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今后学习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部分.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几个概念,如“不等式”、“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等.
   用“ <”(或“≤”)、“ >”(或“≥”) 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数值,而是一个数值范围. 不等式的所有解称为不等式的解集.
   求出字母应该取什么范围内的数值,才能使不等式成立,这个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其次,我们要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依据,运用它们才能熟练地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有三条:
   (1) 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 , a - c > b - c;
   (2) 如果a > b,并且c > 0 ,那么ac > bc;
   (3) 如果a > b,并且c < 0 ,那么ac < bc.
   特别是第(3) 个性质,初学时常常会出错误,必须熟记.因此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 时,要特别小心. 一定要看清楚所乘的那个数(或那个代数式的值) 是正数、负数,还是零.
   最后我们要弄清等式和不等式的许多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1) 从不等式和等式的性质来看,两者基本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等式的两边同乘(除)一个负数,等式仍然成立.
   (2) 从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来看,它们也是基本相同的,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去、移、并、除. 去,就是去分母与去括号,上面已经谈过了,如果去分母时,不等号两边同乘(或除) 以的是一个负数,这时不等号的方向一定要改变. 移,就是移项,一般都是将含未知数的项移至方程或不等式的左边,常数项移至右边. 并,就是合并同类项. 除,就是两边同除以方程或不等式一次项的系数. 这里还得再一次强调,如果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项的系数为负数,这时不等号的方向一定要改变.
   (3) 从方程的解和不等式的解这两个概念来看,它们是有区别的.一元一次方程如果有解,一般只有一个解. 例如:5x = 20 的解是 x = 4,它是唯一的. 可是,如果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有解,一般就有无穷多个解.
   例如,对于不等式5x < 20来讲, 3 是它的一个解,2,1,0,-1, - 2. 3 ,- 4都是它的解,它有无穷多个解. 把所有这些解合在一起,就是不等式4x < 20“解集”, 它的解集是x < 5.
   在了解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之后,我们先来看这样两个例子:
   甲同学在解不等式4(x - 1) < 6时,得x <,检验此解,对任取一个小于 的值,如取x = 1,得不等式的左边 = 0,右边 = 6,左边小于右边,根据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然而,本题的正确答案是x <,我们知道只要满足x <的,就一定能满足x <,致使该同学查不出其中的错误,最后功亏一篑.
   乙同学在解不等式4(x + 1) -5(x + 2) < 0时,得4 x + 4 - 5x - 10 < 0,(1) -x - 6 < 0,(2)x + 6 < 0,(3)x < -6,(4)经检验计算,如任取几个小于-6的数,如-7,-8,-10代入原不等式,均不满足原不等式.那么问题出在哪呢?经检验,问题在计算的第三步,即在将前面系数化为“1”时,等式两边乘以“-1”时,不等式的方向未改变.
   我们回过头来看,就不难发现要使不等式的解集正确,一方面,就必须保证每一步的计算都正确;而另一方面要保证变形时不等号方向正确.一般地,为了避免不等号倒来倒去的麻烦,只要在最后,即系数化为1时,当未知数的系数是负数时,我们才运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
   在正确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迅速而正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一,巧去括号.去括号一般是从里到外,也就说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是有时候从相反的方向来解决问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1 2.5 × [0.4(x - 5) - 4] - 2x > 2.
   分析 因为2.5 × 0.4 = 1,所以先去中括号,可以明显简化解题过程.
   解 去中括号得:x - 5 - 10 - 2x > 2,
   合并同类项可得:-x > 17,
   即 x < -17.
   第二,巧用整体法.
   例2 3{(4x - 1) - [2(4x - 1) + 3]} > 0.
   分析 把4 -1看成整体,可以明显简化解题过程.
   解 去大括号得:3(4x - 1) - 3[2(4x - 1) + 3] > 0,
   中括号得:3(4x - 1) - 6(4x - 1) - 9 > 0,
   合并同类项可得:-3(4x -1) - 9 > 0,
   化简得:-12x > -6,
   即x < 0.5.
   第三,巧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3 解不等式:- 6.5 > - 7.5.
   分析 此不等式,直接去分母较复杂,然而此题有两个特点,(1)的分子,分母均含有公因式2,约去公因式2后,两边的分母相同了;(2)两个常数项移项合并后为整数.
   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 > -1.
   4 - 6x - 0.01 + x > -0.01,
   -6x + x > -4,
   得-5x > -4,故x<.
   第四,巧用拆项法.
   例4 解不等式:+ + - 3 ≥ 0. 分析 将不等式左边的-3拆为三个-1,再分别与前面的三项结合,便可以巧妙地解答此题.
   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 1 + - 1+ - 1 ≥ 0, 得+ + ≥ 0.
   提取公因式可得: (x - 1)+ + - 1 ≥ 0, 得(x - 1) ≥ 0,即x ≥ 1 .
   第五,巧用提取公因式法.
   例5 解不等式:78(x - 4) + 51(8 - 2x) - 63(4 - x) > 0.
   分析 观察此不等式,直接去括号较复杂,注意到左边各项均含有公因式x - 4,因此,提取公因式可以速解此题.
   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
   78(x - 4) - 51 × 2(x - 4) + 63(x - 4) > 0.
   提取公因式x - 4,可得(x - 4)(78 - 51 × 2 + 63) > 0.
   即39(x - 4) > 0,故x > 4.
   第六,巧用不等式的性质.
   例6 解不等式:- 6 <3x - 2 < 2.
   分析 这是一个双重不等式, 可以将不等式左、中、右3 个式子分别加2 ,这样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解 不等式左、中、右3 个式子分别加2,得
   - 4 < 3x < 4.
   再将不等式各项都除以3 ,得
   -< 3x <.
   第七,巧将未知量看做已知量.
   例7 当k 取什么值时,方程 x - 3k = 5(x - k) + 1的解是正数,负数,零?
   分析 如果我们暂时把方程中的k 看成是已知数,那么这就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方程,得x = .
   下面问题又转化为分别解下列不等式和方程:
   > 0,< 0,= 0.
   解 原方程的解为x =.
   当方程的解为正数时,得> 0, 即k >.
   当方程的解为负数时,得< 0, 即 k <. 当方程的解为零时,得= 0,即k =.
   在以后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在正确理解不等式的各种概念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简便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教育云是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低、硬件设备及维护资金投入巨大等问题。通过分析制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指出教育云在
本文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使配网建设、改造、运行管理工作趋向科学化。
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的区别是:如果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存在,其最优解只能在其可行域的边界上达到(特别是可行域的顶点上达到);而非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存在,则可能在其可行域的任意一点达到. 并且若目标函数的可行域为R,则有以下正确结论:  (1) 可行域R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 R可能是空集也可能是非空集合,当R非空时,必定是若干个半平面的交集(除非遇到空间维数的退化). R既可能是有界区域,也可能是无界区域
按照中央关于出版体制改革的精神,高校出版社及中央单位各部门的出版社都进入了实质性的改革阶段。科技期刊如何在这场改革中找好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做大、做强、做
管理是变电运行中安全问题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运行人员的个人心理因素、文化素质以及运行管理单位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手段也是十分重要。必须将变电运行的各项管理工
绿色技术已经成为非常热的一个话题,不管IT行业,还是其他行业,所有的人都会在乎绿色概念或者是绿色技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绿色技术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