了不起。
  那是刚刚熬过革文化之命的时期,知识分子还敢将传统文化在她的作品上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看来,血脉传承的顽强,并未被区区十几年革文化之命时代的后遗症教化,这后遗症还是无法与具有五千年深厚文化积淀的文脉较量。这位馆舍设计的建筑实践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真是非常伟大。
  她将我们对前世的乡愁,稳稳地集落在这里。三秦大地,荣幸地获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青睐,在这里建都。五千年来华夏文明丰富的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其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已有博物馆小而简陋的状况,就提出应建一座新的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于1983年筹建,1991年6月20日落成正式对外开放,大多数藏品是前陕西省博物馆的移交。
  我忍不住脱离主题,欲细诉一下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博物馆建筑——
  它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其将唐代古典建筑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紧密结合,巧妙地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一迈入博物馆前厅中央大殿,序言,便相迎而来,言简意赅地告诉我这里的前生后世。序言一旁威严护守着的那尊巨大千年石狮,和背后衬以奔腾黄河和黄土高原的巨幅照片,不动声色地引导观者们,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华夏文明;去探秘占地65,000平方米的馆区中,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各类器物的魂灵;去寻觅时间跨度长达工00多万年370,00。件馆藏背后,那无数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它安安静静地让你细细端量,丝毫不被惊动。行走馆舍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之间,让你觉得空气中弥漫着家的味道,自己的长相完全与它相融。你从容自如,潇洒超逸……
  这座唐宮殿风格的建筑群,妥妥地守护着华夏文明;无形中,也集聚了现代老百姓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浓浓情怀。
  三
  唐朝,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大唐遗宝》展,便是我在馆门口买的特展票,才能进的这个特展馆。因別的赠票不能进入,里面人便很少,喑黝黝地显得特別神秘。
  “应该是最值得看的展品吧,尽管时间紧,也得进去看看。”我心里念叨着,迈入这个阿里巴巴大门……
  像真的神话一样,这里正在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发现惊世宝藏的故事——1970年10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省公安厅下属的某收容所内,施工人员在挖地基时发现了一个陶瓮和一个提梁罐,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金银宝物,立即将这一发现报告给陕西博物馆。
  当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瓮——税一个惊世发现!深埋地下上千年工艺精湛、大气典雅、富丽堂皇的各种金、银、玉、玛瑙、琉璃器皿呈现眼前。这些器皿,既显大唐风范,又具异域风格,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考古学家接受了这批珍宝,井对周围展开探寻调查。同月11日探铲下传来了清脆的金属声,随后
  第二瓮珍宝出土。这两瓮一罐内,共计收纳了金银器、宝玉珍饰、贵重药物、中外钱币等共计1000多件。这批珍贵文物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等方面揭示了大唐时代的生活姿态,它不仅发现许多海内外罕见的珍贵孤品,更是在回答我们:为什么唐代当年在国际上能处于领先地位的疑问?它告诉我们:有作为的帝王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开放和创新,会带来如此浩瀚的艺术成果;让我们知道:唐代的繁荣对人类生命的繁衍,对中国古代医药史的卓越贡献是多么了不起。它被考古学家统称之为“何家村遗宝”,是20世纪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唐人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美妙与震撼,也留下了谜团与悬念——这批宝物是何时、伺人所埋?因何而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欲知分晓,《焦点》探索栏目将分期呈上考古学者们的探索,为读者——揭秘。
  游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华美的盛唐建筑中,你能感受,这里正轻轻汇集起八百里秦川的千年文脉;这里正在将民族的自信,黄土地的神奇慷慨地赠与你,并静静地为你的身心渗入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滋养。
