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早期发育与环境溶解态有机质

来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erine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受精卵、开口前的幼体与环境中溶解态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简称 DOM)之间的关系,测定中国对虾的卵和各期无节幼虫的干重和灰重.结果表明从虾卵到无节幼虫的干重和灰重是增加的,自卵到第六期无节幼虫(N6)干重平均每只增加7.95μg,灰重平均每只增加2.95μg,证实中国对虾在早期幼体发育中能够从水环境中吸收和利用溶解态有机质.
其他文献
中国对虾成熟卵子释放于海水后,无论受精发生与否,位于质膜凹中的皮质棒都可向外排出.皮质棒排出同时也将卵黄膜举起.皮质棒排出过程中,由基部开始逐渐向上进行溶解扩散,皮质
本文从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遗传基础角度讨论了植物抗病分子机制以及植物抗病毒、真菌、细菌和线虫病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有关进展作了简单评析。
采用多管发酵培养法检测水样中致腐蚀菌并富集出测试菌群.设置杀菌剂浓度梯度,筛选出有效的杀菌剂.对不同配比及含不同杀菌剂的树脂涂层进行耐腐蚀及杀菌效果检测.并对其中效果最
目的 探索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在小鼠胚泡着床后有无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对孕龄5d、 7d、10d、12d、和15d的小鼠胚胎(共50个,每组 10个)LIF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葱斑潜蝇 1年发生 4~ 5代 ,世代重叠严重。以蛹在土中越冬 ,翌年 5月初越冬蛹羽化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室内自然变温饲养 ,得到全世代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0 .34℃ ,有
利用PC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节丛孢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该属10种12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AluⅠ、HaeⅢ、HpaⅡ
确认了花忍属在内蒙古仅有P. coeruleum L和P.villosum Rud. ex. Georgi. 两种.确定了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前者为泛北极种, 后者为中西伯利亚南部种.
本文研究了土耳其斯坦叶螨 Tetranychus turkestani(Ugrou & Nikolski)在实验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土耳其斯坦叶螨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作为一种新开发的食用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研究者的关注,但在其栽培生产中遇到的产量相对较低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致使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