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状态评价——以济宁市为例

来源 :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精确评估两者的状态,对于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进而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济宁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社会农业发展特点,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人均粮食产量等20个指标,利用PSR模型,对于济宁市近10年耕地生态安全和粮食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估。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于特定县域的粮食安全与耕地生态安全状态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济宁市当地粮食安全与耕地生态安全耦合性较低,尤其是耦合协调度极低,两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炒菟丝子炮制工艺,并建立其饮片质量标准。方法以外观性状、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翻动频率,设计正交实验优选炒菟丝子工艺;对炒菟丝子饮片进行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检查水分、灰分;测定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标性成分金丝桃苷含量。结果优选的炒菟丝子工艺为炒制温度(140±10)℃,炒制时间15min,翻动频率(20±5)r/min;质量标准为: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3.0%,金丝桃苷的含量不得低
目的观察滋膵降糖方下调胎球蛋白家族蛋白表达,初步探讨其改善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0只正常饮食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通过高脂饮食喂养8周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第8周行空腹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予0.9%生理盐水0.1ml/10g灌胃,同时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予滋膵降糖方18.741g/kg和二甲双胍混悬液0.103g/kg灌胃,干预4周。第12周行IPGT
在硚口区行知小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已经被转化为有效的学科教学策略,重点围绕课堂教学形态中的师生关系结构、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过程结构,构建了“行一知一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筑了“三小少年”德育课程、陶系课程、研学实践课程三大行知校本课程体系。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奠基“成人”基础,通过个性化学习、拓展性学习,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发展。
本文结合PBL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探讨该教学模式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升教学效果。
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就是继续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的过程。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通过对两个《历史决议》的制定情况、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深度剖析,进一步明确我们党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以及得出对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启迪。
野生动物药作为中药三大来源之一,在中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野生动物药用是我国5000多年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长期抗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历史上为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中药的不断发展和对中药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度捕猎的现象频繁发生,致使野生动物面临濒危的状况。此外,随着野生动物在医学上的应用日益增多,野生动物药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野生动物药用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此从野生动物药用法律现状、野生动物药用资源等方面,总结了野生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大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已是常见现象,这是导致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本文基于一线教学经验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五维一体角度探讨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对策。期望通过本文的观点能增强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对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视,进而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高效的学习。
法理学教材是学生学习重要工具,同时教材的内容对教师的教课也有重大的影响。目前,高校用“马工程”法理学教材越来越多,但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此教材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不足,对师生影响较大。立足于我国法理学发展和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建议“马工程”法理学教材充实教材知识内容,保障师生的授课和学习效率。
2021年5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过2021年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以下2项国家标准获批正式发布:(1)GB/T 13163.2-2021《辐射防护仪器氡及氡子体测量仪第2部分:222Rn和220Rn测量仪的特殊要求》(2021年12月1日实施)。
专业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试点,将“课程思政”扩展到“专业思政”,结合该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各方面,积极探索“专业思政”建设的内容、途径、方法及有效载体,逐步形成“专业思政”建设的有效机制,以期为其他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专业思政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