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开普敦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普敦是南非最美的城市,在这里欧洲文化的痕迹很重。开普敦虽然是南非的立法首都,但没有因此变得严肃,相反倒是一个迷人的度假城市。
  
  城市:世界的缩影
  
  17世纪之后,那些从欧洲出海,经过长时间的单调航行后首次踏上开普敦码头的远洋者,都会惊讶地发现在原始的非洲大陆顶端,居然有这么一个色彩迷离的繁华都市,是欧洲味的,是非洲味的,也是亚洲味的。这谜一样的特点化为桌山上一块石刻告示牌上的一句话,它说,开普敦是“一个包含了整个世界的城市” 。
  


  所有的异质在开普敦都不成为异质,都是它的一部分或终将成为它的一部分。而除了人种、文化上的复合性,而今的开普敦在时态上也纵含了几个世纪。前现代的与纯商业社会格格不入的多种生活形态在开普敦十分盛行:大量的杂耍艺人、流浪艺人、码头艺术家、无所事事的漂泊者和逍遥乞丐,流动在城市的街巷角落。气势恢宏的市政大厅前的广场像17世纪的欧洲交易广场,嘈杂热闹,人声鼎沸,小摊贩、闲逛者、杂耍者、游客、乞丐、掮客、骗子、小偷……都云集于此。开普敦是每一个人的流动的盛宴,是所有在生活情趣、理想、原则和方式上大相径庭的人共同的天堂。
  开普敦意味着,不论你从哪来,又将到哪去,不论你是富是穷,身份如何信仰什么,只要愿意,谁都能在此找到享受生活的理由。这个世俗乐园般的城市绝不是,也大概永远不会成为专为某一类人准备的一桌好饭菜;它的魔球为每一个人旋转。
  与其在开普敦寻觅奇迹,不如在这里亲吻生活。当然前提是注意安全。经验之谈是,在开普敦漫步游玩一定要随身带上钱包和机智,然后才是细嚼慢咽地享受这个城市。
  有个说法是,在开普敦能吃到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饭菜。这话应和了那个众所周知的定见:开普敦有着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人或他们的后裔;同时它暗带了另一层含义,即:一个人不出开普敦,也能领略整个世界的杂风异俗。在这里买到非洲各个国家的工艺品更是不足为怪。另一方面,在任何一种主题上,开普敦都难以找出主流,它提供的总是杂色拼盘,是兼容性,是现代与原始、东方与西方、雅致与粗犷、贵与贱、美与丑共冶一炉后呈现出来的五光十色。想在这个地方感受某种绝对色调的愿望,肯定是要受到挫败。就像开普敦的市政大厅以建筑而言,古老雄壮,而它面前的自由广场一到傍晚,人群散尽车辆开走之后,露出的准是塑料袋和碎纸片横飞,一片狼藉。
  所以,喜欢和不喜欢开普敦的人都能说出一串十分可理解的理由。
  
  街道:混成的趣味
  
  开普敦的都市滋味,正如每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而幸运地未遭战争破坏的都市,散布于它的老街老店老建筑。
  长街是最长的老街,全长3.8公里。这条街道为众多外国旅行者迷恋,它有密密匝匝的咖啡吧、古玩和工艺品商店,多样性建筑和热闹非凡的夜生活,也因为坐落其上的众多旅馆特别是三家背包族旅馆,给这条街绵绵不绝地运送着活动气息和更为芜杂的异域情调。
  长街两边的建筑是风格的混成品。枣红色的画满巨幅非洲墙画的餐馆几步之外,便是雕栏画栋的西亚式样的旅馆;覆盖在墨绿色爬墙草下的欧式裸砖建筑左右,毗连着童话味盎然的老房子、花哨的店墙以及衰暗的旧楼。教堂的细尖顶移步可见。街道两边的廊柱撑起一排排带围栏的露台,露台上搁着咖啡吧的木椅和阳伞,餐馆的方桌,工艺品店的木头雕像和面具。站在街上猛一抬头,眼里的景象是对面二楼露台上立着的一群或粗或细、张牙舞爪的木头人。
  长街的趣味不仅在于大有可把玩或出人意表的细节,比如橱窗店的雕塑,有个咖啡馆的拱门门首,悬立着真人大小的列宁雕像;此外还在于它连着另一些滋味十足的街道。其中一条宽绰的短街,红砖铺地,光秃秃的树木长在街心,街首为一个小型露天古玩市场。每天一早,真假古董古玩被摊主在长桌上摆出,街边的咖啡餐馆也在此时将桌椅放到街心,紧挨古董桌。
  


