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方程建立过程中对“波源”的正确理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smar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波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平面简谐波是最基本的波动形式,是认识、研究波动现象的基础。本文指出个别教材和文獻在建立波方程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误解。这一问题主要是以波源和波传播介质中的某个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波方程过程中存在不科学的描述,本文给出了用上述两种方法建立波方程时的差异。
  关键词:机械波;波方程;平面波;波源
  
  波动是自然界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如声波、电磁波等与我们的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在2017年,3位美国科学家Rainer Weiss,Barry C.Barish和Kip S.Thorne因“对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的决定性贡献”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机械波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深入了解、学习波动相关知识的基础。作为一名中学科技迷,我对机械波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自己学习和参阅了大学物理中有关的知识。
  在我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发现,国内有些高等教材和文献在波方程建立过程中对“波源”的理解不够,波方程描述不够严谨,甚至有的错误。波源的定义是能够维持振动的传播,不间断地输入能量,并能发出波的物体或物体所在的初始位置。波源是波的发源地。有些教材在建立波方程的过程中,把波源和波传播介质中的(某个)质点混淆了,让人产生误解。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波源周围介质的振动均在相位上均落后于波源;而对于介质中一点,沿波的传播方向,在它前方的质点振动落后于它,在它后方的质点振动超前于它。有的教材和文献把波传播介质中的一点称为“波源”,按照惠更斯原理,这种说法本身可以,但是在建立波动方程时出现了错误。所建立的波方程只能表述其前方、沿波传播方向上质点的振动。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常见的错误认识。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摘 要:伴随着高中教育的蓬勃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未来高中物理教学的趋势,而高中物理作为理科的基础学科,所学的知识范围也越来越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充足的物理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认知,促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将STSE教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育改革的必要方式,也是高中物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将重点谈一谈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渗透STSE教育
会议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断地深入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教学方法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完善。新课改条件下,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教育的目标和方式都应该得到全面的革新。“微课程教学”就是新课改形势下出现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程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利用。因
会议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很多内容注重实验操作,实验是化学科目的灵魂所在。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方法的运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科目,利用实验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加扎实地掌握,并不断掌握化学实验方法。但是在化学实验中,教师也要注重创新,利用创新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实验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应用
一、引言我国是个洪涝灾害多发国家,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量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几乎每年都有地区遭灾。今年南方地区春雨绵绵,刚入夏广东省北、中部又时降大或暴雨,传来洪水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