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后肢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最佳效应模式.方法 雄性SD成年大鼠70只,体重200~300 g,清洁二级.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取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叠加效应组、延迟效应组、快速效应组和对照组(n=10).在持续缺血前均给予不同的IPC或无预处理,观察大鼠实验侧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后的血清酶(GOT、LDH、MDA、SOD)变化,并观察电生理以及超微结构改变.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研究结果 获得的最佳效应模式为基础,取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1次循环组、2次循环组、3次循环组,于持续缺血前分别给予1、2、3次循环预处理,观察指标与第一部分相同.结果 第一部分结果:叠加效应组、延迟效应组和快速效应组GOT、LDH、MDA、SOD含量,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叠加效应组优于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结果:以叠加效应作为最佳效应模式,1次循环组的血清酶学变化、电生理检测及超微结构观察均较2、3次循环组差,其中GOT、LDH、MDA、SOD含量,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C可保护周围神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叠加效应要优于单一的保护效应,3次预处理与2次预处理所产生的保护作用均优于1次预处理所产生的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超促排卵方案,黄体支持补充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如何有效运用拮抗剂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比PET-CT及CT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分期的准确度,评价其在纵隔淋巴结清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得到最终病理确诊的34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以病理结果对PET-CT
目的观察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和顺铂(DDP)在体外对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COC1/DDP凋亡的影响,探讨Evn-50提高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COC1/DDP对DDP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提出了适合长绒棉生育特点的抗性获得性遗传定向选择技术,并在长绒棉品种抗病性改良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研究发现,遗传背景简单的品种比遗传背景复杂的品种抗病性改良难度大
为确定鸡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特点,对自然发病和人工发病轮状病毒感染鸡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特征性的病理剖检变化为肠黏膜脱落出血,呈卡他性炎症表现.特征性
目的 了解猪在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中的作用。方法 用RT 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GEM 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 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α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
通过分析陇东塬区冬小麦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以及决定越冬土壤水分损耗的关键气象要素,指出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收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越冬期土壤水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稀植高氮与密植中氮两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籽粒充实度与源库结构关系.结果表明,源库比是影响籽粒充实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影响中、下部籽粒,对
通过2年调查和饲养观察,蔗扁蛾在杭州危害的植物达12科27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巴西木,危害率为44.3%(8.3%~85.7%),其次是发财树,株危害率为39.6%(7%~81.6%),有的花圃达100%,
简要介绍了反胶束的结构和基本性质,总结了较为常用的反胶束体系。重点综述了反胶束技术的应用进展,阐述了反胶束萃取技术及反胶束在制备纳米材料和酶促反应等方面的应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