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想当国舅爷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大太监李莲英有个妹妹,容貌秀丽,体态窈窕。李妹妹到了出嫁的年龄,李莲英异想天开,打算利用她的姿色攀龙附凤,倘若她能入宫为妃,自己就是国舅爷了,何等風光!
  于是李莲英多次对慈禧说起他的妹妹如何漂亮、如何能干,慈禧很是好奇,就把李妹妹召进宫来贴身服侍。由于之前曾被李莲英亲自调教,李妹妹参拜慈禧时早已胸有成竹,举手投足无不合乎宫中规矩,言语得体,应对自如,深得慈禧喜爱。
  李妹妹既通文墨又喜逢迎,比李莲英更善于揣摩主子的心思,把向来挑剔的慈禧伺候得心满意足。慈禧把她当成宝贝宠着,让宫人称她为“大姑娘”,甚至与她同桌吃饭,而皇后及妃嫔都在一旁站立。恭亲王奕的福晋向慈禧请安时从来没被赐座,有次她请安后,慈禧忽然赐座,她惊异万分,四处看着不敢坐下。慈禧微微一笑,说:“今天赐座不为别的,只因你不坐的话大姑娘就不敢坐。她穿着汉装又是小脚,怎么能站那么长时间呢?”被太监的妹妹压了一头,福晋十分羞恼,却不敢言语,回去后就气病了。
  慈禧过六旬大寿时,请奕的福晋到圆明园看戏。因为不想在大姑娘面前遭受折辱,郁闷的福晋假称有病,不肯前来。怎奈慈禧多次催促,她只好勉强来了,尽量避免与大姑娘接触。慈禧这回还算厚道,按照礼节略有表示,大姑娘却从头到尾都直挺挺地坐着,连身子都不抬一下。福晋实在无法忍受,熬了半晌,还是推脱身体不适打道回府了。
  李莲英本想效仿西汉的李延年,把大姑娘塞入光绪的后宫。然而光绪与慈禧对峙已久,又不敢公然反抗,就把一腔怨气撒到李莲英身上,所以对这位大姑娘根本不屑一顾。李莲英心存侥幸,认为只要慈禧做主,光绪就没得选了。慈禧倒是愿意成其好事,谁知光绪严词拒绝,说:“祖制不许汉女入宫为妃,阉人之妹更属不成体统,儿臣不敢违逆。”慈禧见勉强无益,只好作罢。后来内务府有个司员青年丧妻,慈禧就把大姑娘嫁了过去,李莲英的春秋大梦算是白做了。
  江苏武进有个读书人叫屠寄之,听闻此事后作诗讽刺道:“偷随阿监入深宫,与别宫人总不同。太母上头宣赐坐,不教侍立绣屏风……汉宫谁似李延年,阿妹新承雨露偏。至竟汉皇非重色,不将金屋贮婵娟。”
其他文献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节选)  英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编总结:人生琐事多,看开了,什么都不算事儿。  《蝾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节选)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编总结:谁都有做痴人的时候。那种忘却一切、只为一人一事的
1846年,林则徐任陕西巡抚时遇到了一桩刑事案件。  陕西泾阳有个叫马书新的人,游手好闲却嗜赌如命,把家当输得一干二净,以致妻子李氏连件完整的衣服都没,寒冬时只能睡在草垫上。李氏的哥哥见到这种情况很心酸,送给她一床棉被。马书新发现了棉被,又要拿它卖钱去赌。李氏当然不肯答应,拉住棉被死活不放,结果被马书新一顿拳打脚踢。李氏哭着叫骂起来,马书新一时恼火,竟用切草的铡刀将李氏的头砍了下来。  案情并不复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落后挨打的晚清简直被人花样欺负。除了疯抢殖民地的列强外,一些不怎么强的“侵略者”也找机会耍个威风。比如欧洲弱国葡萄牙,这个从明朝起就租了澳门、一直作乖乖状的“老租客”,在鸦片战争后彻底撕破脸,不但各种耍赖,还赤裸裸地威胁,气得大清咬牙吐血,一笔丧权辱国协议就把澳门“过户”出去。不过软弱的晚清也曾怒怼“强敌”,甚至有大扬国威的时候。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二月,意大利驻华公使
