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概况及“十四五”时期行业发展态势展望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梳理我国土壤环境修复行业的快速发展情况,并为“十四五”时期行业发展提供建议,对2020年我国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政策和制度进行分析和总结.2020年,该行业的政策制度以指导、规范修复技术和工程为主要内容;土壤修复行业的市场规模142.7×108元,为2017年的1.64倍,达到了“十三五”时期的最高值;其中,咨询服务业和修复工程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9.77×108元、102.97×108元.以上概况说明,近几年我国土壤修复业发展较为快速,预测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0~200)×108元.“十四五”时期,我国土壤环境修复行业政策制度制定的重点方向将表现出“三深入两加快”的特点,并出现土壤环境调查市场加速扩大,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修复技术、材料和装备得以推广,创新土壤治理修复的咨询服务和投融资模式等不断发展的态势.
其他文献
为应对流域突发环境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策划并组织开展相关应急演练.通过梳理演练全过程的设计、实施方案及脚本的编制、演练的实施等环节,总结了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原则,并结合我国某跨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的组织实施过程,提出了综合演练及流域环境应急处置工作的系统性建议.
针对发生在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制定应急处置过程中能保证下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缓解应急处置压力的特征污染物容许浓度标准.以下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前提,提出了上游各个河段中特征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浓度要求及计算方法.此容许浓度既能完全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又比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限值宽松,可为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在《路遥全集》之《早晨从中午开始》卷中,收入了路遥在其中篇小说《人生》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之后发表的创作感想,题目是《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对于这篇极具真知灼见、充满真情实感,无论是对于路遥本人来说,还是对研究路遥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的“获奖感言”,喜欢刨根问底的我始终想追根溯源地探寻其出处。然而,翻遍了各个版本的《路遥年谱》、《路遥传记》以及评论、回忆路遥的文章,均不
期刊
水源水体富营养化及造成的藻类水华是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城市供水.以华南地区赤水水库为例,基于2019年5月暴发的蓝藻水华事件,开展了水库水质、蓝藻密度的监测分析及壳聚糖改性高岭土复合聚合氯化铝的应急除藻技术研究,确定了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并评估了除藻效果.结果 表明:水华暴发时取水口表层TN、TP浓度超过地表水Ⅲ标准且水体主要限制性元素为磷,若集水区内磷的浓度继续增大,则水华暴发的频率继续增加;此次蓝藻水华的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且垂向主要聚集在表层及水下5m处,随水深的增加藻细胞密度逐渐
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  在保安,毛主席接见了第一次踏进红区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埃德加·斯诺(1905—1972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访问陕北苏区。斯诺和毛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大量关于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写了不少的通讯报道。他在《西行漫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