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改进新课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强化写作效果,通过运用过程教学法,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大大地强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现代外语写作理论,以及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写作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特色三个方面评析了高中英语的一堂写作课。
关键词:过程写作 高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写作是学生语言综合性技能的体现,是学生在综合吸收所学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它是交际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比培养听、说、读三种交际技能的培养更困难,这是由写作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受到学生各种能力的限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外对外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写作教学方法。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最新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地,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也有所提高。
二、英语教学中写作存在的现状问题
国内外语言学界和教育学界多层次、多方位地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各种教学法应运而生。近十年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有三种基本的教学方法被倡导和应用,即“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和“体裁教学法(genre approach)”。
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备受冷落,国内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应用的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成果教学法”,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的最终结果上。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对写作教学的本质认识不足,对教学方法策略也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重视写作教学;(2)重视结果,轻视过程;(3)评改方式单一陈旧;(4)缺乏写作策略。
三、过程写作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过程写作法简介:
20世纪70年代中期,过程写作教学法开始替代传统的成果教学法,它的正式研究则开始于80年代早期。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的认知过程,认为写作是一个循环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多样的写作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准备、提纲、初稿、修改、讨论、再修改、最后定稿的整个写作过程。学生通过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最后能独立成文的教学方法就是过程写作法。
一般来说,过程写作可分为五个阶段:写前准备(prewriting)、初稿(drafting)、反馈(responding)、修改(revising)和定稿(final draft)。这五个阶段不是各自孤立的,是相互渗透,互相作用的。下面是一堂采用过程写作法进行教学的课例。
2. 过程写作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案例: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 Unit 1 Writing。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书写对比观点类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写出好的文章。
教学方法:过程写作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合理运用重要的短语和常用表达;并掌握此类文章的框架和写作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写文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读者意识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
Step One写前准备(prewriting)
写前准备阶段是构思阶段,指写作者根据所布置的作文题收集信息,构思写作内容及方法的阶段。教师通常可以采取一些创作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提问法(questioning)、快速自由写作法(rapid-free writing)、提纲法(outlining)等。
(1)审题。审文体和框架。
(2)头脑风暴。要求学生在两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与之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3)小组讨论。讨论短语句型的表达、连接词和过渡句的运用,以及此类文章的框架等。
(4)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分门别类地在全班进行汇报,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把学生所提供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共同整理并讨论其表达是否恰当。
(5)拟提纲。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整理出作文的大纲,经过全班商讨后再拟出较合理的提纲。
提纲:
Paragraph 1: State the question.
Paragraph 2: Give the ideas that agree with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s.
Paragraph 3: Give the ideas that disagree with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s.
Paragraph 4: Give your opinion.
阐述对比观点类文章的一些常用表达:
Yesterday our class had a debate and discussed whether it is right to….
Those who agreed believed that…
Those who disagreed also…
First… Second… Third…
In my opinion,
Above all,
Step Two初稿(drafting)
学生经过写前阶段的准备和构思,搜集了充足的素材,因此初稿阶段就是将思路转换成文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拟出的提纲进行初稿的写作,要求学生重点关注思路的清晰和行文的流畅,而不是语法的正确和语言的准确。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告知学生,他们不用担心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错误,主要关注的是内容。
Step Three反馈(responding)
反馈是过程写作中的重要环节,过程写作法的成功与否,反馈阶段起着主导作用。通过由教师和学生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就其初稿内容和结构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具体指导,能降低学生的写作焦虑,及时弥补文章中的不足。而同学间的相互商讨则创造了积极、友好的写作气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读者意识,发展他们自我修正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1)学生自评。完成初稿后,学生首先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初稿,思考并写出反馈意见。
(2)同学互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商讨,拿出互评意见。
学生可以参考一些问题,如:
a.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article?
b. Is there a topic sentence? Where is it located?
c. Are the author’s points clearly presented to the readers?
d. Are there any logical connectors?
e. Does the author provide a good conclusion with the ending?
f. As the reader, do you feel satisfied with the ending?
