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电气安装是重中之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建筑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本文将从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入手,总结了一些质量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及处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 施工 质量 防治
一、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电气施工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建筑电气施工如果存在安全隐患,讲给建筑结构带来重大影响,
例如,配线管敷设深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利于建筑结构保持;将配电箱预留在楼梯梁下的承重墙上,承重墙局部承压能力不够,形成质量隐患;安装吊灯时误破坏空心板的主筋结构,给主体工程带来危害;混凝土楼板沿电线管方向敷设不当,导致楼板出现方向裂纹等。
2.影响建筑物墙体承载力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对墙体承载力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剔槽埋管,对于一些电气预埋不到位的情况,常采取剔槽埋管来进行补救 ,剔槽埋管如果实施不当,出现剔槽边缘不整齐、斜开槽等不规范等情况 ,将对墙体承载力带来较大影响。
3.影响墙体外观和功能
配线管敷设不符合规范、配线颜色混乱、接线盒预埋不到位、墙上的插座高度不宜、开关安装不对称 、剔槽埋管导致墙体的平整度被破坏等,不仅破坏了墙体的外观,还影响到用户的使用,造成功能上的影响。
4.影响居住安全
敷设线管时强弱电之间的距离不够、配电箱体无接地或接地汇流排规格不够、室内导线的线径不符合规范要求、配电导线绝缘不到位有接头外露等,可能给居民人身安全带来威胁;配电箱、开关 、插座等设置在可燃材料上,或是电气设计的负荷裕度不够、开关或导线压接松动、接触电阻过大、输电线路的上下级漏电开关的动作没有选择性等,还可能带来火灾隐患。
做好电气工程施工 ,对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居住舒适度、保障居住安全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有必要研究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并及时进行防治和预控。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1.电气进户管的质量通病
在施工过程中,采购人员用薄壁钢管代替厚壁钢管,管理人员未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要求,监理人员对材料的进出场控制工作不到位等,这些都将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
成影响,直接造成电气进户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与实际要求不符,进户管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当。
2.防雷接地操作的质量通病
操作人员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对操作技能不熟悉,再加上缺少责任感,很容易导致工作中出现问题。例如:防雷引下线处理不当,压环现象严重,在避雷网搭接处也经常出现问题,如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以及避雷网上的焊接处没有做防锈处理,有焊渣残留,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际施工中对搭接钢筋有一定的要求,但有些单位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不负责任地将对头焊接的主钢筋直接作为防雷引下线。
3.电线管敷设的质量通病
电线管重叠现象严重,缺少规范性,与实际要求不符;多根电线管合并;电线管埋墙深度不够,管子遭受破坏而变形,出现死弯、皱折、凹陷等质量问题;电线管不能顺利通过配电箱,外露长度超出规范标准;管口不规范,长度不统一管口未进行紧固处理;PVC预埋时对管口用手钳夹扁代替用塞头堵塞。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通常是施工人员缺少责任心,对相关的法律规范知识了解甚微,管理人员工作疏忽,缺少专业技术上的配合。
4. 二次配线存在的质量通病
配电导线的颜色达不到相应要求,配线颜色混乱;配线的接线、连接以及绝缘处理不到
位、接地的端子没有标号;导线裸露面积太大、配线余量预留不足、接地不可靠;电压等级不同的导线穿在同一金属管内,而且线管内存有接头 ,处理不当等。
三、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范
1.电气进户管
严格控制采购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检验,强化采购人员的法律规范意识,监理人员尽职尽责,保证钢管质量,禁止使用薄壁钢管;做好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保证预埋管深度,对预埋钢管弯头处理禁止使用焊接和烧焊方式,应严格遵守实际规范要求使用弯管机。要检查是否存在裂缝或明显凹痕现象,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派专业的防水技术人员做好防水工作。
2.防雷接地
必须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上岗要求,强化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发现存在问题焊缝及时处理,并注意不留有焊渣,做好防锈处理;严格遵守的相关规定。不仅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时,保障金属物顶端和防雷装置连接,在投入使用后还要定期的进行检查,防止静电带给的隐患。
3.电线管敷设
电线管重叠的质量通病通常发生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做预防处理时可以考虑加厚公共走道楼板,这样就可以将大部分的电线管隐藏起来。现场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也要注意避免在相同位置叠放;如果电线层并排紧密排列,在实际施工中分开时将会产生麻烦,这时可以利用一些小块水泥来分隔;将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控制在管外径的10倍以外,弯曲处理时必须使用弯管机或煨弯器等,做好表面光滑处理;将电线管进入配电箱外露长度控制在3~5 mm之间,做好管口的紧固处理;PVC电线管预埋时,用塞头堵塞并用胶带固定。
4.二次配线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技术,将导线的颜色做好规范标示;民用住宅的电气配线,相关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电气常识,通常来讲,可以将三相配电工程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区分,单相导线选用红色较适宜,而零线则可以用蓝色标注,PE保护线必须要用绿黄双色导线;对于民用的照明配电箱板,PE保护线与零线则应在汇流上相接,严禁将多根导线用铜接头接在一起。
建筑电气工程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施 工、电气、安全等各个环节,针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总结施工经验和教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对提升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王熙鸿.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筑电气专刊,2006,4
[2]李志刚.浅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与防治[J]山西建筑,2011,23
