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二十三载不变的“公益心”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ite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铅山县稼轩乡西洋村的陈诗元,左邻右舍都会竖起拇指夸道:“这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无私老人!”
  陈诗元退休工资仅1000元,生活并不富裕,他每次买菜都拣便宜的买,有病都舍不得住院。可他捐助困难家庭来却十分慷慨。雄田村老干部朱明亮瘫痪在床已十几年,家里生活十分困难。陈诗元得知情况后,多次步行二十余华里到朱明亮家,送上20~50元不等的资助,有时还托人送药、送物给朱明亮。鲤鱼洲退伍军人王前友2006年冬患脑溢血,四十来岁的汉子被病魔折腾成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王前友的大儿子正读大学,小儿子读初中。正在王前友为儿子下学期的学费发愁的时候,陈诗元上门为王前友的儿子补足了学费。此后,陈诗元每学期都要资助王前友儿子的学费。
  去年8月,陈诗元了解到乡里修建八英公路缺乏资金,他拄着拐杖,顶着炎炎烈日,步行十余公里山路到乡政府捐款200元。在陈诗元的带动下,该乡群众纷纷捐款、出义务工。在大家的努力下,八英公路在计划时间内高质量竣工通车了。鲤鱼洲离陈诗元家有两公里路,平日无事,陈诗元很少经过那里。2006年3月,陈诗元听说鲤鱼洲群众正在集资筹建新桥时,又主动上门捐款300元。
  西洋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者居多,许多老年人倍感孤独。陈诗元主动把这些老年人的情况记在本子上,经常入户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营养品,与他们谈心聊天。他还与残疾的邻居结成对子,每天中午都做一份饭送到其家中。有一次,邻居生病发高烧,陈诗元立刻用平板车送他到医院看病,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2003年起,逢年过节,陈诗元都亲自为乡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送去礼物、食品,还为每位老人送上数额不等的慰问金。
  陈诗元虽然没当过教师,但他仍然心系教育事业。后田村小学基础设施较差,由于学生增多,只能三个人挤用一张课桌。陈诗元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又出资为学校打制了11套课桌凳。陈诗元于1985年4月退休。退休23年来,他赡养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先锋赞歌。
  责编/晓辉
其他文献
这是首部关照中国高铁建设者命运的良心之作,国家工程背后的苦难辉煌,利益冲突面前的人性选择.rn2019年的秋天,我接到一个文友的微信——作家孟广顺69万字的长篇小说《高铁作
期刊
蔬菜是需肥量高的经济作物,为提高蔬菜产量而盲目大量施肥的情况比较普遍,由此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促进植物养分吸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