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金融工程扶持政策的效果研究

来源 :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国内外对金融工程的研究方兴未艾,然而,大多数研究都是从金融工程对微观经济主体运作效率的角度展开的.而实际上,金融工程的迅速发展对另一层次的金融效率一金融宏观调控效率,尤其是货币政策效率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rn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由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重大变革,其意义不亚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必将促进绿色产业技术创新.
其他文献
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了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认知,并立足人类-自然这一生态系统,提炼概括形成哲学层面的生态价值观与世界观,以此来指导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基于主客体统一的原则,对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剖析,是哲学视域的内涵挖掘,也是科学规律的揭示.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依然有其卓越的价值,其中环保理念进入中国后有所调整,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又彰显出了现代文明的要求,成为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张夺所著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理念研
期刊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集体发力才能获得更好成果,其中企业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发展必须得到优化,才能实现资源节约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构建企业财务共享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其可以通过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向综合化发展,既能帮助企业高效化决策,也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一书所研究的节能减排税收政策运行模式与优化建议可以为企业财务共享发展模式构建提供参考,通过推动企业经营发展革新为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支撑.
期刊
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电力应用,电力行业因此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电力行业的大力发展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电力企业发电手段主要通过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进行发电,这不仅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也导致了大量污染气体的排放.近年来,政府积极寻求转型,改革电力体制,提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等诸多措施,这些手段促进了电力行业发展,较大地减轻了中国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的严重程度.由朱林、刘建民、王圣、孙雪丽等人集体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16年1月出版的《中国煤电行业大气污染
期刊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提升,在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光污染、交通拥堵等,这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为了维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建设,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如今的头等大事,而智能环保就是如今生态建设的研究热点.智能环保是利用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新兴概念,其核心概念是维护生态平衡.
期刊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生态学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的产物,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概括而言,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应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新生理念.反观新时代中国发展现状,“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内核契合.2021年7月中国颁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绿色设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等内容,由此可见,中国具有生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适宜的政策土壤,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基于此,由杨增岽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20年11月出版的《社会生态视角下当代中国
期刊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社会民生,还关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态势趋向好转.如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是摆在当前的重要课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一书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阐述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构建生态文明智库对于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为破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严峻考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居民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但阳光之下尚且有阴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总进程中,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进展缓慢,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仍旧突出.《农业生态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一书以农村的生态问题为基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国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同时随着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理念更新,社会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现阶段,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不仅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具备科学思想引领以及正确政治观念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需求,高校应尽快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在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中的融入,实现协同育人.文章结合《环境工程原理》一书,立足于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际教学需求,探讨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环节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逐渐变得无节制,近些年来,自然环境受损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治理放在了突出地位,并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充分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随着生态文明扩展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事关公民生活的社会生态治理也迈出了新的台阶.鉴于此,由卢风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文明的超越》一书,从探索生态文明的起源出发,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进一步改善政治经济制
期刊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建筑、装修、园林、城市公共场所等环境设计受到高度重视,企事业单位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张晓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性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以下简称《探究》),就是一部关于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的专著,该书以环境设计的内涵、特征、发展现状等为出发点,阐述了环境设计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方法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