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技术生态位探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za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核心技术需要良好的技术生态位,技术技能是技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种群”之一,构建良好的技术生态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从技术生态位角度看,高水平职业教育应体现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快速的技术技能迭代速度及鲜明的技术技能创新特色。变革技术技能创新的规划、评价及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技术技能水平;选对人才,建立机制,走向市场,可以加快技术技能迭代速度;多维度分析评价技术群落,选对技术技能创新领域,有利于形成特色。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水平 技术生态位 核心技术
  [作者简介]丁帮俊(1967- ),男,江苏南通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无锡 21415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隐性贡献对创业团队的激励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084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3-0038-06
  “中兴芯片事件”引发国人和媒体的强烈关注,2018年4月《科技日报》连续报道了我国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包括生产芯片用的顶级光刻机、生产OLED面板的真空蒸镀机、生产机器人的阵列触觉传感器等技术。大多数国人寄希望于国家级研究院(所)、985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快速攻克这些技术,但仔细分析这些核心技术,会发现其中有“卡脖子技术”。例如,中国代表团考察生产芯片的顶级光刻机项目时,德国工程师告诉他们“给你们全套图纸,也做不出来”①,因为同一个镜片不同的人抛光,光洁度会相差十倍。德国抛光镜片的工人,是经过专门培养的,有的甚至是祖孙三代在同一岗位上手手相传培养出来的。类似的“卡脖子技术”在顶级设备或核心技术中还有很多。由此可见,“高大上”的核心技术中有不少是属于“不起眼”的工艺、技艺方面的隐性技术,攻克核心技术除了需要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还需要具备隐性技术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大师。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能大师主要从事生产技术研究,这些研究相互之间应具有良好的技术生态关系,以促进彼此的发展。
  一、构建良好的技术生态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核心技术只有在一定的技术生态中才能发展,技术生态位是“一种技术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其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功能关系”②。在技术生态体系中,技术群落既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性,每种技术都有其功能地位、时间和空间位置。技术技能是技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种群”之一,是国家、地区技术生态体系的重要支撑。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就是要体现技术技能积累的高水平,支撑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生态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助力核心技术的发展。吴晓蓓将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总结为“双高”,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契合度高,培养的人才驾驭职业能力高”③。
  (一)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是构建良好技术生态位的重要条件
  技术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要有乔木、灌木、花、草等,种群多样,才能生生不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样具有多样性。华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言指出:“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④高职教育就是要契合社会需求,培养出适应未来需要的“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将生产一线技术生态做好,就是对整个国家技术生态位最大的贡献。核心技术中的“卡脖子技术”有些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有些是应用研究领域的,还有些是生产制造环节的。在技术应用领域及生产制造环节,高职院校只有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方能使我国技术生态具有更优化的“种群”结构,否则任何核心技术设计得再美妙,也无法变成性能优良的产品。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是构建良好技术生态位的前提。
  (二)培养高水平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构建良好技术生态位的有力支撑
  我国技术生态要在国际技术生态体系中占有较好的生态位,除了具有稳定的“种群”,更要求每个“种群”有自身独特的生存方式。对高职人才而言,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就是具备高水平驾驭职业的能力。只有每个企业都储备了大量高水平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生产制造一线领域有自己的“绝活”和“看家本领”,我国技术生态位在国际技术生态中才能更有优势。发达国家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具备“绝活”和“看家本领”,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几十人的小企业也能传承百年。德国的许多百年小企业,业务集中在非常专业化的领域,产品市场占有率通常是世界第一、第二。“这些中小企业中,有1400个是‘隐形冠军’,被称为‘散落在德国各地的珍珠’。在全世界3500个隐形冠军中,德国占到了近一半,集中在医疗技术、环境、专用设备、化工、电子设备等领域。”⑤由此可见,培养高水平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构建良好技术生态位的有力支撑。