(3)学生将两种建议记录在初稿,以便自己在课余时间完成二稿时借鉴,也可供教师在课堂上检查、把握进展情况。
Step Four修改(revising)
修改是指写作者针对反馈中的意见进行自我反思,优化初稿内容与结构的过程,学生根据反馈建议在课后去完成第二稿。在修改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着眼于如何更好地组织全文的思想内容和观点,安排文章的逻辑和结构,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上。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文章的主题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切题;思路是否清晰;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文体是否恰当;用词是否适当;句型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得体;有无语法错误;有无拼写错误等。在最后定稿前,学生可进行多次修改。除此以外,还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
a.Each sentence and name begins with a capital letter.
b.Every clause(and sentence)has at least one verb and one subject.
c.All verbs use the correct tense for your meaning.
d.Words you have used are in the correct form(verb,noun,adjective,etc.).
e.You have checked the spelling of words you’re not sure about.
f.You have looked up the meanings of words you’re not sure about in a dictionary.
Step Five定稿(final draft)
定稿是写作的最后整理和润色阶段。学生把成稿和写作过程中所做的各种记录、提纲以及初稿、二稿等一并交给教师,教师对作文的总体内容和可读性做出评价,同时还要指出成稿较初稿的改进之处。即使到了最后的定稿评价阶段,仍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完善作文。只要学生对其不满意,都可以再修改以成就一篇高质量的作品。有的学生还发现过些日子后再去修改自己已定稿的作文又会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收获。学生在反馈和修改阶段所体现出的自主性则来自于前几次过程写作教学中的成功体验。通过四次写作教学的训练,我发现学生能积极投入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里去完成写作。教师也能通过对学生作文的个案分析和访谈去发现问题,调整作文指导的重点和方向。总之,教师在实施了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后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其间有一些困难,但在一一解决、顺利完成后,关键还是下一步如何去进行数据分析和反思总结。
四、过程写作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过程写作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学生及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写作态度、写作方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读者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过程写作法”教学中,面对学生活跃的思维,教师可能随时会碰到准备以外的问题,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一教学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此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流露出来的交际意图,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和实践,有时也是一个痛苦的思维过程,要取得进步,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的逐字逐句的批改不仅费时,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需要的是对他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而不是一个严厉的判宫。
五、结束语
过程写作法旨在把教学的注意力从评价、评估学生的作品转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写作过程,揭示了写作的本质和特点,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酝酿、讨论、起草和修改等——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如何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动者。
参考文献
1. 林静蔚. 情感因素在成果教学法和过程写作法中的态势比较 [J]. 新课程学习(教育学术),2009年01期.
2. Zamel V. 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ESL classroom: What we can learn from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J]. TESOL Quarterly, 1976, 10:67-76.
3. 胡轶.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 [D].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关键词:过程写作 高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写作是学生语言综合性技能的体现,是学生在综合吸收所学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的过程,它是交际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比培养听、说、读三种交际技能的培养更困难,这是由写作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受到学生各种能力的限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外对外语写作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写作教学方法。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最新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应地,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也有所提高。
二、英语教学中写作存在的现状问题
国内外语言学界和教育学界多层次、多方位地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各种教学法应运而生。近十年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有三种基本的教学方法被倡导和应用,即“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和“体裁教学法(genre approach)”。
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备受冷落,国内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应用的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成果教学法”,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的最终结果上。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对写作教学的本质认识不足,对教学方法策略也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重视写作教学;(2)重视结果,轻视过程;(3)评改方式单一陈旧;(4)缺乏写作策略。
三、过程写作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过程写作法简介:
20世纪70年代中期,过程写作教学法开始替代传统的成果教学法,它的正式研究则开始于80年代早期。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的认知过程,认为写作是一个循环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写作者通过写作过程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交互活动提高其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多样的写作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准备、提纲、初稿、修改、讨论、再修改、最后定稿的整个写作过程。学生通过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最后能独立成文的教学方法就是过程写作法。
一般来说,过程写作可分为五个阶段:写前准备(prewriting)、初稿(drafting)、反馈(responding)、修改(revising)和定稿(final draft)。这五个阶段不是各自孤立的,是相互渗透,互相作用的。下面是一堂采用过程写作法进行教学的课例。
2. 过程写作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案例: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 Unit 1 Writing。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书写对比观点类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写出好的文章。
教学方法:过程写作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合理运用重要的短语和常用表达;并掌握此类文章的框架和写作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写文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读者意识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
Step One写前准备(prewriting)
写前准备阶段是构思阶段,指写作者根据所布置的作文题收集信息,构思写作内容及方法的阶段。教师通常可以采取一些创作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提问法(questioning)、快速自由写作法(rapid-free writing)、提纲法(outlining)等。
(1)审题。审文体和框架。
(2)头脑风暴。要求学生在两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与之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3)小组讨论。讨论短语句型的表达、连接词和过渡句的运用,以及此类文章的框架等。
(4)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分门别类地在全班进行汇报,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把学生所提供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共同整理并讨论其表达是否恰当。
(5)拟提纲。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整理出作文的大纲,经过全班商讨后再拟出较合理的提纲。
提纲:
Paragraph 1: State the question.