北宋的科举制度,至今仍在历史爱好者里“圈粉”:比起之前的唐朝,北宋的科举大门更向寒门敞开,平民子弟科场登第的概率大为增加,朝廷对科场舞弊的打击,也是更加零容忍。可其中毛病,从大宋开国起也常遭吐槽:北宋开国后的科举考试内容,主要以诗赋为主,为大宋选拔行政人才的科考,每届其实都考出一群诗人。  这样的后果有多严重?天下的学子们从此都埋头钻研诗歌学问,实际的行政能力几乎没有。范仲淹曾怒斥此事是“士皆舍大
如果你问一位民国时期的老北京,“这么热的天儿,往哪儿躲呢?”他定会提着鸟笼、叼着烟斗、盘着核桃对你说:“去什刹海边儿凉快凉快呐!”  新鲜的荷苞与莲蓬插在水桶间隙,像文艺风的夏日logo,弹去不少烟火气息。而水桶里刚捞的带鱼码得整整齐齐,倔强地翻起一片鱼肚白,仿佛在说:  “我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  比起恭王府、钟鼓楼、关岳庙等景点,热到冒烟的群众还是更爱光顾遮阴效果五星级的冷饮铺子,其中雪莲
自明英宗年间起,大明官场上就多了句俗话:“朝廷用人,多取仪表。”也就是升官看颜值,明朝中期以后的各路名臣,清一色是美男子。当然其中也不乏作恶多端的官员,比如正德年间的政坛强人张彩。  张彩出生于陕西安定一个普通的官宦家庭,作为家中长子,他一心往科举上闯,闯到36岁才考取进士,却也只是个二甲69名,分到吏部做了主事。  除了有个“白皙修伟”的好相貌,张彩的其他一切都无比普通,但他却心怀一个不普通的大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生很善良,其实不然,很多儒生的歹毒残酷堪比法家的酷吏,甚至犹有过之。因为儒家有规划天下的理想,但这理想往往不切实际,于是他们干起坏事来肆无忌惮。  窦太后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她信奉黄老,讲究清静无为,而儒家崇尚“进取”——进取本是好事,可皇帝一旦进取,百姓的生活就完了。汉景帝在位时,儒生辕固精通《诗经》,但那时的学术不纯粹,他们学《诗经》都是为了政治理想。  窦太后召见辕固,问《
清朝人俞万春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青年时期曾跟随父亲在广东参加了对地方人民武装反抗的镇压活动。当时清朝统治危机重重,各地暴动不断,身为官僚阶级的俞万春以维护统治阶级为己任,为之出谋划策。《水浒传》里那些武艺高强的好汉们,就成了俞万春眼里可恶的反动分子,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他生生把《续写》“腰斩”,从71回开始,写出了一部共70回的《荡寇志》。  《荡寇志》的主要情节是,太尉高俅手下有一个提辖陈希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考古界有两次惊人的发现:一是甘肃威武出土了“马踏飞燕”,二是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这一南一北相继面世的文物轰动了世界,因此坊间素有“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的说法。  1972年春,考古工作者在对云南某座墓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包括牛虎铜案在内一批丰富的随葬品。当时,牛虎铜案已经断成好几截,牛头是牛头,小牛是小牛。参与发掘的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国家
1925年,军阀张宗昌率部驻扎在南京。一日,张学良和浙江都督卢永祥之子卢筱嘉前来拜访,三人正聊在兴头上,忽然有个记者递了名片,请求采访张宗昌。  张宗昌看了名片,问记者现在哪里,卫兵说正在门外等候。张宗昌笑着把名片递给张学良和卢筱嘉,说:“看上去头衔挺多,像个有名的记者。”张学良看了名片没说什么,卢筱嘉就不一样了,他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对这些门路清楚得很,于是直接把名片扔在桌上,对张宗昌说:“就是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