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视唱质量的思考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唱是音乐人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技能。提高视唱质量包含的不仅仅是音高的问题,还包含着乐理、声乐、钢琴、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等综合学科的内容。
  关键词:音准 乐理 内心听觉 歌唱状态
  中图分类号: J61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而“视唱”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技能理论课,它是通过视觉器官,把从乐谱上感知的乐音记号信息传递给大脑,再通过大脑的思维判断活动,从记忆的储存中提取相应的音高、音值等映象形字,并把这些映象形字转变为嗓音反映出来的艺术。视唱是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培养音乐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音乐表演、创作和研究等活动的个体来说,识谱视唱是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视唱练耳学习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进度。而这门课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者对“音准”的把握。
  “音准”,即音高的准确性,在视唱中,能将音的准确高度表达出来,包含的不仅仅是音高的问题,还包含着乐理、和声、声乐、钢琴等综合学科的内容,它们作为“视唱”的基础课程,不仅可以加强音乐学习者对其音乐专业的实践能力,又能对他们学习其他的基础课程以及自身专业的学习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视唱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结合乐理的综合知识
  
  视唱与乐理的关系尤为密切,它包含着音准、节奏节拍、音程性质、和弦结构、大小调式关系等基础知识。通过掌握乐理知识可以来带动视唱的学习,反过来,通过学习视唱,又可使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在实际音乐的视谱,即视唱中,得以理解和巩固,化理性认识为感知体验,依感知体验印证理性认识,使识谱与视唱两个方面的学习和训练相得益彰。结合乐理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建立与视唱有关的音调感、内心节奏感、音程感。
  1 建立正确音调感
  正确的音调感来自对各大小调音阶的练习。因为音阶具有一定的调性结构概念,对视唱好旋律以及乐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将五线谱中没有升降记号的C大调作为识谱与建立视唱练习的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稳定的大小调式与民族五声调式的音高视听感觉。结合音程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借鉴《视唱练耳》(许敬行 孙虹编著)中提出的唱自然大调关于音阶音准的要求:第Ⅰ级(主音)和第Ⅴ级(属音)要唱得平稳;第Ⅲ级(中音)(决定大调式)、第Ⅶ级(导音)倾向性强,唱时应有倾向高的趋势;第Ⅳ级(下属音)应向Ⅲ级靠近。构唱时,可以在每个音级上方分别标示出:平稳感→;向上感↑;向下感↓,以便有更加直观的印象。
  将C大调的视唱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认真对待,经过定量训练后,学生将对“音高”不再陌生。在建立了一定的“音高”基础后,就要及早进入一个升降号调的视唱练习。起初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虽然有一个升号或降号的调,但和首调来唱并没有变化音的民族调式练习曲,辅以首调与固定两种唱名交替使用的练习。这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和领会首调唱名与固定唱名的异同,逐步为进入固定唱名与首调唱名互换与并用的视唱练习形式,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在进行以上“音调感”训练的同时,要注意音的进行方向和节奏,在脑子里对“音调感”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才能更好把握音准。在视唱中要求他们根据乐句的起伏,唱出“音调感”。慢慢熟悉以后,再对学生进行各个调内音阶的级进(如:三度模进、六度模进)、跳进、转调的逐步强化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练习中更好地把握不同调式中每个音的音调感。
  2 建立内心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良好的音准总是伴着良好的节奏感。节奏感是指具有敏锐、敏捷的感受、领会和能正确表达音乐作品的音值相互关系的能力。良好的节奏感对于音准的建立,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掌握各种节奏,要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首先要认识各种节奏,对常用节奏型(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其相应的附点)进行归纳,让学生了解每拍的时值是多少,弄清楚时值及其之间的组合,明确各种节奏的特点,然后对特殊节奏型(包含附点、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切分音、弱起等节奏型)进行分析、化简以及类似节奏型的比较,对学生进行多种节奏的切换组合练习,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节奏概念。其次就是要注意不要赶拍子,全曲要从头到尾把握好速度的一致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常见的节奏型之后,再在节奏型里加上固定音高,用旋律的形式演唱出来便是视唱了。
  在教学中,视唱时必须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准确性,抓住不同节奏型所产生的不同节奏感。要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开始时可用手或脚击拍、划图式,然后再逐渐不靠形体动作的帮助,而凭心智去准确地掌握节拍、节奏。可以结合听音、唱歌、音乐欣赏等多种手段进行练习,也可采用默念、默写节奏的方法,发展内心节奏感。逐渐让学生在视唱时不受节奏的阻碍,将更多精力集中到音准上去。让内心节奏感更好地为视唱服务。
  3 音程感的建立
  视唱曲中,每两个音之间无非就是音与音之间的旋律音程进行。在视唱练习当中,旋律音程的练习是最有难度和技巧的练习,它涉猎范围最广,所包含的内容最多,难度最大,技巧性最强。因此,听辨视唱的音准时,要联系乐理知识所讲到的音程种类、音程的性质,以理论知识作指导,结合乐谱、音响实际进行训练。
  可以先进行各种音程的模唱,从纯一度、纯八度开始练习,然后分别进行纯四度、纯五度、增四减五度,再进行大、小三度,大、小六度的练习,最后进行大、小二度,大、小七度的练习。分清哪些音程是协和音程,哪些是不协和音程,还要辨别不同音程的色彩。练习时可以采取“构唱”的方法,“构唱”是在只有标准音的情况下,找到所给的音程的冠音或根音的准确位置,然后再按要求唱出指定的音程,再在钢琴上弹出正确的音高,进行校正,直至唱准确为止。
  对于视唱曲中较难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它的音程跨度较大,不易掌握其“音准”,可以采用“搭桥”的方法,将两音之间的音按音阶走向补上,在唱准的基础上再去掉“搭桥音”即可。如:1-5是纯五度,是不容易唱准的,那么采用科学的“搭桥”方法将1-5用音阶串起来,1(234)5,这里,(234)便是“搭桥音”;在听小七度6-5时,可以用八度的方法准确的找到5,方法是用6找到八度的6,再降低一个全音便找到5了。初学“搭桥”时必须唱好音阶,其次要进行“小跳”、“大跳”、自然与变化的音程练习。并且在视唱时,脑海里要建立相应的键盘概念,唱到哪个音,哪个音在键盘上的相应位置要马上反映出来,这样才能逐步建立“音程感”。且现代许多音乐作品是打破调的概念,无调性的,但无论怎样变化,音程之间的关系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只要抓住这点,也就抓住唱好视唱音准的精髓了。
  
