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二月,警惕小儿结核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呼吁:警惕结核病回潮。近十年来,结核病在全球又呈迅速回升的趋势,全球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每年肺结核的新病人达800~1000万,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白色瘟疫(结核病)。
  卫生部2004年3月10日公布了2月份全国传染病和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的情况,在死亡数和发病数居前五位病种中,肺结核名列第二位。据《健康报》
  
  编者按语:
  今年是闰二月,比每年的阳春季节都冷,患有小儿结核和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例时有发生。原因是这时节人的抵抗力普遍降低,而很多不良的卫生习惯又没改,比如随地吐痰,若含有结核菌的痰液挂在树上,细菌的毒性期可长达8个月不散,再随飞尘扬开,路过的人想不沾染都难,得病的又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传染给更多的人。更让人心惊的是,原本用来对付结核病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已经随着结核菌耐药性的增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真是稍不注意结核病又可能重新成为困扰人生命的一大顽症。想想吧,还能再继续纵容随地吐痰的行为吗?
  
  目前结核病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已见猖獗之势,世界上局部地区战争连绵不断,那里相当一部分儿童仍挣扎在贫病交困的饥饿线上,加上卫生宣传工作的不力等,结核病又有抬头。还有一个原因是艾滋病的发生与蔓延,因为吸毒、艾滋病、结核常常相伴发生。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降低,各地区对结核病的警惕性有所放松,有些地方已经取消了结核病防治所这样的专门机构,一旦得了结核,被当做肺炎误诊而贻误病情的事件并不少见。本文主要针对小儿结核病的一些问题做一概述,希能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小儿结核病的常见表现
  1.平日表现有结核中毒症状 如低热(37℃-38℃),食少,体重不增、轻咳、疲倦,有时有胸痛等,家长常领孩子去普通儿科门诊求治,被误诊为肺炎的病例不少。
  2.有接触结核病活动期的病史 活动期是指新近被诊断为结核,正服药治疗中,或肺内有严重病灶,痰中带有结核菌者。孩子密切接触的父母及同居者,或虽非同居,但来往密切如亲戚、保姆、老师、同学、邻居等。
  3.近期曾诊断肺炎、系统应用抗炎药二周症状不见好转、“肺炎”阴影不消退,白细胞不高者。
  4.孩子3岁以内未接种卡介苗者。
  遇有上述情况之一,请速去结核防治医院或胸科医院,请专科医生会诊。作结核菌素是必不可少的,如结核菌素强阳性,3岁以下孩子说明体内有活动结核,3岁以上孩子说明你有过结核菌感染,至于有无活动性结核,还需医生综合判断。检验痰中结核菌常很难,一方面小儿开放结核相对少,痰阳性可能性小,另外,标本难以搜集。胸部x光尤其是必需的,看胸片再结合临床,你孩子是否有结核,是什么类型的结核,是否活动,怎样治疗就一清二楚了。
  
  小儿常见结核有哪几种
  
  1.原发结核病 即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中叶外侧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阴影,支气管淋巴结肿大,有时仅见后者,伴结核中毒症状、结核接触史等即可确立诊断。多见小儿,偶见年长儿、青春期少年。
  2.浸润性肺结核 多由原发结核未获彻底治愈或结核菌直接侵入而来。胸片见肺上中野有阴影。
  3.结核性脑膜炎(结脑) 这病属于重症,多由于结核菌血行播散而来。多发病于3岁以内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一组1020例结脑统计:3岁以内本病占住院结核患者的49.3%,父母为传染源者占51.7%。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季多见。结核性脑膜炎症状复杂多变,即使有临床工作经验多年的儿科医生也可能误诊。
  疑及结脑的几点线索:
  ①在感冒或患急性传染病后患儿体温持续不退,伴有呕吐或嗜睡;
  ②乳幼儿常用手拍头、撕发、挖耳孔、鼻孔。年长儿诉说头痛、发热及呕吐;
  ③2岁以下小儿突发惊厥,除低钙血症、高热惊厥等常见惊厥原因;
  ④突然发现孩子眼睛斜视;
  ⑤坠床或头部外伤后,出现持续发热或呕吐;
  ⑥囟门未闭的婴儿,突然发现囟门鼓起且像鼓样发硬等。
  以上并非结脑所特有,但如有某一疑点,速去儿科求诊,如动员孩子做腰穿,不要拒绝,因为发现结脑的早晚,直接影响孩子的愈后。当然胸片及结核菌素检查也是缺一不可。此外,急性播散性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小儿也可见到,比起前三类相对少些,这里从略。
  
