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冗余容错分析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ath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冗余容错设计的特点分析及研究,得出冗余容错设计应用;并总结其影响规律。
  【关键词】冗余容错设计 故障率 静态冗余系统
  0前言
  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础,硬件容错技术主要是利用多份硬件来实现的,即是利用冗余来实现容错。并且硬件冗余的级别越低,故障率降低的效果越好,但增加了故障检测和电路设计的困难。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有静态冗余、动态冗余和混合冗余等模式。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冗余容错设计
  1.1电路级冗余设计
  1. 2静态冗余系统
  静态冗余是指冗余结构相对固定,不随发生故障的情况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冗余形式。静态硬件冗余的工作形式是将发生的故障加以隐蔽,来达到防止故障造成差错的目的。静态冗余的原理就是通过表决的形式来决定掩蔽发生的故障。静态冗余模块是系统运行时必要的组成部分,模块在工作时全部参与运行,即多个模块执行相同的功能,表决器通过多数一致原则输出分析结果以达到隐蔽故障的目的。静态硬件冗余的形式通常是三模冗余。即三个相同的模块接收共同相同的输入并将产生各自的结果,送至表决器。表决器的输出则取决于模块输入结果。即如果有一个模块故障,另两个模块正常,则正常模块的输出可将故障模块的输出屏蔽,以达到防止故障造成差错的目的。
  1.3动态冗余系统
  动态硬件冗余系统是由若干相同模块共同组成的,以故障检测及系统恢复等方式来达到容错的一种硬件冗余系统。动态硬件冗余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冗余结构是随故障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动态硬件冗余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模块重组并恢复正常运行;因此动态硬件冗余系统是允许故障产生差错,但避免差错产生失效。
  动态硬件冗余有备份替换和双机比较两种主要工作方式。
  1.4混合冗余系统
  混合冗余系统的实质就是将静态冗余系统和动态冗余系统结合起来。通常,混合冗余系统由静态冗余的TMR核心模块、备份模块、表决机构等组成,并由切换机构确保静态冗余的TMR核心的完整性,即当TMR核心模块中有一个发生故障,立即以无故障的备份模块取代。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冗余容错设计分析
  在电路级冗余设计中,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开路故障率比短路故障率小时,以先串后并结构为好,反之以先并后串结构为好。
  静态静态冗余系统中,以三模冗余系统与单模系统可靠度的关系为例。三模表决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单模系统的5/6,那么,我们把两者的可靠性曲线一起绘于图1。由图可见,当Rt>0.5时,三模系统的可靠度高于单模系统,当R(t)<0.5时,三模表决系统的可靠度反而降低了。因而可得:只有当单模系统的可靠性比较高时,所构成的多模表决系统才能有比单模系统更高的可靠度。
  动态冗余系统由于系统恢复使用某种重组技术,,系统的冗余结构将随故障情况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种技术不防止故障产生差错,但防止差错产生失效。
  在混合冗余系统中,当不一致检测器检测TMR模块中有一个模块的输出结果与表决机构的输出结果不一致时,则系统将该模块切换,并用备份模块予以替换。只要有多数模块输出正确,则表决机构的输出就是正确的。备用模块是TMR模块输出结果不一致时替换TMR模块,直至备用模块全部用完,所以备份模块的数量的越多,混合冗余系统的可靠性也就越高。由上可知,混合冗余系统利用其自身结构有效地使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并延长了其无故障运行时间。
  3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电路级冗余容错设计中,应根据其短路故障概率及开路故障概率来判断其容错设计型式。静态冗余系统中,只有当单模系统的可靠性比较高时,所构成的多模表决系统才能有比单模系统更高的可靠度。动态冗余系统则需注意其适用范围。混合冗余系统则有较高的无故障运行时间。
  参考文献:
  [1] 卓兴中. EMP 效应下计算机容错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 周东华,叶银忠著,现代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计算机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中都可以见到,它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计算机故障。计算机故障有着多种多样的种类,如果有故障出现,需要及时的进行维护,促使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得到恢复。本文简要分析了新环境下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公司产品品种及设备机型的增加,辅料品种越来越复杂,辅料供应商越来越多,导致辅料上机适应性管理混乱,且不能满足公司精益生产的管理需求。通过建立辅料上机适应性反馈系统,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基础管理、整合多方能力,可达到提高辅料上机适应性、降低辅料消耗的目的。  【关键词】上机适应性 降低消耗 供应商评价 精益生产  1 引言  我公司原有辅料适应性管理采用电子文档、共享文件夹的管理方式,存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汽车的作用和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也开始更加重视车载监控系统。而本文则主要介绍了一种GPS_GPRS定位系统车载终端的应用设计和实现。  【关键词】GPS_GPRS定位系统 车载终端 应用设计 实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在人们的平时出行中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安全人们也开始变得更加重
期刊
【摘 要】在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为例,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分析论述了项目管理对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重要性,利用以前的项目总结经验对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进行优化。  【关键词】信息系统集成 项目管理 项目总结经验  一、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涵义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来实现项目要求。项目管理是一般管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在项目管理中的
期刊
【摘 要】传统的“两表式”电力巡检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而GPRS技术与电力巡检工作的结合为电力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本文讨论了基于GPRS技术的实时电力线路的智能巡检系统的优势与结构,对其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GPRS 电力线路 智能巡检  1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安全运行维系着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转,它的运行的稳定性甚至关联着国家的安全。但是,因为有大
期刊
【摘 要】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大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但是,它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物联网因其自身固有的脆弱性,在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都存在多种被攻击的可能。  【关键词】物联网 网络攻击技术 网络对抗  物联网的出现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大概念,主要实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
期刊
【摘 要】ZigBee是一种新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采用2.4Ghz波段,基本速率为250Kbps,传输范围室内可达75米,具有高可靠性、低功耗、低部署成本的优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于拥有多台电梯的楼宇的新型数据传输方案。即将集成ZigBee信号收发模块的前端机部署在各电梯机房,作为ZigBee节点,然后在大楼内便于接入有线以太网的地方布置ZigBee协调器与网关,最后监控中心的计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 发展 问题与对策  电子信息技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之一,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展现的综合窗口。当下,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推动着我国各项工业生产水平高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覆盖面特别大,这也决定了该技术的复杂性
期刊
【摘 要】铁路信号控制领域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技术设备就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现在,以集中式控制方式为主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是我国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方式有很多的缺陷,一旦关键部位发生故障其波及面及会特别大,有可能造成整个系统都处于瘫痪之中。系统中始终存在着大量的继电器和信号电缆,系统的安全始终存在隐患。目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都在飞速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也呈现智能化发
期刊
【摘 要】目前火力发电厂广泛应用集中控制系统进行协调管理,有关阀位模拟信号与开关调试情况基本得到明确掌握,此类测点与DCS相关部件距离较远,细化的热控导线、信号电缆多少会受到电磁波影响,使得某类信号产生畸变,特定参数控制力度不佳,违背机组管理可持续发展标准。本文主要结合发电厂内部集散管理干扰源位置进行细致解析,同时将细化问题提炼完全,为后期制定科学管制方案奠定适应基础。  【关键词】DCS;干扰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