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奏响档案事业协同发展新乐章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为标志,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中央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符合我国新阶段的发展大势,反映了“三地”人民盼望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对于我们河北来讲,其积极影响更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这是破解多年来“大树底下不长草”发展困局、促进全省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是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选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 同时实现京津冀档案事业协同发展,是“三地”档案人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近段时间的思考,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三点体会。
  一是档案工作大有文章可做。从历史上看,北京、天津、河北三家行政区划版图多次发生变化,长期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设有北直隶,包括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地区。清康熙八年(1669年),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境依旧。民国17年(1928年),直隶改为河北省,省会设在天津。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天津、河北的行政区划调整更为频繁,1952年、1953年、1956年天津县所辖的行政区划、宁河县所辖的行政区划、天津专区静海县小甸子乡所辖薛家庄村先后划归天津市,1956年,河北省撤销昌平县,将原昌平县所辖行政区划划归北京市,定名为昌平区,同时将通县所属金盏等七个乡划归北京市,1958年,通县专区的良乡、房山、通县、大兴、顺义5县及通州市划归北京市,蓟县、平谷、三河、大厂、香河5县划归唐山专区,密云、怀柔2县划归承德专区,固安县划归天津专区。同年,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直到1966年河北省会迁出天津,1967年天津恢复为中央直辖市,9年间,天津市的地域面积大幅扩大,境内先后增加了蓟县、宝坻县、宁河县、武清县、静海县5个县及大港区、汉沽区。可以说,在北京、天津、河北形成现今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划之前,形成的大量历史档案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举例来讲,我们馆藏现存的近10万卷河北高法档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北平、天津地区形成的。从当前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级重大发展战略,开启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同时给我们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任务、开拓了新空间,档案事业在服务协同发展大局中任务更加艰巨,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总体讲,三省市合作开发馆藏档案资源、推进档案事业协同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大有可为。
  二是更加注重务实合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口号喊的响,不如工作干的实。要使协同发展战略精准落地,更多的需要拿出强有力的抓手、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扎实有效的举措来。而这前提需要我们先把自身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需要弥补的“短板”等理清楚、研究透,同时把各方的发展需求搞明白,找到“共振点”、谋求“共赢点”,达成一致的合作意向。要立足于各自比较优势,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从具体的事做起,一件事一件事去办,一项一项工作去推进,积小进为大成,切忌好高骛远,不着边际。围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15号)提出的“三个体系”建设,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省市的成功合作模式,可以在以下多个方面先行有益的尝试。第一,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建设。以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目标,在馆际间进行对接,有效整合京津冀三地档案馆的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文件目录数据,并以各自的档案利用网络平台为依托,进行网上查询、网上信息交换等业务,通过馆际之间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异地查档、跨馆服务”。第二,馆藏档案资源合作开发。京津冀三地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历史同源,馆藏档案资源中有许多一脉相承、互为衔接、共融共通的信息资源,可以进行联合开发,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档案文化精品力作。第三,人才跨地域交流培养。三地档案部门各有千秋,通过开展人才交流,建立起互通有无的沟通桥梁,在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第四,构建三地档案互为备份基地。在建立健全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方面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重要档案实行异地异质备份保管。此外,还可以设想国际化的档案用品与服务博览会,建设档案园区,加快推动档案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要在协同上下功夫。可以讲,协同发展,关键在协同,难点也在协同。越关键越难,就越需要注重和强化。