  得了小儿结核怎么办
  
  家人一听孩子得了结核常感到“晴天霹雳”,惊慌失措。结核病是可治愈的,专科医生很有办法。目前主张用药应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宜的原则,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联合使用。头两月称强化治疗,轻症连用6个月;重症用9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用何种药、药量及疗程必须听专业医生的嘱咐。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对初染的患儿(即结核菌素强阳性、肺内无阴影)也要用药预防治疗,有些家长以为没影响到肺,问题不大,治不治都行是错误的。
  除药物治疗外,对结核病人还要注意综合疗法即合理休息、加强营养、心情乐观、环境良好(空气、阳光)等。
  
  小儿结核病是能够预防的,只是以下的要求您能做到吗?
  
  ① 早期发现传染源。小儿结核多为成人结核传染而来,早期发现成人结核后应与小儿严格隔离。对接触小儿的家长、保育人员、教师应每年胸透,防病于未然。
  ②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病人的痰液要吐在专用罐内,严格消毒处理。
  ③ 提高易感儿对结核的抗力。新生儿、婴幼儿受结核菌感染后易患急重症结核病,应按时、重点接种卡介苗,2-3年再补种一次。
  提高小儿整体健康水平,如饮食多样化、防止偏食,小婴儿要按时添加辅食;注意户外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对急性传染病的预防等。祖国医学有句名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如果抵抗力强了,结核菌就不会侵袭你。”愿全社会共同努力,不让结核病卷土重来。
  相关史料:
  结核病是个慢性传染病,素有痨病之称。常与贫穷、落后、卫生知识低下伴行。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时代经考古资料发现,人类就有脊椎结核的证据。埃及24王朝木乃伊中已发现了脊椎结核。那时有了痨病就像目前患了某些癌症或艾滋病似的,视为不治之症。到了19世纪40~50年代,卡介苗、抗结核药相继问世,推广使用,结核病防治机构于解放后像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健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才随之有了明显改观。
其他文献
面对不如意的现实,有的人胆怯,有的人逃避,有的人绝望,我也只是一个无名的小人物,所以我也有伤心,难过,但是我却希望所有和我一样是个小人物的小人物,去开心的面对小人物的生活!  我们这些小人物,没有好的家庭条件,没有好的物质条件,没有奢华的一切,但是小人物的生活也要有色彩,也要有挑战,也要有困难,也要有绝望,也要有悲哀,当然也要有成功了……这就是小人物的生活!如果我们小人物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古语
期刊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尊重父母首先就是要听父母的话,长者具有天然的权威。可是,伴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日益老去,两代人从生活观念到生活习惯,矛盾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此时羽翼已丰的孩子开始试图去改变父母的“不良习惯”,但世间没有哪位父母乐于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不”,即使他知道这个“不”字也许说得有理……    不战而败篇  向父母大人说“不”,很多时候是找“抽”    老人省一点,孩子宽一点    我从
期刊
人在年老时头发斑白可说是自然现象,但年纪轻轻就有了白头发,甚至刚刚5岁的小孩也出现白头发了,你还能说是正常的吗?  头发是人体的代谢组织之一,又是微量元素的排泄组织之一,毛发中元素的含量,反映一定时期内机体元素的水平。头发是人体模型微量元素的贮存库,被称为生物记录丝,因此用头发中的元素谱能诊断疾病。国际原子能机构已选定人发作为环境污染的可靠指示器。  头发中的黑色素多少决定了头发的颜色。头发由黑转
