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初探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及高校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学生与高校之间因高校教育管理行为所引发的法律纠纷不断增多,高校作为被告也频频出现在法庭上,但从案件处理结果看可以说是忧喜参半,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在理论界没有明确的定论,虽然民法为学生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救济途径,但在行政法等法律中对学生权益保护的规定却非常有限,尤其是行政法保护途径,更是在学生权益保护的问题上显出了自己的"软弱无力",这就使得学生在寻求法律救济无果而终后往往选择了沉默,尽管也有很多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诉诸法律,但仍有许多法院在应对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处理中,往往以高校不是适格的行政诉讼被告为由不予受理案件,如此情况,导致学生与高校发生矛盾纠纷时,学生的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就成了国内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认定,我国学者的分歧还是非常大的,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观点,如苏万寿认为两者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浙江大学的崔浩副教授认为是行政法律关系,马怀德教授认为两者之间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兼而有之,于亨利认为两者之间是教育法律关系,学者梁京华在其与赵平合作的文章中则认为两者之间是特别权力关系。
  笔者很赞同马怀德教授的提法,即高校与学生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兼有。当高校以民事主体身份出现在两者关系中,"如学校提供各种教学和生活设施,学生可自主选择使用;学生通过支付一定费用来享受社区学生公寓提供一定服务时" [1],此时两者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是平等性特征的民事法律关系;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学校对学生享有特殊的管理权限,如制定校纪校规、纪律处分、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 [2],当高校行使这些法律授予的权力时,高校即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在两者的关系中,此时高校与学生之间就构成行政法律关系。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行政法律关系,因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发生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管理和对学生学籍管理这两个领域中,后者是高校对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高校作为事业组织,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对青年一代进行培养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相关规定,高校经过法律法规授权后可以对学生行使一系列教育管理权力,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进行奖励和处分等,这些权力的权威性不容质疑,并且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这些权力的行使不仅确保对学生教育培养目的的实现,更是高校行政工作的重心。
  当高校与学生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时,实际上是高校"承担着法律法规规定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这种由教育保护义务产生的监管责任直接针对的是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属于民事权利。当学校由于教育管理的疏漏,造成学生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而发生的纠纷时,就属于民事损害赔偿纠纷" [3]。针对此类纠纷,学生可以通过诉讼渠道和非诉讼渠道保护自己的权益,诉讼渠道是指当此类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的,学生可以通过提出民事诉讼程序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非诉讼渠道主要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教育系统内的调解委员会主张自己的权益,并通过校内调解的方式更快的解决纠纷。从当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中,学生的权益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民法救济途径得到切实的保护。
  而当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在高校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教育行政管理职权侵犯学生权益时,我国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却不尽如人意。从田永案开始,高校被陆续推上了被告席:2000年刘兵诉天津市轻工业学院开除学籍处分案、2001年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2002年重庆某高校女学生因在校其间怀孕而被学校勒令退学案、2005年天津师范大学女生张某在学院组织的考试中因作弊而被校方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案等,在这些案件的处理中,"许多法院在面对高校与学生的纠纷时,往往以学校是事业单位,不是适格的行政诉讼被告为由不予受理。有时即使受理了也因教育纠纷的特殊性或无法找到判决所需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规范而束手无策。因而学生在面对学校侵权、违约或不公正对待时往往选择了沉默,使学生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充分、及时的保护" [4]。案件的处理结果不仅反映了目前我国行政法对学生权益保护的匮乏,同时更令人对学生权益的保护状况担忧,因此,笔者也将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针对我国行政法对学生权益的保护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2]赵学云.学生与学校纠纷的法律关系及其权利救济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71.
  [3]王景斌,赵学云,顾影.论教育纠纷的法律关系及法律救济[J].高教研究,2006(4):88.
  [4]刘鸣禹,王景斌.教育纠纷的法律属性及解决机制[J].长白学刊,2006(5):46.
其他文献
一、前言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经过5年多的努力,农村的供电能力及质量明显的得到了提高。但从总体的农村电力水平上看,农村的电网结构还很薄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加强农村电力建设将是一项长远的任务,它关系到电力事业及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国家电网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
期刊
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浪潮,正在多方面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并且随着电网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也打破了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财务集约化管理成为必然。随着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的应用不断更新,企业更强调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财务管理手段日趋程序化,管理效率不断提高,这些变化将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问题迫在眉睫。  一、电网企业财务
期刊
一、概述  峡口电站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内的江山港上游,峡口镇内峡里自然村,距江山市区约42公里。水库大坝为开敞式埋石砼重力坝,坝高46m,坝顶长286m,坝顶溢洪堰堰顶高程237.00m,集雨面积399.3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856.6mm,多年平均经流总量5.19×108m3,水库正常库容468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等功能的水库。电站现总装机容量为14000KW。厂
期刊
森林结构决定了森林质量和功能,更关系到林业经营的开展。把握50多年间结构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对于研究林业生产和改进林业政策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本文主要通过7次森林清查的相关数据,较系统的分析我国的森林资源概况,有研究意义。  一、数据来源  历年的《林业统计年鉴》和《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是获取比较可靠森林资源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的森林资源清查的理论指导和清查技术的发展,统计口径逐渐统一,统计范围
期刊
不可否认,政治动员机制是中国特色的执政经验与传统,在新时期依然是政府的重要优势,有效的政治动员治理在各类公共危机管理中成效显著,于政治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地方政府立足于自身特殊的效用目标,在中央政府下放的自主权的基础上,运用自身资源不断突破政府间权力配置以及中央政策的限制,在常规行政中不断强化政治动员机制,形成了地方政府特有的政治动员治理方式,不可避免地给地方政府运行机制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影
期刊
一、概述  电力调度交换机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安全可靠的通信通道成为生产调度指挥、上下级通信联络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安全可靠的输入电源是通信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  惠州蓄能水电厂Hipath4000 V3.0 程控调度交换机承担惠蓄电站A厂房、B厂房、开关站及上下库生产调度指挥、上下级通信联络的通信设备,因多种历史原因,调度交换机原来一直使用单路交流电源供电,根据南方电网调通【2008】9
期刊
近年来,"钉子户","野蛮拆迁"频上媒体头条,2010年1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又引发了各界对拆迁问题讨论的热潮。可以说,在我国拆迁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它成为事关民生、和谐社会构建和政府形象、法治进程的大事。作为法律学习者,本文拟就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的一些问题做一浅显分析。  一、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法律关系  对
期刊
一、前言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勘测技术工作内容深度规定(水文气象)》较高压、超高压线路工程技术规定,除增加了部分工作内容外,对跨越河流杆塔局部冲刷计算、设计风速等水文气象条件提高了设计等级,特别强调了山区线路边坡、冲沟洪水冲刷影响。区分和判别沟谷性质是线路工程确定立塔位置以及杆塔基础是否采取工程措施的前提条件。南方山区河流、水库、湖区等水体众多,水汽丰沛,在不同的地形影响下,各种气象要素分布
期刊
随着我国和平崛起,研究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继北京2008奥运会后又一个中西文化交流重要契机的上海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上海实力和形象的一个平台,更是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大舞台,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机遇。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期刊
在2010年世界20家顶级足球俱乐部价值排行榜中,曼联队以18.35亿美元(11.9亿英镑)的总价值排名榜首[1]。  体育产业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迅猛,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拥有数十亿观众的足球,具有其他运动无可比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体育品牌  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