  二、开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在技术生态体系中,总有新的生态位不断产生,旧的生态位逐渐消失。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在于高水平的技术技能积累。最近十多年来,高职教育飞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但从技术生态位的视角看,开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从技术生态位层次看,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不够。在技术生态位中,每类技术都有层次性,有领先的前沿技术技能,有一般水平的通用技术技能。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急需的是前沿的技术技能,或是做到“极致”的通用技术技能。但是,“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当务之急。”⑥目前企业技术创新与技術积累能力大大增强,大多数企业技术技能水平强于高职院校。在技术生态位层次上,高职院校技术技能水平的高度不够,无法有效服务行业企业,具体表现为:为企业开发产品和技术攻关的能力不强;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为企业培训的供给不足;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的供给优势不明显;等等。这导致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一直处于企业的从属地位。同样,在通用技术技能方面,亦未能达到“极致”和“精益求精”,与国家和社会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   3.创造资源条件,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只有在产业的环境中,才能解决产业的问题;只有在技术市场的环境中,才能解决技术市场的问题。科研创新个体或团队走进技术生态的“大环境”,需要在团队建设、互动交流平台及协同机制建设方面提供条件保障,使学校内部机制与技术技能创新的“大环境”相匹配。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创新团队建设,是融入“大环境”的关键,要着眼长远发展,引进和储备高水平人才;互动交流平台建设是融入“大环境”的基础,要分析学校自身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占据较高技术生态位,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协同创新机制是融入“大环境”的保障,可借鉴美国的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TTR),由校企共同申报项目,分任务完成科研项目,由企业融资将研究成果商品化,破解协同创新难题。
  (二)提高适应能力、传播能力及迭代能力,加快技术技能的迭代速度
  1.分类管理,选对人才,增强迭代适应能力。加快技术技能的迭代速度,必须优化学校组织结构,选对人才,增强技术技能迭代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人才的特点,将师资队伍分成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及科研型三类。科研型人才由校内科研院所管理,按技术技能创新规律和技术技能迭代规律,建立技术技能感知、预测及创新的组织机制。分类管理,选对人才,有利于发挥人才优势。科研的实践证明,只有少数有特质的人才,创新的成功概率较大。没有这种“特质”的人才,找不到感觉,只能在技术技能创新的过程中不停地试错,耗费资源,成功概率低。选对人才,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技术生态位的变化要求。
  2.建立机制,提高效率,增强信息传播能力。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建立“一師一企”制度,提高新技术、新技能信息采集的即时性,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长期参与企业的研发和工艺创新活动,即时感知新技术、新技能;加强与行业学术组织的交流,根据技术技能创新目标和任务,有计划地参加国际国内行业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技术技能或学术交流活动,获取最新技术技能信息;加强校内交流,在校内建立学术沙龙制度,定期交流技术技能创新信息;建立新技术、新技能动态更新机制,将新技术、新工艺更新率纳入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核评价,推动新技术、新工艺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缩短课程开发周期,以讲义的形式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嵌入课程,提高技术技能知识传播效率。
  3.“借船出海”,走向市场,增强技术迭代能力。高水平职业教育只有走向市场,主动感知技术市场变化,才能快速迭代技术技能。之所以借企业之“船”,是因为行业企业对技术市场的变化比高职院校敏感,通过企业成熟的市场通道,能使技术技能创新快速走向市场,在市场中增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迭代能力。可借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建立校企共招共用共育共享人才机制,引进的博士具有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享受双薪;保留博士事业单位身份,在企业顶岗解决技术难题;将过去学校聘请校外企业教师技术指导任务由博士团队来承担,与企业一道参与技术技能创新的市场迭代。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这一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多维度分析评价技术群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创新特色
  1.分析技术分布状态,分类研究,确定发展特色。技术群落具有分布效应,有技术集中分布的聚合效应、技术相关分布的协同效应、技术衍生分布的连锁诱导效应、技术圈层分布的扩散效应等。立足地方技术生态位的“特色性”,就是找出地方技术群落的分布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形成特色和优势。技术群落分布为聚合效应的集中分布,应立足较高层次的技术生态位,在技术技能高度上形成优势;分布为协同效应的相关分布,要善于找出技术技能的差异化,在技术技能差别上形成特色;分布为连锁诱导效应的衍生分布,可捷足先登发展新兴技术技能;分布为扩散效应的圈层分布,由于不是技术源的中心区域,则要慎重论证技术技能创新可行性。
  2.分析技术生态位的生命周期,预估特色发展的可持续性。技术生态位生命周期演化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起源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根据技术群落的分布特点,确定发展特色之后,还要预估技术生态位的生命周期,确定较长生命周期的技术作为研究领域。另外,要做好每一阶段技术技能创新工作:在起源期,要研究新兴技术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空间及产业基础,预估其可能的发展走向;在增长期,产业的重要性迅速提高,技术技能创新竞争力加强,要从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升技术技能创新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在成熟期,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由于集聚程度已经最大化,此阶段高职院校应提升技术生态位的层次;在衰退期,要考虑技术生态位的变迁和再生。只有做好每一阶段的规划工作,才能确保技术技能创新具有可持续性。
  3.综合分析技术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度和密度,结合已有基础,打造特色。在分析技术群落的分布及技术生态位生命周期后,要想形成技术技能特色,还要对技术生态位测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技术生态位测度指标包括宽度、重叠度、密度等。宽生态位意味着适应范围的扩大但适应效率的降低,窄生态位则反之;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大意味着竞争小,反之则竞争大;技术生态位密度高竞争大,反之则竞争小。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必须结合已有基础,选择合适的技术生态位的宽度、重叠度和密度。技术技能积累较好、竞争能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可选重叠度和技术密度较高、宽度适中的技术生态位,通过竞争占据更高层次的技术生态位,在水平高度上形成优势;技术技能竞争能力较弱的高职院校宜选重叠度和密度小、宽度窄的技术生态度,形成差异特色。