期刊
胆石病  胆石病是常见病,按结石存在的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石按所含成分又分为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膳食结构、胆道感染以及胆囊功能异常均有关。  膳食治疗:  对直径小于1厘米,无胆道狭窄和无严重的必须手术的并发症的,都可采用疏胆理气汤来排石。柴胡10~15克,黄芩10~15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0~15克,广木香10~15克,
期刊
孩子生病,是不少父母最头疼的事,有些父母不知道怎样护理幼儿,一旦幼儿生病,除了去医院,回到家就不知所措了。  儿童患病后,本身会因消化道分泌液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缓慢、消化机能失常而导致食欲下降,可是这个时候不少父母偏偏让孩子吃很多糕点一类的甜食,认为那样会增进孩子的食欲,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病儿的康复。让孩子吃过多的甜食,会使体内大量的维生素被消耗掉,人体缺乏了某些维生素后,口腔内唾液、
期刊
一位妻子抱怨说:“我丈夫那人真是个厚脸皮,跟我闹过意见之后,我都不理他了,可晚上一闭灯,他却要跟我干那事。我肚子里的气还没消呢,真想一脚把他踹开,可是看他那嬉皮笑脸的样子,我又有些不忍心。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该不该拒绝他?”  丈夫提到此事却很得意:“女人最怕上床。就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就算她恨得你牙根痒痒,只要睡过一觉,满天的乌云就散了。这是我的成功经验!不过我还想知道,睡过一觉之后,两人
期刊
咱当只蚊子不容易,谁说不是呢。别老是想着杀,杀,杀的,人就是爱吹牛,杀蚊子杀了这么多年了,结果呢?还是蚊子比人多。   咱当只蚊子不容易,谁说不是呢。亲你一口就想灭了咱,那还了得?你要是只蜘蛛或是癞蛤蟆,老子还懒得理你呢。   咱当只蚊子不容易,谁说不是呢。你们女人一胎只生一个好,咱母蚊子一生就是生一窝,你们生孩子要补心补脑补肝脏,咱生孩子不也要加点营养啊。   咱当只蚊子不容易,谁说不是呢。有些
期刊
灰暗,夜半时分,东北林场似的旧房子,似乎还有烟熏的痕迹。隐约听见妈妈把离家的妹妹找回来,在厨房责打问话,屋外有风雪,妹妹哭得很伤心,妈妈也打得不太忍心,我睡在暖炕上,缩在被窝里,似乎闻到一种淡淡的腐气从厨房那边飘过来,心里开始害怕,潜意识觉得这是腐尸的气味,是不好的征兆。我的脑子里浮现着妹妹的脸,想的却是男孩和女孩哪个才能更好地反映出母亲的长相特征。  “哥哥”,我转头,用祈求保护的眼光看着睡在身
期刊
一年前新婚,装修新居,无比振奋。虽然买房后身负大笔贷款,但依旧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坐在空房中为畅想中一次比一次更加美丽而个性化的家而心潮澎湃,并慷慨地提出第一笔装修款项购买了若干印刷精美、价格不斐的居室装饰类杂志——看着就高兴。但接下来的事情可用惨痛来形容:由于对实际花费估计不足,造成了整个装修的虎头蛇尾,根据材料与物品现今的情况就可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开始时挑选的上上品,哪些又是后期压缩支出时
期刊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文化特定性障碍”,是一种民族概念疾病。  中医的“肾”和西医解剖学上的肾是完全不同的。西医的肾是解剖学上的一对器官,主要功能是排出代谢产物(尿液)。中医理论则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开窍于耳及二阴,对五脏六腑起着极为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等作用,人体的生长、生殖、衰老过程就是肾中精气盛衰的反映,“肾气盛则寿长,肾气虚则早衰”。肾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