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心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人民全面戰“疫”,奋起抗击。中华民族险些被遗忘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人间真情又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
   这最炽热、最动人的心,自然是冲在一线的“逆行者”们。在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主动担起责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奔赴战场。他们是白衣天使,用自己的双手拯救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是民族英雄,以无私的精神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他们勇敢无私的精神,将永远温暖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真情,同样是最美的中国心。不久前的一个上午,我正看着疫情报道。“咚咚咚——”有人敲门,我立刻紧张起来,不知该不该开门。我犹豫地靠近门把手,又突然缩了回来。“算了,就当家里没人吧。万一门外的人身上有病毒,我们家就完了。”想到这里,我蹑手蹑脚地走开了。这时,门外传来邻居王阿姨的声音:“你们家有口罩吗?”我吃了一惊,以为她是来要口罩的,便冷冷地回了一句:“没有。”“东西挂你家门上了,记得取。”王阿姨的声音仍是那么温和,我忽然对自己的冷漠感到愧疚,自责。我打开门,王阿姨已经走远了,门把手上挂着一包崭新的口罩。顿时,愧疚与感动夹杂在一起,凝成晶莹的泪珠,挂在我的眼角。在这困难时期,邻里间的关怀是最美的中国心。
   这最美的中国心还包括平凡人的无私奉献。我奶奶已经60多岁了,仍有满腔热血。这次抗击疫情,她主动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每天守在小区门口,为外来人员测体温。每天清晨,她便戴着口罩,穿着红色的志愿者马夹,坚守小区大门。她们不求回报,只求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作为学生,我能做的只有不出门,不访友,不吃野味,勤洗手,勤锻炼;督促亲朋好友们出门戴上口罩,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学生为抗击“疫情”所做的最大的贡献。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不论平凡还是伟大,只要尽心尽力,就是最美的中国心!
   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众志成城,雪虐风饕的寒冬终将过去,温暖和煦的春风将拂面而来!
  (福建三明市列东中学初一·8班)
  点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显现了许多可敬可爱的“逆行者”的身影,无论是冲锋在一线上的白衣天使,还是在后方坚守的普通人,无不彰显着那一颗颗“最美的中国心”!
   习作结构清晰,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段,叙述了那些平凡人做的不平凡的事,突出了正能量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小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简述了在这场战“疫”中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事,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令人回味。
  (雷碧玉)
其他文献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的头发是黑色的,松松软软地贴在她的脖颈后,不长,刚好到她碎花衬衫的领子上方。有时,头发笨拙地摆动,偶尔会露出里面灰色的短发。有时,低下头,也会掉出几根被黑色头发遮住的黄色、白色头发,但我总不以为然。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走进外婆家,猝不及防看见她在染发。听到动静,她笨拙地扭头看我。从那浅褐色的眼瞳中,我看见了自己模糊的身影,一时神情恍惚。她又扭过头去,戴上手套,挤出黑色的染发剂
期刊
一位语文老师在课上对学生说:“你们要多读书,多观察。古人云:‘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足够的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这位老师的话,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且十分赞同。但是,“厚积才能薄发”的用法真的对吗?有人说这是对成语的误用,也有人说这是对成语的活用,一时争执不下。   实际上,“厚积薄发”语出苏轼的《稼说·送张琥》。张琥是苏轼的好友,在张琥即将赶赴京城时,苏轼写下了这篇文章,用种庄稼打比方,谈做学问的
期刊
【图片展示】   仔细观察左图,以“粥中情味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   一个题目拿到手,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它是否限定了写作的体裁和人称。是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粥中情味长”这样的作文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
期刊
书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的载体,是在“快餐时代”里充满人情味的沟通方式。直到如今,我们依然需要书信这种古老而又极富情意的交流方式。  【左读名家经典】  致儿子的信  儿子: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做准备;这
期刊
文题亮相   请以“那一次,我真   ___________”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作文。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所谓半命题,就是命题人只出一半的题目,另一半由作者来补上。补什么?一般是补充你最熟悉的内容,最有趣的内容,最有教益的内容。如生
期刊
【课文导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
期刊
我今天数学考试又得了一个满分,难掩喜悦的我哼着小曲儿向家走去。   刚进家门,“哇,好香!”一股淡淡的甜味夹杂着清新的酒香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直奔厨房。“闺女,你喜欢的醪糟发好了。”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对我说。看着盆里那漂浮着的饱满的米粒,我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最懂我者非妈咪莫属也!妈妈用勺子舀了一大勺醪糟喂我。“哇!”软糯的米粒占满了我的口腔,一股浓郁的米酒香味儿充盈着我的鼻腔,而后蔓延至胸腔。我
期刊
如果没有花朵的缤纷盛开,人们还心心念念向往着春天吗?如果没有花朵的热烈参与,美好的大自然还会叩击你的心扉吗?如果从诗词文章中抽离香花芳草的蓬勃生机,文学史还会锦绣灿烂吗?   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曾说:“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哪一朵花不是经过风雪中孤独的跋涉,才在春天努力绽放;哪一缕芳香不是经过黑暗中的苦苦挣扎,才在春风中袅袅飞扬。   2020年的花姿花容,是否惊艳了你的眼眸?是否唤醒了你的动力?花
期刊
【片段导入】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
期刊
叔叔从田地里劳作回来了,带回一双长筒橡胶雨鞋,橄榄色的外表被太阳晒得干巴巴的。叔叔把它提进西边的杂货间里,放在了门后面。看着那双鞋,我的思绪不禁悠然神飞。①  这片土地上的人俭朴,平时劳作脱下鞋子、挽起裤脚就上阵,几乎没有多少人家买过雨鞋。我家曾经也是有一双橡胶鞋的,只不过有一次被小孩子扔到火炉里烧坏了。爷爷不耕作了,父亲和叔叔一直没有想过再买一双,常常冻得双脚麻木,或被雨水泡得发肿。②。  每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