  博物馆,是我们民族命脉的延续。
其他文献
摄影师马特·波蒂厄斯(Matt Porteous),一个“躲在英国皇室背后”的男人,他是乔治王子的私人摄影师。马特从小就喜欢和学习摄影,在近20年的摄影生涯中,以商业摄影和个人创作为主,爱好广泛,曾参加英国各种摄影大赛,所获奖项涵盖了体育、旅游和婚纱摄影等范围。  “如果你不去用你的镜头记录下它,真的会有很多人因此而看不到它们,不知道这世界竟有此时此刻此景的存在。”下面是马特记录的在夏威夷拍摄海潮
期刊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来的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经年累月,公元前三世纪托勒密·索托创建了一座专门放置这些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希腊文“缪斯(Mouseion)”演变为英文Museum,这也被公认为是“博物馆”的起源。  此后
期刊
随着金立M6、M6 Plus上市发布会7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落幕,冯小刚和余文乐的粉丝就已经准备好为爱豆(偶像)买单了,《手机芯战》和金立M6联袂上市,吸引了业内外无数眼球。  在手机行业中,矜持太久的人也许就会出局,没有创意的人也许就会淘汰,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地改旗易帜,不拼情怀拼代言。  几年前,手机广告代言的情况并不多,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手机品牌都开始请代言人,一个节目冠名、明星代言的费用就是
期刊
无人机与我  问:如果可以使用一个形容词,无人机更像你的什么?  答:眼睛。无人机更像上帝重新给我的一双“眼睛”,能让我从另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并记录下来,这放在10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更别说现在那么简单地就能拥有它。  第一台无人机:惨遭3次炸机  锦字的第一台无人机是2014年买的大疆精灵2,挂搭着GOPRO3+,可是那时候还得手动安装图传、监视器,起飞后也无法进行视频和照片的
期刊
相信Pokemon GO、守望先锋、ChinaJoy等,这些名词都在不断刷新你的社交软件屏幕内容。  以ChinaJoy2016为例,今年的参展总人数达到了32万,去年是27万,增长约19.26%;整个展会期间展出了400款游戏产品。而新浪微博#2016ChinaJoy#的话题阅读数也已经破亿,整个游戏产业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而游戏产业又往往跟科技消费电子产品伴随发展,想要获得绝佳的游戏体验,
期刊
在Google内部运作的成千上万个项目中,约翰·汉克(John Hanke)的Niantic项目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而且在Google重组为Alphabet时,差点就要被并入Android大部门,甚至可能要关门大吉。但是,游戏迷汉克却让这个部门独立了出去,并开发出一款100个美国人里就有10个人在玩的游戏——Pokemon Go(《精灵宝可梦Go》)。  小试牛刀  由于这款让世人疯狂的游戏,任
期刊
IPPA(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可以说是目前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手机摄影比赛,而它设立的多达23个奖项也曾屡次被国人斩获。新疆摄影师牛思源,成为9年来第一个拿到总冠军的中国人。  回忆起拍摄这张照片的那个冬天,牛思源至今仍记忆尤深。当时正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高寒山区拍摄冰雪的他,惊扰到了这只鹰,它不断扇动翅膀发出刺耳的叫声,直到老人出现,用他的手和声音安
期刊
Cocu刘辰现在已经算是一名专业的手机摄影师了,虽然这在摄影师的类别里还算是十分小众,但刘辰认为这个领域也大有可为。最近,《只属于我的视界:手机摄影自白书》收录了十几名国内最优秀的手机摄影师的作品, Cocu刘辰的摄影作品和文字主要在第一章,后面也有他推荐的手机App教程。  2014年7th IPPAWARDS冠军,季节类  照片拍摄于去年冬天,那时芝加哥在下暴风雪,是在“云门”拍摄的(Clou
期刊
私人订制的机器人不懂爱,却足以担当一个优秀的伴侶,陪护终生直到一者死去,一者销毀——这是所有人类的共识。35岁的艾玛想要一个丈夫,于是在定制时赋予他绝对的忠贞、诚实和责任感,以确保将来对自己专心致意寸步不离。出厂时,他睿智幽默,通晓6国语言,高大英俊,身体线条如大卫般优美诱惑。艾玛的设定在他身上孕育出奇妙的化学反应,顾家和老实作为附加属性添进身体,又不失他原本的阳光开朗。艾玛在他身上看见第二任恋人
期刊
如果直截了当地说“中国没有拍过科幻电影”,许多人那肯定是相当不服的:“你把《小太阳》放哪儿?你把《珊瑚岛上的死光》忘掉了?你把《霹雳贝贝》吃了?”……每每谈论到这个话题时,诸如此般的质疑,熊哥不只听到过一次,说实话我还挺感谢那些记得《霹雳贝贝》的朋友,一来这个我在童年还真的看过爱过,二来你没把《巴拉拉小魔仙》算进科幻片,我还是挺欣慰的。  那中国到底拍过科幻电影吗?答案是这个真没有,至少没有你想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