  四、结语
  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技术生态,高职院校高水平技术技能是技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生态位。研究高水平职业教育中的技术生态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水平、技术迭代速度,最终形成自身特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任重道远,还有许多方面需要研究和实践。第一,技术技能创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资源,如何配置资源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技术技能创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何建立允许失败的容错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第三,技术技能创新如何与企业深度融合,如何反哺教学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技术技能创新水平既是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只有在技术技能生态位上做优做强,才能有效支撑国家技术生态体系,助力核心技术发展。
  [注释]
  ①高博.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这些“细节”让中国难望顶级光刻机项背[N].科技日报,2018-04-19.
  ②潘海英,郑垂勇,刘丹丹,等.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对技术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专利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6):826.
  ③吴晓蓓.推进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EB/OL].(2017-05-04)[2018-05-27].http://www.npc.gov.cn/npc/zgrdzz/2017-05/04/content_2021287.htm.
  ④任正非.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EB/OL].(2016-06-30)[2018-05-27].http://rss.ndrc.gov.cn/gzdt/201606/t20160630_809850.html.
  ⑤王京梅.什么成就了德国品牌?[N].中国航空报,2015-12-08.
  ⑥从云飞.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2):41.
  ⑦张丽萍.从生态位到技术生态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24.
  [参考文献]
  [1]苏雁.苏州工职院:博士人才引得来用得好[N].光明日报,2017-12-22.
  [2]程章林.论技术群落的分布效应[J].科学技术与辨证法,1989(2).
  [3]李霞,刘尧飞,罗丽.独立学院生态位的游离倾向与矫正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21).
  [4]田印红,红頵,陈雨田.基于生态位理论下我国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的建构[J].才智,2018(1).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教育英语分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学习心理。在进行英语分级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分级教学限度,优化内容,把握节奏,树立科学的教学态度。要注重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进行分级教学,科学评价,因材施教,普遍培养,分级训练,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利用网络教学。院校则要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分级教学课程内容,设计相应评价机制,有效提高
利用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4~2005年部分逐时PM10监测资料和相对应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城区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特别是对四季PM10日变化中高污染时段的形成与天气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武汉市城区PM10的日变化与季节、天气系统的关系密切,与气象要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高校男子十项全能成绩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单项成绩、全能成绩、专项成绩、技术技能等方面分析了高校男子十项全能基本情况
贵州省长顺县通过近几年的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大力推广粮——猪——沼生态农业模式,探索一条在石漠化和半石漠化地区开展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一、明确目标,找准症结,推动
在城市小区中应用计算机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针对天津市某小区中的部分建筑,以天津市多年平均气象要素作为初始条件,计算过程选用标准的k-ε模型,结合Fl
跆拳道是很受大众喜欢的运动方式,但是在其技术训练上有很多的方式方法。何为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途径和办法。运
期刊
伴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快速的发展,致使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也不断的进行变通与改革,各种各样的体育教育模式也随之参与到了体育教学中,这些体育模式的不断变化,也促使着体育事业
利用城市污水生物法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热解制备的吸附材料对低浓度SO2进行吸附研究,采用热分析的结合滴定的方法研究了对SO2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水存在的情况下,化学吸
Cu/FSC是一种以过渡金属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催化剂,实验中考察催化剂制备中金属盐浸渍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浸渍状态和浸渍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负载量存在最佳条件;
裁判员是比赛的执法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是保证比赛公平,有序进行的关键。而伦敦奥运会众多争议性判罚的出现,值得我们广大裁判员进行反思。因此,在对伦敦奥运会争议判罚产生原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