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伴早期妊娠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临床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可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及认知,可导致自杀、伤人等事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采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对患者大脑进行刺激,使其暂时出现意识丧失,从而对其精神症状进行控制的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将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伴早期妊娠行MECT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轻则影响正常生活质量,重则可致残甚至死亡。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系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脑栓塞和周围动脉栓塞,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我院收治1例上肢动脉取栓术后发生脑梗死并房颤患者,临床药师就其抗栓药物选择及用药剂量进行推荐,现总结如下,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抗栓药物管理提供参考。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类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IgG4-RD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但延迟诊断和疾病复发将会导致永久性器官损害甚至死亡,故对IgG4-RD的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1]。现就1例因反复皮疹而就诊的IgG4-RD病例作一介绍并文献复习。
1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2020年7月22日初诊。主诉:左踝部扭伤4月余。患者就诊前4个月因打篮球后不慎扭伤,致左侧踝部疼痛不适,在朋友搀扶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踝关节X线片未见病理性骨折,予针灸、推拿、膏药贴敷等治疗,期间踝周疼痛症状反复,今患者仍感左侧踝部疼痛不适,行走时症状加重,故前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就诊。踝关节MRI矢状位T1W1序列图像示:左侧踝关节囊内见有少许积液,尤以外侧稍明显,左踝部外侧皮下组织稍有肿胀。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无偿献血者ALT报废人群的特征,探讨引起该站ALT报废血液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2019年1—12月该站ALT报废血液献血人群的数据和资料,分别从血液报废种类及ALT报废月份、时间、性别和年龄分布上阐述可能出现ALT报废的原因。结果全年报废血液指标1029人次,其中ALT 375人次(36.4%),丙型肝炎病毒215人次(20.9%);一季度93人次(24.8%),二季度62人次(16.5%),三季度104人次(27.7%),四季度116人次(30.9%)。10月份ALT
日间手术是指选择一定适应证的患者,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手术和出院的手术模式,不包括在诊所或医院门诊开展的手术[1]。日间手术有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床位使用率及周转率高的优点,缺点在于患者离院后出现术后并发症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风险明显加大,特别是外科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出院后有潜在的护理风险[2]。下肢静脉曲张日间微创手术安全、可行、有效[3],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我院血管外科从2018年开始开展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患者的日间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是胆绞痛,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和黑色结石,胆囊结石形成后不会消退,往往需手术治疗。然而近年来笔者发现,部分近期接受头孢三代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会产生胆囊结石,而这些患者在未经手术治疗的情况下结石可自然消退。现将药物性胆囊结石15例的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患者女,22岁,因“反复发作鼻阻、咽部异物感3年,加重3个月”,于2019年1月11日收入院。此前曾到私人诊所、卫生院就诊,考虑“咽炎”,予口服抗炎药物及中药治疗。此次因症状加重,到我院门诊行CT、纤维鼻咽镜检查后收入院。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通络复荣方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通络复荣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下肢血流速度、氧化应激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治疗后的HbA1c、FPG、2hPBG、R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SOD水平低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血流
郏县作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创新提出建立“健康共同体”理念,组建医疗健康集团,坚持疾病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并重,创建了基于郏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健共体3221模式”。即构建紧密型健共体管理体系、连续健康服务体系、监测与评价体系3个体系,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县乡重点发展专科和县级首席专家团队2个团队,实行医保基金打包付费、公卫资金打包管理2个费用打包,建成1个健共体平台。由此强化了县域医共体建设,促使公立医院运行效率、群众健康管理水平、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总结,建设医共体的四个关键
目的比较神经科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两种固定方式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该院神经科留置PICC的患者120例,按穿刺序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垂直固定法,比较两组PI C 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第1次换膜后第1、2、3天固定完好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置管部位皮肤接触性皮炎1例,无法继续使用;更换医院治疗3例,无法继续跟踪观察。对照组发生置管部位皮肤接触性皮炎2例,无法继续使用;更换医院治疗2例,无法继续跟踪观察。最终两组各56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