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学生本位的理念,将本科生科研置入由科研、教学、学习构成的三向连接情境中进行考察;本科生科研在形式上是一种科研训练而不是科研,其本质属性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根据对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循证视域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17YJC880065), 重庆大学2018年度“研究性学习”重点研究专项“以研究性学习为导向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2018D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学生本位的理念,将本科生科研置入由科研、教学、学习构成的三向连接情境中进行考察;本科生科研在形式上是一种科研训练而不是科研,其本质属性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根据对实践中研究的场所和学校、教师的介入方式、程度不同,将本科生科研的已有实践归纳为课外无学分、课外有学分、纳入课程表、嵌入单门课等四个类别,不同类别中学生的收获与自主性又有层次之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互相补充、互相衔接的完整体系。根据完整性与当前实践中存在的诸如覆盖率低、参与度低等问题,本科生科研尤其需要加强的是嵌入单门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其他文献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是政府、社会、高校、教师与学生等多元主体治理的共同责任,不仅需要协同合作,更需要权责明确。研究生教育出现大量主体权责背离现象,是研究生教育质
随着我国产业进入技术原创和引领战略阶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不确定性工作特质的挑战。本文基于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适应不确定性工作特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的汹涌而来,高职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作为应用性教育类型的高职教育,来自产业转变升级、教育的智能化应用、教育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