首先,建议国家局在统筹考虑京津冀三地档案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调,避免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其次,“三地”档案部门要切实从思想上解放出来,消除心理边界,摒弃“小家”思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树立整体全局观念,在互动互助互信的基础上,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再次,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抓到底”方能“久久为功”,需要我们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建立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联的一套稳固长效的推进体制机制,如必要的组织人员保障、定期交流互动机制、重大事项联席会商制度以及合作项目跟踪评估及协调考核机制等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实现档案事业协同发展是一份大考题,京津冀“三地”档案人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改革创新的办法、主动融入的姿态、踏石留印的干劲去推动,共同创造京津冀档案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其他文献
其 一  飛花逐水意难留,减去青山一段愁。  春梦醒时春已尽,云遮红院月归楼。  其 二  曲断情牵意未终,娇枝莫笑瘦梧桐。  东风再赋山花艳,枯树回春味更浓。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秘书工作与文件公布出版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建党初期,中共中央局机关仅有总书记、组织主任和宣传主任三人。宣传主任主管宣传兼秘书并负责编辑出版《共产党》月刊。基于安全保存在大革命运动中形成的数以万计的党内外重要文件史料的需要。在1923年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中共中央和区执委会以上机关设立专职秘书,“秘书员[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
他出身贫寒,苦大仇深;他曾是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为保卫领袖的安全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和中央警卫团主管领导的高度评价。他就是当年号称毛主席“马前卒”的八路军战士王振海。  1922年初冬,王振海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大兴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苦难的童年,磨练了他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亲人的教诲,造就了他嫉恶如仇的侠义精神。1937
1927年4月,北方的奉系军阀在北京逮捕并绞杀了李大钊等20名共产党员,疯狂镇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活动。中共北方区委遭受严重破坏。据统计,从1926年11月至1928年1月,仅中共天津地方党组织就连续9次遭破坏。100多人被捕,2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屠杀。  为了继续领导北方党的工作,中共顺(天)直(隶)临时省委于1927年6月在天津秘密组建。8月1日,中共顺直省委在天津正式成立,由
鸿飞夕日青云外,寺落鸾山暮色中。  妙相庄严缘法理,菩提觉智见神通。  三重佛殿禪钟远,万顷亭湖月影空。  点亮心灯辉北斗,千年石畔醉西风。  忆秦娥·端午怀屈子     情难绝,汨罗怒卷千堆雪。  千堆雪,孤鸿掠影,玉箫声咽。  关山望断梨花月,龙舟竞渡端阳节。  端阳节,《离骚》唱响,万年忠烈!
邵振维,1905年2月出生在浏阳县丰裕乡一个农村小学教员的家庭。她十七岁考取浏阳女校师范班之后,怀着寻找民族自强之路的愿望,投入了政治活动。1923年3月,为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拒不归还租借期满的旅大军港,邵振维邀集同学组成演讲团,奔赴全县各地散发传单,进行反帝宣传。1925年5月,青岛、上海相继发生惨案,“青沪惨案湖南雪耻会”随即成立。邵振维与女校师生,高举“毋忘国耻,誓雪国仇”、“外抗强权,还我河
摘 要:里尔克《豹》中“豹”的形象所蕴含的丰富的隐喻意义可从不同方面解读。本文从“豹”的形象特点及其所处环境出发探索诗中场域之间的不同关系:“豹”的“力之舞”背后所体现的“灵”与“肉”的博弈以及“豹”与所处之“笼”之间的平衡,并论述了通过诗中这二层关系的阐述后体现出来的里尔克的诗学、人性以及哲学性深层思考。  关键词:里尔克;形象隐喻;博弈与平衡  作者简介:杨依凡(2000.10-),侗族,湖南
杨茯苓,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馆长,市政协委员,虽已年过50,但身材修长,眉清目秀。就是她,带领着建设档案馆的全体职工,在档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以一流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全国、省、市15项荣誉,她本人获得了“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国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平凡的工作岗位,要高标准严要求  1998年,杨茯苓受任于市建设档案馆馆长。当时的情况是:档案馆房屋破旧不堪、工作基础差、
很多的时候,我都在怀疑我的生活,我不知道真正的它们都陷落在什么地方,我总是寻找不着。  下午出去,沿着直港大道一直向前走,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着落,经过龙凤庙,原本我是不相信所谓的神的,但是现在我多少有些虔诚了。长江就在我的脚下面,那些混沌的江水肆意的向前。我站在江边,什么都不敢想象。  一路都在听着许巍的《完美生活》,“我多想看到你,那依旧灿烂的笑容,再一次释放自己”。我的生活就这样的冷清收场,连自
摘 要:仓央嘉措的诗歌以叙述自己生活感想为出发点,虽然不被当时的封建政教所接受,但却受到了广大平民读者的歌颂和传唱。他的诗歌表达了自身真挚热烈的情感。研究他诗歌中体现的情感态度。一方面可以了解仓央嘉措当时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也可以瞻仰仓央嘉措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  关键词:仓央嘉措;情感态度;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