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企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测算、差异来源及其成因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重污染行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提升重污染行业整体绿色生产效率,也需要进一步缩小行业间企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差异.文章利用2010—2017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整理企业排污费作为非期望产出,借助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测算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二阶段泰尔指数和QAP分析方法考察企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差异来源及其成因.研究发现:①企业间绿色生产效率差异较大,增长最快的企业年均增长63.47%,而降幅最快的企业年均下降17.53%;行业间分化态势亦十分显著,食品加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25.33%,而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年均下降3.14%,仅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加工业实现了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双轮驱动增长.②企业绿色生产效率总体差异呈现类“N”型变化趋势,从行业门类看,门类内差异是总体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进一步从行业大类分析,大类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平均贡献率高达72.93%.③上述差异从结构组成上看,缩小技术效率差异和技术进步差异有助于实现整体及不同行业门类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均衡发展.从内部治理因素上看,缩小企业间竞争地位、成长性和资产利用率差距是整体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扩大企业间盈利能力则有助于降低整体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缩小企业间竞争地位是实现制造业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均衡发展的关键,而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可降低采掘业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差异化金融资产配置则有助于降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因此有的放矢地制定重污染行业发展政策有助于行业内企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协同提升.
其他文献
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采用1999—2012年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在以构建熵权法计算的污染密度和以排污费计算的污染强度指标的基础上,从生态学和经济学两个维度,研究了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僵尸企业比例越高,当地正常企业污染情况越严重,这一效应对轻工业及私有企业更加明显,上述结果在工具变量回归中均保持稳健,此外,该效应在政府干预能力更高的地区和创新能力较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最后,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政府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挤出和企业新增“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中的关键少数.一方面,因其直接且深度地关涉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国际竞争等战略性问题而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另一方面,其对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满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备关键性属性.保障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既是保障中国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要义,又是实现并长久地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牛鼻子”.以保障中国国家安全为目标,梳理中国现行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发现在监管规则的功能性构造和监管效能的制度性提升上还有完善空间.从规则供给来看,以《矿产资源法》《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城市的各类资源与环境问题呈现传递关系日益复杂、多决策主体共同作用的特点,使得传统单一关系和单一主体的分析与管理方法难以全面满足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网络分析作为系统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实现工具,能揭示隐藏在城市资源管理复杂系统背后的网状结构和变化规律.首先,基于CiteSpace对检索的2000—2020年中英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分析,研究了生态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这两种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及在城市资源管理决策应用中的差异,系统梳理了两类网络分析方法的主要联合运用方式和过程,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是生态补偿、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等制度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文章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存在争议的实物核算项目和价值核算方法问题.首先,辨析了与自然资源资产相关的自然资本、环境资产、生态系统资产、生态系统服务等概念的内涵、联系和区别,旨在正确借鉴已有文献和核算框架.其次,在明晰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系统服务→收益”的核算逻辑,并相应确定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实物量表和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流概念的价值量表.最后,基于国民经济核算背景下资产估值原则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估值的理论框
在空气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背景下,理清空气污染与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及人力资本效能的关系,有助于为优势人力资本发挥、环境规制政策制定、环境治理投资收益评价提供参考.研究利用2014、2016和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及空气质量指数(AQI),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从微观视角考察了空气污染对个体劳动供给和人力资本效能发挥的影响,并利用逐步检验法、bootstrap法等分析方法检验了三者之间的机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空气污染会显著抑制劳动者劳动供给,但收入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