  二 注重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
  
  内心听觉是指内心对声音的想象能力和思维活动能力。要获得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必须大量地去做听音练习,增强感性知识,利用音乐各要素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加深“音准”的记忆。训练时要注意对音高的分辨、音高的想象、音高的记忆,培养“有声”听觉能力,同时也要培养“无声”听觉能力,即“内心听觉”能力。也可运用“构唱”的方法,先把音高确定,然后把音高烙印在脑海里,要求学生在唱一个音之前,先在心里想出这个音的高度,然后再唱出来,再和钢琴校对;或先在心里想出一个音的高度,再根据这个音的高度唱出指定的另一个音,这样做就是运用了内心听觉。这样的训练还可以扩充到两个音、一个乐句,甚至和声音程及和弦的音响,包括一首歌曲。不仅音高可以从内心想象出来,而且歌曲的速度、力度,甚至演唱的音色,都可以不通过外界的音响,从内心感受出来。还可以采用分组唱、接力唱、间隔唱(一句唱,一句不唱)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从而加深“音准”的记忆。音乐之父贝多芬,晚年在耳聋的情况下能写出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正是由于从小受过严格的音乐训练,具有良好的内心听觉的缘故。
  
  三 运用声乐的演唱方法
  
  在视唱学习中,教材所选的视唱曲大多是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因此视唱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训练,而应当成一首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的歌曲来演唱,将学到的声乐、和声、乐理等专业技能融会贯通,既能对音乐的各要素进一部了解,又能提高学生视唱的兴趣,增强音乐感知力,提高视唱水平。因此,在视唱时,保持歌唱的状态来演唱,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呼吸换气习惯和发声状态,是保持歌唱的状态的重要方面。首先要总揽全曲,划分出乐句、旋律的强弱以及节拍的律动,找准每次呼吸换气的位置,这样在正式唱谱时,就能避免因气息不足而带来的音准问题,可使旋律线条更加清晰;坚持轻声、气深、高位置的统一要求,正确换气,打开喉咙,保持“吸着唱”的状态,高音多带“U”、“O”的感觉,就可以逐步增强学生的发音能力,从而更好把握音准,提高视唱能力。这样做,既可减轻声带负担,保护嗓音,又可以增强嗓音的调节和音准的调控能力,去掉杂音,美化音色。在保持正确的呼吸习惯和发声状态时,还要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表情记号,它是表现学生“乐感”的重要途径。
  视唱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识谱能力、音准、节奏和音乐感受能力,它不同于舞台演出,唱时的力度就不需要太大。其次,人们耳朵的鼓膜受到过强音量振动时,听觉处于迟钝状态。因此,对音与音之间的细微差异,容易失去敏锐的分辨能力。所以,在训练时最好使用中弱的音量。在把握住音准、节奏的基础上,用轻巧、柔美的声音把每个乐句唱清楚、连贯、流畅,同时注意强弱对比,保持整体的完整性,再唱强音时,就会获得准确的高度。
  
