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f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结构体系的不断变革,无论是社会格局,还是生态环境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说,目前我国林业仍旧处于一个发展中的阶段,对于新林业发展的战略构相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在受到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建设也对新林业发展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重点将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标,从而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使其充分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为此,笔者就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设;新林业;战略构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国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于各种产品的实体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目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如此严重,人们也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高层次的要求。并且,以我国目前林业发展形势来看,正在处于一个新时期的转型期,而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作为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对于林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新林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必须在满足社会生态环境需求的前提下,对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制定出完善的规划方案,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
  1 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的需求
  一直以来,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然而,自从改革开发之后,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经济效益方面,常常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再加之现代工业化的迅速兴起,致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也严重,引起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从而为林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为此,笔者就具体总结了目前我国生态建设对新林业发展的几点要求。
  1.1 对林业重新定位
  在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林业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重点将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中主要的项目之一,改变以往传统的思想观念,由林木逐渐取代木材,并对林业总体发展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规划,如果还是一位的将林业定义为木材,势必会造成大量森立资源的浪费,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所以,在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将林业作为主体结构,采取相关有效的对策措施,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以此来促进我国林业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双重发展。
  1.2 确保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
  森林系统作为陆地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条件。当前,在林业建设中,人们主要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培育,充分做好了森林资源的维护管理工作,从而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一般情况下,由于森林资源的构成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资源的综合体,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之我国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总面积十分庞大,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于生态建设的需求。因此,只要保障优良的种苗和树种,就能够充分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3 综合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将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发展的综合体现。社会、经济、生态单个方面的效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林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单效林业,要将生态效益的实现作为林业发展的前提,同时,还要适当的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考虑其中,使三者的发展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林场的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的非常有效的途径。对于林业的分类经营,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针对林业中的商品林,鉴于这部分资源是伴随企业投资而产生的,追求的也是后续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一部分林业的监管不易采取太多过于严格的行政手段,倒是应当按照计划对其进行控制,并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另一大块是林场中的生态公益林,在经营时主旨应放在让这部分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森林生态公益功能上,鉴于公益林并不直接和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挂钩,所以很有必要对于进行严格的宏观调控,这样才能让其经营活动良性发展。
  2 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发展指导思想
  2.1 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标
  就当前新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将满足于社会需求为主要的建设目标。而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尤其是对新林业的发展,更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单单对林森林资源生态服务的要求,还对相关的林业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再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无论是对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方面,都有了较高的追求。因此,在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社会需求已经成为了新林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2.2 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重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传统思想,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前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合理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在新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的重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达到最優化。
  2.3 将适应时代发展作为根本要求
  在林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要以适应时代发展为要求,与新时代发展步伐接轨,建立出一个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林业发展战略。在这个知识经济发展崭露头角的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经济体制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对于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我国林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应当引起林业部门的高速重视。其次,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林业发展还要讲生态建设作为主体,制定出满足于社会需求的战略目标,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建国,万丽君,陈建成等.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8(4):235-139.
  [2]蒋敏元,黄正梅等.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J].林业科学,2011,41(2):258-261.
  [3]刘娇英.林业产业化促进生态文明的动因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2):236-239.
  [4]李世东,张宏亮.论和谐林业的几个基本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11,19(5):88-9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如今的城建工作中,测绘工作越来越成为重点工程。这种工作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而且测绘的精度要求也不断增高。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对工程实践进行总结。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应用较广的就是GPS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对测量的选点标准,建立标志以及数据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绘;全球定位系统  所谓的GP
摘 要:环境统计工作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各种环境问题凸显,环境统计工作变得愈加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下环境统计与总量减排的关系,探讨分析了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环境统计;总量减排;问题;建议  环境统计是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辖区内环境状况、污染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工作等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传输、汇总、分析和发布
从液固两相研究了氯柱硼镁石在30℃NaCl水溶液中的溶解及相转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NaCl盐效应对该复盐的溶解有增溶作用,对其转化有抑制作用,对含硼物种的形式和硼酸盐的结晶化学没有显著
期刊
摘 要:针对临沂物流业迅速发展的趋势,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论证了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发展临沂高速公路物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高速公路;物流;经济发展;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产业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针对高速公
摘 要:全球定位系统,也就是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这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具备布点灵活,受外部环境限制因素影响比较小的特点,这不仅提高了大地测量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测量质量也有所提高,该技术的长期使用,使得我国的大地测量事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应用的优势的介绍,进而探讨了该技术在大地测量中有关应用,希望对我国大地测量事业的发展提供方便。  关键词: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亟待一套优化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本文着眼于我国高职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的发展状况,深入剖析了实践项目较少、学生积极主动性较低,毕业设计质量要求不高,没有与社会接轨等现存问题,并且相应提出了深入体制改革,推行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实验等相应措施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时代
摘 要:通过对蒸发式泠凝气制冷系统工艺流程的解析,分析比较与传统制冷工艺在实际建安及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阐述新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势,论述蒸发式冷凝器在温控混凝土生产上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制冷系统;蒸发式冷凝器;应用  1 引言  在温控混凝土生产制冷系统中,传统的热交换过程是利用水泵与冷却塔、冷凝器冷却水进行循环与降温,相对于此,利用冷凝器内喷淋水蒸发吸热的方式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式冷凝器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其在发达国家的人群发病率为1.5%~2.0%,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房颤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可使脑卒中风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