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为探明不同植物叶片主要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对N、P停止施入后的响应,依托野外长期实验,测定科尔沁沙质草地优势种绿珠藜(Chenopodium glaucum,2010年采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2010年和2019年均采集)、野大麻(Cannabis sativa,2019年采集)成熟叶片的C、N、P含量.结果 表明:停止施肥后,3个优势种(绿珠藜、芦苇、野大麻)的叶片C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停止施入2年后(2010),绿珠藜叶片N含量有显著差异(P=0.001);P停止施入的第2年,绿珠藜(P<0.001)和芦苇(P=0.029)叶片的P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N、P停止输入11年后,芦苇和野大麻的N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芦苇叶片P含量在P处理仍有差异,野大麻叶片P含量无差异;N、P停止施入2年后,绿珠藜和芦苇的N∶P分别为5.33 ~ 12.63和19.78~24.63,N、P停止施入11年后,野大麻和芦苇的N∶P为4.96~5.67、15.86~20.38;N+P处理促进了植物叶片对N、P的吸收,N、P的添加对植物叶片N、P含量的影响是可逆和短期的.该结果可为科尔沁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