Paragraph 2: Give the ideas that agree with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s.
Paragraph 3: Give the ideas that disagree with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s.
Paragraph 4: Give your opinion.
阐述对比观点类文章的一些常用表达:
Yesterday our class had a debate and discussed whether it is right to….
Those who agreed believed that…
Those who disagreed also…
First… Second… Third…
In my opinion,
Above all,
Step Two初稿(drafting)
学生经过写前阶段的准备和构思,搜集了充足的素材,因此初稿阶段就是将思路转换成文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拟出的提纲进行初稿的写作,要求学生重点关注思路的清晰和行文的流畅,而不是语法的正确和语言的准确。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告知学生,他们不用担心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错误,主要关注的是内容。
Step Three反馈(responding)
反馈是过程写作中的重要环节,过程写作法的成功与否,反馈阶段起着主导作用。通过由教师和学生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就其初稿内容和结构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具体指导,能降低学生的写作焦虑,及时弥补文章中的不足。而同学间的相互商讨则创造了积极、友好的写作气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读者意识,发展他们自我修正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1)学生自评。完成初稿后,学生首先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初稿,思考并写出反馈意见。
(2)同学互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商讨,拿出互评意见。
学生可以参考一些问题,如:
a.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article?
b. Is there a topic sentence? Where is it located?
c. Are the author’s points clearly presented to the readers?
d. Are there any logical connectors?
e. Does the author provide a good conclusion with the ending?
f. As the reader, do you feel satisfied with the ending?
(3)学生将两种建议记录在初稿,以便自己在课余时间完成二稿时借鉴,也可供教师在课堂上检查、把握进展情况。
Step Four修改(revising)
修改是指写作者针对反馈中的意见进行自我反思,优化初稿内容与结构的过程,学生根据反馈建议在课后去完成第二稿。在修改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着眼于如何更好地组织全文的思想内容和观点,安排文章的逻辑和结构,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上。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文章的主题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切题;思路是否清晰;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文体是否恰当;用词是否适当;句型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得体;有无语法错误;有无拼写错误等。在最后定稿前,学生可进行多次修改。除此以外,还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
a.Each sentence and name begins with a capital letter.
b.Every clause(and sentence)has at least one verb and one subject.
c.All verbs use the correct tense for your meaning.
d.Words you have used are in the correct form(verb,noun,adjective,etc.).
e.You have checked the spelling of words you’re not sure about.
f.You have looked up the meanings of words you’re not sure about in a dictionary.
Step Five定稿(final draft)
定稿是写作的最后整理和润色阶段。学生把成稿和写作过程中所做的各种记录、提纲以及初稿、二稿等一并交给教师,教师对作文的总体内容和可读性做出评价,同时还要指出成稿较初稿的改进之处。即使到了最后的定稿评价阶段,仍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完善作文。只要学生对其不满意,都可以再修改以成就一篇高质量的作品。有的学生还发现过些日子后再去修改自己已定稿的作文又会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收获。学生在反馈和修改阶段所体现出的自主性则来自于前几次过程写作教学中的成功体验。通过四次写作教学的训练,我发现学生能积极投入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里去完成写作。教师也能通过对学生作文的个案分析和访谈去发现问题,调整作文指导的重点和方向。总之,教师在实施了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后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其间有一些困难,但在一一解决、顺利完成后,关键还是下一步如何去进行数据分析和反思总结。
四、过程写作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过程写作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学生及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写作态度、写作方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读者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过程写作法”教学中,面对学生活跃的思维,教师可能随时会碰到准备以外的问题,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调整自己去适应这一教学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此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流露出来的交际意图,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和实践,有时也是一个痛苦的思维过程,要取得进步,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的逐字逐句的批改不仅费时,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需要的是对他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而不是一个严厉的判宫。
五、结束语
过程写作法旨在把教学的注意力从评价、评估学生的作品转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写作过程,揭示了写作的本质和特点,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酝酿、讨论、起草和修改等——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如何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动者。
参考文献
1. 林静蔚. 情感因素在成果教学法和过程写作法中的态势比较 [J]. 新课程学习(教育学术),2009年01期.
2. Zamel V. 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ESL classroom: What we can learn from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J]. TESOL Quarterly, 1976, 10:67-76.
3. 胡轶. 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 [D].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