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西关非遗魅力

来源 :都市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79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住在广州西关,这里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非遗”手工艺在这里熠熠发光。请你到西关来,和我一起领略“非遗”手工艺的魅力吧!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炫彩华丽、金碧辉煌”闻名于世。广彩的制作要经过5个步骤:起稿、描线、填色、斗彩、成型。我和小伙伴们造访过位于芳村的广彩非遗传承中心,亲自体验了广彩的制作过程。我们看到,中心里的工作人员都在认真地工作,一位姐姐用毛笔在碟子上勾线;一位阿姨支起了大花瓶,在細心地填色;省级工艺大师谭广辉伯伯,用珍贵的金色油彩做最后的勾边。
   我们还亲身体验了广彩制作。谭伯伯给我们每人一个白色的瓷碟。我们用笔尖很细的毛笔,粘上特制的颜料,在瓷碟,上作画。我画的是石竹图,碟子很滑,在上面画画,比在纸,上画难多了!谭伯伯还帮我们把作品放到炉窑里烧制,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广彩作品啦!
   陈家祠是广州很出名的景点,里面有很多“非遗”手工技艺作品,“三雕二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彩绘壁画。我参加了陈家祠“非遗”学习课程,学到了不少知识。看,屋脊上的装饰就是“灰塑”。灰塑的主要材料是:“柴米油盐”一禾秆草、糯米粉、玉扣纸、红糖、盐等,材料容易找,可塑性强,还能适应各种天气。我们还找到一座打出“V”手势的太阳公公灰塑,非常有趣。有人说,因为日晒雨淋,太阳公公手里象征太阳的托盘掉落了。还有人说,这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象征呢!
   “非遗”知识博大精深,请你到西关来,一起学习、宣传“非遗”文化吧!对了,我们还有一个公众号呢,欢迎关注“有为非遗小使者”哟!
其他文献
荔湾另外一个名称:“西关”,因荔湾区素有“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而闻名,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岭南文化,古老的西关大屋、时尚的步行街,   吸引着人们去游玩,当然少不了欧洲风格的建筑,下面请您跟着我来游沙面公园吧。   这次,我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沙面公园。天上飘着毛毛细雨,经过一座小桥,周围很安静,桥边有人在钓鱼,我和爸爸漫步在细雨中,听着蝉叫的声音,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当我们走过小桥,踏进沙
期刊
1953年9月,苏共召开中央全会,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掌权者。与斯大林不同,赫魯晓夫接掌最高权力时,不仅东欧一大片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更是可与苏联比肩而立的社会主义大国。  一个重要决定:亲赴新中国5周年庆典  1954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较为隆重的新中国成立5周年庆典。赫鲁晓夫觉得有必要改变总是中共最高领导人访苏的惯例。他想
期刊
6月10日下午,我校大队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举行了“告别少先队,向往共青团”的初二级少先队离队暨新团员宣誓仪式。   在庄严的离队仪式上,初二级的少先队员们最后一次唱响队歌。他们嘹亮的呼号声在会场上空回荡。随后,队员们缓缓解下红领巾,将其高举过头顶,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在红领巾陪伴下,走过的八年少年时光。   在队员们珍藏好红领巾后,大队辅导员黄老师宣读了初二级第一、二批团员名单。校领导和老师们为新
期刊
李浩羽是一位阳光开朗、待人真诚、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小男孩。就读于荔湾区广雅小学五(4)中队,是学校的大队委员,热爱少先队组织,积极参加少先队活动。别看他个子小小的,他身上展现着广雅学子广思博学、品雅志高的优秀品格,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小骨干,是少先队员学习的好榜样。   小个子,大智慧   在学习,上,他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各科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
期刊
常言道“食在广州,食在荔湾”。荔湾——一个美食天堂,我请你到荔湾来品美食。   广州是一座繁忙的城市。当你慢下来时,你会发现这座城市有美味可以品尝。当您来到了广州荔湾,不去品品当地的美食,您会后悔的。   广州人口味清淡,喜欢粤菜。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可成为老广餐桌上的美味。今日,我便想向各位客官介绍几道荔湾的美食!   煲仔饭。广州人煮饭十分讲究。蒸出来的饭要粒粒分明,尝起来要软硬适中弹牙爽口,
期刊
有句话儿说得好:“你品,你细品!”我们荔湾能细细品味的事物数不胜数,像广式茶点、烧腊、牛杂……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去品味一下广式茶点吧。   走在荔湾的大街小巷,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各种茶餐厅,来广州生活了六年了,我也常常和父母一起去喝早茶。你看这广式蒸笼,层层有料:晶莹剔透的蒸虾饺、馅多皮薄的烧卖、营养美味的马蹄糕、入口即化的云吞、香气扑鼻的叉烧包……我最喜欢吃的要数水晶蒸虾饺和广式煲仔饭。   刚
期刊
”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枝湾是广州的风景名胜之地。荔枝湾最让我难忘的是它的水了。河道蜿蜒犹如一条长长的绿丝带,缓缓地飘向远方。小桥、石栏、长廊,柳树、古榕倒映水中,水底的小草、沙石清晰可见,鱼儿嬉戏打闹。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使水面焕发出不同的色彩:深绿、浅绿、翠绿……坐上小舫船上,畅游在荔枝湾这碧绿的河道上,船激起的微波打破了水面的寧静。河两岸的古迹穿梭在眼前,古老的西关大屋、梁氏宗祠、
期刊
在我们学校附近,隐藏着一座座古老的房子。很多次经过这里,感覺这些房子就像藏在深闺的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我很想一睹她的芳容,于是和妈妈约好,星期五放学带我去看看“庐山真面目”。   终于等到星期五,我们从学校东门出发,沿着左边的小河,大概走200米左右,经过一座小桥,看到一个很高大的牌坊,上面写着“聚龙”两个字,那些老房子就藏在这里面。   走过牌坊,里面豁然开朗,面前是一片青砖铺成的空地。有老人
期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老的西关尽管经历过漫长时代的洗礼,日新月异,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时代的印记。   “西关五宝”是三雕一彩一绣,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底蕴,它们不仅是历史留下来的瑰宝,还是极具特色的古老艺术。   木雕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传统的木雕分为5步:画创意稿、做粗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做粗坯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
期刊
或灰或黄的外墙,承载了岁月的痕迹;老城区中那一排排静静伫立着的骑楼,那是广州的标志,更是广州人的骄傲。熙熙攘攘,闹中有静,休闲、舒适,那就是独属于广州的骑楼。   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的荔湾恩宁路,它誕生于1931年,昔日为西关最繁华之地,恩宁路、龙津西路与第十甫、上下九骑楼连接,成为广州最完整最长的骑楼街。它像一个经历年岁的老人,即便显出些老态,也看得出满满风情的恩宁路,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