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学习模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3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实质与灵魂是“知识的自主建构”,它使原本传统的学习环境、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大大促进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索的是研究型学习模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模式;中国古代文学史
   研究型学习模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注重体现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习的效率。
   一、课前:学生完成基础材料的参考阅读,教师合理预设研究的问题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而深厚,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允许教师面面俱到地讲授所有教学内容,而且作为大学课程,也不可能只是照本宣科。我们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课前先阅读教材,大致了解本章节包括的内容,对其中略感兴趣的问题,借助网络资源作初步的知识拓展,同时也可以于期间发现一些疑问。而教师作为学者,必须站在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历史、 现状和未来趋势,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合理设置一个既能涵盖相应的教学重点,又视角新颖的问题,以备课堂上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同时也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做深入的探究。
   举例来说,在进行明代章回小说《水浒传》的教学之前,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教材第二章,了解《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卓越的艺术表现和《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最直接的感性印象应该是关于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由此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搜索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对比98版的情节安排和人物扮相,尤其是立足小说文本,在参与目前网络热点的娱乐调查与评论的同时得出初步的个人对作品内容与人物的理解。同时,作为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的老师应该能了解,历来学术论坛中更为关注的是《水浒传》主题思想的争议以及结构的艺术特色:《水浒传》的思想内涵是什么?为什么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当下可以怎样评说?教师先预设这些问题,以备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认识逐渐由感性印象进入到理性思考。
   二、课堂:学生协作完成问题的解答,教师正确引导思维方法
   在研究型学习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如何教,更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不仅要完成教材知识的传授,更英开拓新的知识点,体现当前古代文学学术研究的新成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钻研的精神。”
   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基本了解,课堂上教师没有必要再面面俱到地讲述每一个知识点,但仍需向学生指出本章节的重难点。如关于《水浒传》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主题思想、人物塑造以及艺术表现特点,难点是思想内涵的辨析。由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大致了解的也是兴趣较浓的原著与电视剧的对比角度,导入课前预设的问题,以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展开对作品的探究。
   从小说《水浒传》问世以来,关于其主旨众说纷纭,有“忠义说”“诲盗说”“农民起义说”“投降主义说”等。这些观点合不合理?教师导入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自己课前参阅的资料分小组讨论。结果自然有认同也有反对的意见。
   教师在综合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应该给学生作明确的指导:确实存在有些观点一提出就有人进行反驳,如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农民起义说”,相继有学者从小说中领袖出身、队伍成分、政治口号和发动战争的性质等角度论证《水浒传》不是写农民起义,而是为“市民写心”,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驳难和讨论,学界大致认为各种主旨说从不同的角度立论,均有一定的合理性,相互间可以作某种补充和包容。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从更高的理论视角给学生解释这一现象:这一结论恰恰可以用诠释学相关理论加以印证。按照加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任何现象都是历史的、有限的, 因而对它的诠释也是相对合理的。”以上各种主题说都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由此, 明朝李贽主张“忠义说”, 是新兴市民阶层对地主统治阶级的“颠覆话语”;“诲盗说”是统治阶级的权力话语;等等。
   其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现阶段民众关注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话语出发,我们可以如何对《水浒传》作何理解?在诠释这一问题前,首先要求学生谈谈对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了解,之后进行明确:“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次,布置学生分小组分任务进行讨论,作品中是如何人物表现对这五个层次需求的追求的。经过讨论,学生们可以得到比较统一的看法:梁山好汉中像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他们同意加入劫取生辰纲以致上梁山就是“论称分金银,异样穿绸缎。成瓮喝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 是出于生理需求;九纹龙史进落草少华山、花和尚鲁智深落草二龙山、豹子头林冲雪夜上梁山、玉麒麟卢俊义被赚上梁山,是出于安全需求;黑旋风李逵追随宋江上梁山、鼓上蚤时迁搭伴杨雄石秀上梁山,是出于社交需求;第八十三回“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其他文献
惠州市教育局组织全市128名校长赴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学习了一周,我有幸参加了。我们聆听了华应龙、李明新、王欢、卓立、刘飞等堪称教育家校长的经验介绍,这些校长之所以取得成功,源于他们对教育孜孜不倦地追求,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冠以先进的理念,带领着师生不断向前。通过学习,我对如何做好校长有了较深的思考。  一、经常思考,应用好“二八定律”  华应龙校长说,现在很多校长没时间思考,因为没有时间思考,
Moodle是一个全球化的课程管理系统(CMS)方面的开源软件,它为网络课程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模块化的平台,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微课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一、构建“MOODLE 微课”的网络课堂教学环境  1. 安装UBUNTU 服务器。我校的魔灯平台构建在UBUNT
署前路小学始建于1943年,已有七十多年办学历史。学校占地5571平方米,现有学生1200人,教学班29个,教职工6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人,全国、省、市、区级名教师、骨干教师、
一、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置疑设问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动力。任何人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