  四 结合“汇报表演”的教学
  
  中央音乐学院老一辈视唱练耳教师朱启芸曾经讲过,视唱练耳是一门半理论性、半表演性的课程。它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这一狭隘的空间中。将视唱练耳与表演实践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舞台上,将会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视唱练耳的水平。具体说来,在平时的视唱练耳课上,学生们常表现出多声部的视唱能力较弱、和声感受力较差、节奏稳定性差和肢体的协调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视唱练耳及音乐综合素质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教师感到最头疼、最难解决的技术问题。视唱练耳汇报表演则是弥补这些问题的很好方式。
  汇报表演有一个严密的准备过程,包括整体策划、曲目选定、节目审定与编排、演出等。在前期工作安排上,如选定曲目环节,教师便可与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够突破一些技术难题的曲目,学生们为了在台上较好地展示自己,势必会针对这些问题在课下做反复的练习。他们在合作训练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密切合作,非常注意和声的效果、多声部音色的协调等问题。“能力来自于反复”,视唱练耳教学汇报表演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励学生在课下进行严格的视唱练习,在不断训练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视唱的质量,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到“五到”,即“眼到、心到、口到、耳到、手到。”即:(1)看一看曲谱的调号、拍号、力度记号等各种记号;(2)通过看,想一想这首乐曲的音乐表现力,应该用什么速度,对旋律的起伏和对比该如何处理;(3)把曲谱准确地、有表情地唱出来;(4)唱的时候耳朵要注意听音准、节奏、速度等是否正确;(5)边唱边打拍子,注意拍点的准确性,借助手的动作,把握好速度的快慢和节拍的强弱。另外,还要加上长期不懈的努力,循序渐进不断的接触,不断地储存信息,日积月累,才能达到高质量的视唱水准!
  
   参考文献:
   [1] 佚名:《论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七七论文网。
   [2] 许敬行、孙虹编:《视唱练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 梁翰:《浅谈视唱训练中的呼吸》,《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第2期。
   [4] 李水清:《怎样提高视唱练耳水平》,潍坊四中。
  
   作者简介:朱蓉,女,1975—,湖北恩施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工作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茄子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是土传病害,防治比较困难。近年来,京郊危害普遍。据1981年调查100亩,平均发病率73%,轻者损失10~30%,重者达50%以上。现将防治茄黄萎病的新
中国中提琴教育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十分令人欣喜的。早在2003年,本刊曾刊发了“中提琴告急”的读者来信,引起了很多从事中提琴教学工作的专家和基层弦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于是
目的阐明下体负压(LBNP)作用下血压变异性的特征,以及有氧锻炼是否对其有一定影响。方法用常规AR谱、时变AR谱、粗粒化谱分析(CGSA)及近似熵(ApEn)四种方法,分析六个月有氧锻炼前、后大学生在两种LBNP作用
农业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为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管理,降低农副产品流通环节收费,减轻企业和农民经济负担,根据《动物防疫法》等
读了2005年第18期《当代贵州》“党建经纬”栏目中,刊登的“十子经”后,尤生感悟,如此精炼的语句和简捷的文字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Gaeumanomyces graminis(Sacc.)Von Arx&Olivier var.tritici Walker引起的全蚀病,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小麦根部病害之一。滨太平洋的西北部喷灌地区和高雨量地区小麦全蚀病尤
栗实蛾属夜蛾科,幼虫蛀害嫩梢、果实,江苏南部板栗产区均有发生。1979年溧阳县因此虫为害,减产25%。寄主除板栗外,还有野生栗。 形态 幼虫:老熟幼虫体氏14~18毫米,体淡红色,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宗白华在认为,艺术只有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他有意识地把意境当作艺术探讨的一个核心范畴,积极寻求艺术意境生成的哲学根源。他对意境内涵、特点及其创构
上海市植保所等应用95%的棉隆对棉花苗床土壤进行播前处理试验。设每平方米土壤施8、14、20克(依次记作1、2、3)三个处理,无药作 CK。结果:(1)20克处理后30~65天,土壤、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