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尺巷位于“桐城派”的故乡——今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由鹅卵石铺就。
  六尺巷是一个著名的典故。清代中期,出身安徽桐城的当朝宰相张英,素来注重修身养性,颇得他人的喜欢和尊重。同时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官时,把母亲安顿在家乡,并经常回家探望。张英在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时,发现家中的房子有些破败,就让家人起屋造房,准备整修一番。安排好一切后,他又回到了京城。
  邻居吴家也是名门望族。很巧的是,吳家也正打算扩建房屋,并想占用两家中间的一块地方。而且,因时间久远,两家都认为这块宅基地都是自己祖上基业,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张家开始挖地基时,吴家就派人在后面用土填上;吴家打算动工、拿尺子去量那块地,张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夺走。两家为此多次争吵、相持不下,有几次险些动武,最终将官司打到县衙。县官却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希望他马上回家处理这件事情。张英看罢来信,不急不躁,抖起如椽大笔写下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封好后派人迅速送回。
  张老夫人满以为儿子会回来为自家争夺那块地皮,没想到左等右等只盼回了一封回信。张母看完信后,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为了三尺地既伤了两家和气又气坏了自己的身体,更何况,如真大动干戈,对双方来说,都不是赢家,这样太不值得了。老夫人想明白了,立即主动把墙退后三尺。邻居见状,也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并且登门道歉。这样一来,以前两家争夺的三尺地反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件事很快被当地人传颂,引为美谈,并且给这条巷子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六尺巷。康熙皇帝很是赞赏张英的这种谦让和淡泊的处事态度,并赐给张英一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在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给他的最高褒奖。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流传。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了。“六尺巷”典故,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责任编辑:梁齐勇
其他文献
习近平同志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对于经常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一线干部而言,走好群众路线,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应努力既注重个人修为,更注重方式方法,既要着眼大局,又要重情重义,创造性地实践好党的群众路线。  强化党性意识,讲历史、重危机。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要的是强化党性意识,并将这种强
从重庆白公馆大屠杀中侥幸脱险的罗广斌,于1949年12月25日上交给中共重庆市委一份《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这份报告第七部分的主要内容为《狱中意见》,即“狱中八条”,是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烈士们,在直面死亡的最后关头,用生命和鲜血为我党写就的真诚告诫。  1948年4月,重庆发生了《挺进报》事件,几个身居领导职位的叛徒出卖了200多名党员干部,其中100多人被捕牺牲。鉴于重庆
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了办公从手动到自动化的改进,同时也带来了档案从纸质到电子的发展.电子档案的异军突起对档案信息的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