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将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目前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研究如何将教学从“语法教学”向“语块教学”转变,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的语块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块 语块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 对比分析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实现此目的,教师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语言的整体性分割开来,注重单个单词与单词义项的讲授,因此收效甚微。
  独立学院的学生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又拥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入学成绩较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基础也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都采取简单背诵单词、语法的机械式方法,从历次期末考试成绩中可以看出,及格率依然偏低,足以证明这样的学习方法收效不大。因此,为了提出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模式,各位任课老师都在积极探索中,但语块作为英语句子及文章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提出了基于语块的英语教学模式,这个新思路主张传统教学应从“语法教学”到“语块教学”转变(王立非 2007),前者是rule-based学习模式,而后者是example-based学习方法。这种思路为大学英语教学开拓了新的途径,值得一试。
  二、语块教学法对英语阅读影响的研究
  1.研究目标。本研究首先对全体受试学生在实验前的英语阅读水平进行测试。随后在实验班引入语块教学模式,在控制班依然维持原有教学方式。通过后期阅读能力测试以及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实语块教学法对学生阅读水平有提高作用。从而为提出旨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光电信息系(68人)和计算机科学系(70人)的两个非英语专业班,随机指定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控制班。他们于2014年进入本学院,在本研究进行时,均为在校大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基本适应大学教学,且由同一英语教师授课,在整个受试过程中对本研究毫不知情,保证了本次调查的可靠性。
  3.研究过程。研究者在大二第一学期初,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同学的阅读水平进行了前测。测试材料为2013年6月和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仔细阅读题,共4篇,20道题,满分为40分。并对所得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以查看两个班的学生在阅读成绩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据表1中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控制班和实验班在实验开始前英语阅读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0.215>0.05)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语块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使得实验班的阅读成绩优于控制班,并且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首先,语块都是根据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语法结构,从而避免了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在阅读句子时出现理解错误,语言运用不地道的问题,充分保证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其次,话语设置语块可以让语篇衔接自然,层次分明。学生在记忆大量语块的基础上阅读文章,能够结合上下文快速理解整个篇章的内部结构,从而使理解过程变的更加流畅和富有逻辑性。再次,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只需记忆这些语块并将其运用于阅读中,相对来说操作简单。由此,学习者使用英语的信心便会逐步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慢慢被调动起来。总之,语块教学模式的种种优势使之成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手段。
  四、结束语
  语块教学实验表明:教师在课堂中设置话题,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语块,能够增强学生的语块使用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把语块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本论文通过调查分析语块辨认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借用语块来实施课堂教学,把语块式的教学模式运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词汇学习甚至是文章阅读的困惑。因此,用“语块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语块的内容作为一个教学的补充形式,弥补阅读教学中不能处理的语言细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NANTTINGER J,DECARRICO 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1993.
  [3]LEWIS 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Thomson:Heinle,2002.
  [4]张镇华.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新探[J].中国英语教学, 2002(3).
  [5]王立非,张大风.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6]王立非.借鉴国外,立足本土,创新教学[J].中国外语,2007 (6).
  作者简介:张帼(1985-),女,山西省忻州市人,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英语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实例对解包袱的翻译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介绍,为后来的翻译技巧研究者和翻译实践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译技巧 解包袱法 运用  一、引言  叶子南在《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中,也只是拿出整本书其中一节的篇幅介绍解包袱的翻译技巧,字数虽然不多,却是介绍解包袱法翻译技巧的精华。叶先生指出,解包袱法(或者说是unpacking),是奈达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常用的,但他还没有在正式出版物中使用
【摘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的难点就是词汇,因为他们的年纪还很小,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很容易与学的拼音相混淆,很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期会用汉语拼音进行标注,这种学习方式是不科学的。本文则是根据学生的现实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词汇记忆法,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热情,努力搞好英语词兴趣化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兴趣化 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是很多中学生学习英语的重大阻碍。目前,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普遍比较低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程要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策略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阐述、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小学英语写作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创建小学英语写作高效课堂教学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 高效课堂 对策  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初级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应用。而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写作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围绕教师所安排的主题,并运用自己所
【摘要】20世纪末,弗吉尼亚·伍尔夫就开始探索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间自己的房间》作为伍尔夫的代表作,也正式迎来了女权主权思想意识的解放。她认为作为女性,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个独立个体,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成为自己思想行为的主人,创作只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本文将从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来解析《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女性话语。  【关键词】伍尔夫 女性话语  《一间自己的房间》英国女
【摘要】随着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英语写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在这一块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及提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着将支架式理论应运到日常英语写作教学中并从中得出一些教学灵感。  【关键词】支架式理论 英语写作教学 感悟  一直以来写作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难题,学生上课怕写作文,教师上各种类型的展示课、公开课甚至是赛教都会不自觉地绕开写作课。究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烧马棚》是威廉·福克纳的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它描绘了一个年仅十岁的男孩在面对父亲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处事原则时内心所受的煎熬以及挣扎,以及最后这个小男孩在道义与血统的较量中所作出的选择。本文在细度文本的基础上,粗略分析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父亲阿伯纳以及儿子沙多里斯的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父子关系,并试图从中解读福克纳对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南方社会的认知。  【关键词】福克纳 烧马棚 父
John Webster’s The Duchess of Malfi describes a widow,Malfi,who marries Antonio secretly because of her powerful brothers’opposition.Even though they have a t
期刊
芒种的“芒”,是指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周礼·地官·稻人》载:“泽草所生,种之芒种.”郑玄注:“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由此可知,“芒种”两字说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