[3]张树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3
[4]王家光,张东升,田亚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J].安徽建筑,2011,26
[5]郝强.浅谈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关键词】电气工程 施工 质量 防治
一、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电气施工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建筑电气施工如果存在安全隐患,讲给建筑结构带来重大影响,
例如,配线管敷设深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利于建筑结构保持;将配电箱预留在楼梯梁下的承重墙上,承重墙局部承压能力不够,形成质量隐患;安装吊灯时误破坏空心板的主筋结构,给主体工程带来危害;混凝土楼板沿电线管方向敷设不当,导致楼板出现方向裂纹等。
2.影响建筑物墙体承载力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对墙体承载力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剔槽埋管,对于一些电气预埋不到位的情况,常采取剔槽埋管来进行补救 ,剔槽埋管如果实施不当,出现剔槽边缘不整齐、斜开槽等不规范等情况 ,将对墙体承载力带来较大影响。
3.影响墙体外观和功能
配线管敷设不符合规范、配线颜色混乱、接线盒预埋不到位、墙上的插座高度不宜、开关安装不对称 、剔槽埋管导致墙体的平整度被破坏等,不仅破坏了墙体的外观,还影响到用户的使用,造成功能上的影响。
4.影响居住安全
敷设线管时强弱电之间的距离不够、配电箱体无接地或接地汇流排规格不够、室内导线的线径不符合规范要求、配电导线绝缘不到位有接头外露等,可能给居民人身安全带来威胁;配电箱、开关 、插座等设置在可燃材料上,或是电气设计的负荷裕度不够、开关或导线压接松动、接触电阻过大、输电线路的上下级漏电开关的动作没有选择性等,还可能带来火灾隐患。
做好电气工程施工 ,对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居住舒适度、保障居住安全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有必要研究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并及时进行防治和预控。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1.电气进户管的质量通病
在施工过程中,采购人员用薄壁钢管代替厚壁钢管,管理人员未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要求,监理人员对材料的进出场控制工作不到位等,这些都将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
成影响,直接造成电气进户管预埋深度不够,位置与实际要求不符,进户管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处理不当。
2.防雷接地操作的质量通病
操作人员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对操作技能不熟悉,再加上缺少责任感,很容易导致工作中出现问题。例如:防雷引下线处理不当,压环现象严重,在避雷网搭接处也经常出现问题,如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以及避雷网上的焊接处没有做防锈处理,有焊渣残留,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际施工中对搭接钢筋有一定的要求,但有些单位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不负责任地将对头焊接的主钢筋直接作为防雷引下线。
3.电线管敷设的质量通病
电线管重叠现象严重,缺少规范性,与实际要求不符;多根电线管合并;电线管埋墙深度不够,管子遭受破坏而变形,出现死弯、皱折、凹陷等质量问题;电线管不能顺利通过配电箱,外露长度超出规范标准;管口不规范,长度不统一管口未进行紧固处理;PVC预埋时对管口用手钳夹扁代替用塞头堵塞。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通常是施工人员缺少责任心,对相关的法律规范知识了解甚微,管理人员工作疏忽,缺少专业技术上的配合。
4. 二次配线存在的质量通病
配电导线的颜色达不到相应要求,配线颜色混乱;配线的接线、连接以及绝缘处理不到
位、接地的端子没有标号;导线裸露面积太大、配线余量预留不足、接地不可靠;电压等级不同的导线穿在同一金属管内,而且线管内存有接头 ,处理不当等。
三、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范
1.电气进户管
严格控制采购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检验,强化采购人员的法律规范意识,监理人员尽职尽责,保证钢管质量,禁止使用薄壁钢管;做好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保证预埋管深度,对预埋钢管弯头处理禁止使用焊接和烧焊方式,应严格遵守实际规范要求使用弯管机。要检查是否存在裂缝或明显凹痕现象,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派专业的防水技术人员做好防水工作。
2.防雷接地
必须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上岗要求,强化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发现存在问题焊缝及时处理,并注意不留有焊渣,做好防锈处理;严格遵守的相关规定。不仅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时,保障金属物顶端和防雷装置连接,在投入使用后还要定期的进行检查,防止静电带给的隐患。
3.电线管敷设
电线管重叠的质量通病通常发生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做预防处理时可以考虑加厚公共走道楼板,这样就可以将大部分的电线管隐藏起来。现场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也要注意避免在相同位置叠放;如果电线层并排紧密排列,在实际施工中分开时将会产生麻烦,这时可以利用一些小块水泥来分隔;将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控制在管外径的10倍以外,弯曲处理时必须使用弯管机或煨弯器等,做好表面光滑处理;将电线管进入配电箱外露长度控制在3~5 mm之间,做好管口的紧固处理;PVC电线管预埋时,用塞头堵塞并用胶带固定。
4.二次配线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技术,将导线的颜色做好规范标示;民用住宅的电气配线,相关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电气常识,通常来讲,可以将三相配电工程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区分,单相导线选用红色较适宜,而零线则可以用蓝色标注,PE保护线必须要用绿黄双色导线;对于民用的照明配电箱板,PE保护线与零线则应在汇流上相接,严禁将多根导线用铜接头接在一起。
建筑电气工程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施 工、电气、安全等各个环节,针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总结施工经验和教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对提升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王熙鸿.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筑电气专刊,2006,4
[2]李志刚.浅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与防治[J]山西建筑,2011,23
[3]张树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3
[4]王家光,张东升,田亚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J].安徽建筑,2011,26
[5]郝强.浅谈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