  走过维多利亚女王街到公司花园的一路上,都大有景致可玩味。古意浓厚的高等法院、市立图书馆站在安静的街边。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会庆幸选择了用步行感受开普敦的方式。开普敦总是与中规中矩背道而驰,一些耐人寻味、细工慢活出来的老建筑,被难看的现代快餐式房子紧密倚靠,散发出某种怪里怪气,而这个城市却坦然并不介意。
  公司花园,即东印度公司花园。这个花园的一部分,和市政大厅附近的城堡的某些部分,是开普敦最古老的雏形。园里一些老树已有300多岁高龄。当年的远洋气息已然褪色,这里早已不单是海员们的休憩地,更是一个雅致漂亮的公共花园,不过航海遗迹与纪念物却留在园中,供喜欢过去时代的人追想与缅怀。围绕公司花园的有南非博物馆,前议会院和政府大道,由此也可见这个花园的当年和现在的重要地位。
  明暗对照强烈的是圣乔治商业街。这条街上的老建筑最有气势,欧洲味十足,大石块垒出的厚墙,拱门弧窗上的人像和图腾石雕,木板护窗,处处体现出耐性与精心,也让人感受得到某种老派的原则与姿态。是坚定的,或曰顽固的。
  沉重的建筑在这条街上对峙,开普敦的阳光似乎只在空中飞舞而落不到街面,蓝天成为头顶上的一条窄河。时间在这里也变得滞重。于是不由自主要深吸一口气。
  
  桌山:神仙的餐桌
  
  从外形上说,开普敦如同铺在桌山脚下的一块环状地毯。
  桌山,得名于它状如巨大餐桌的形状。刀削般的宽阔岩石平顶,不仅使桌山成为地球上山峦的独一无二者,也使它被视为开普敦得天独厚的一个天然象征:上帝都将神仙的餐桌安置于此,这里条件和环境的优越何需置疑!
  桌山高海拔仅1000米,却早在喜玛拉雅和落基山脉成形前,就已经从大海下面崛起。历史的能量凝聚在岩石中,桌山腰部以上,尽是赤裸嶙峋的巨石,岩石相摞排列成环山绝壁,那垂直的石壁和山中众多的深壑,使桌山显得险峻神秘。
  开普敦人把桌山视为福神。到开普敦的人也没有不去桌山的。山上的平顶可作两三个小时的徒步旅行。和朋友上了桌山,大半天的时间从平顶淌走。从不同的方向俯瞰开普敦城、眺望好望角、看大西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交汇、观赏开普半岛和近处的狮头山、寻找海雾中的罗本岛——曼德拉在那里被关押了27年,看云看天,都是惬意的事。
  滨水码头在桌山上看得很清楚。这个码头是乐园中的乐园,沸腾、喧闹,温度在100度之上,到处亮闪闪,讨生活和寻快乐的各色人等充斥码头。游人来自世界各地,而人们到这来也不全是为了登船去罗本岛,有时就为闲坐、吃饭、逛店,感受人气。滨水码头简直是一个无可替代之地。
  


  几乎不论在哪个位置,眼前都画面丰富,进港的船只,近在眼前的桌山,来来往往的游人,水鸟,不同肤色种族的江湖艺人,码头音乐家露天伴奏。吃完了把零钱放到他们脚前的盒子里,不拘多少。
  码头卖艺的艺人从小孩到老人、从白人到黑人都有。有几个穿祖鲁族兽皮衣的小孩十分鬼机灵,颇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哪里人多他们就跑到哪,摆下装钱的纸盒,马上拉开场子,拍手鼓翻跟斗,踢腿腾挪口中呐喊,游人一少他们也就跟着消失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