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读写支架,实现读写融通——以《孔乙己》读写融通为例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肢解文本,还要用支架支撑起完整而深入的阅读,助力学生写作时关注写作素材及其内在关系,指导学生建构写作框架,为读写融通搭建支架,让输入与输出都有抓手,使学生不仅弄懂“写什么”,还要研究“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最终实现能读会写。
其他文献
<正>不少小学生觉得数学学习的难度较大,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知识内容,为解决该现象,教师应尝试将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数学模型的帮助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配合,提升学生对建模思想的理解和学习,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能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建模思想的理解数学建模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对题目进行理解和解答的数学学习方法,在使用建模的方式后,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
期刊
内部审计在规范公司治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要想进一步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就必须及时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相应对策。A公司从风光上市到被曝出财务危机,最后资金链断裂导致市值蒸发黯然退市,其中原因众多,内部审计部门未能有效防范公司的经营风险,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本文把净利润实现逐年增长、内审绩效良好的同行业同类型企业M公司作为参
学位
<正>在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发疯文学……之后,“孔乙己文学”来了,它起源于一句引起不少年轻人共鸣的网友独白——“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表达的是有了大学文凭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苦闷。在“孔乙己文学”里,学历成了“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在“孔乙己文学”登上热搜之后,很多网友感叹自己是“现代版孔乙己”。作为时隔一段时间就会转变形式与内容的网络文学体裁“,孔乙己文学”和此前走红
期刊
<正>“孔乙己文学”近来引发了舆论关注,原因在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虽穷困潦倒,却坚持穿着象征读书人的“长衫”来维护体面,这令当代年轻人与孔乙己产生了跨时空的共情,他们纷纷感叹自己身着“长衫”的不易。“脱”还是“不脱”?这是一场自我认知的革命,青年从对生活的叩问激化成对自我的怀疑,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当下青年成长的观照与反思。
期刊
为研究CO2/O2共存环境中流速对L48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在高温高压动态反应釜中进行模拟腐蚀试验,测试L485钢的均匀腐蚀速率,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观测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CO2/O2共存体系中,随着流速的增大L485钢的均匀腐蚀速率逐渐增大,且表面呈现由局部腐蚀向均匀腐蚀转变的特点;CO2/O2共存体系中L485钢的腐蚀产物为F
期刊
<正>大单元教学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学,单篇阅读只要梳理这一篇信息的提取、整合,精讲内容分析和评价,语言片段赏析和创造。大单元阅读要有一个整体性的主题,由主题贯穿阅读教学的主线,整体设计、整体实施、整体评价,阅读方法多使用对比参照、圈点和批注。大单元教学通过理解大概念、设计大任务和真实情境,整合学习资源来培养学生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提升思维深度,与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化学科育人属性的教学理念一脉相承
期刊
为了更好地控制大型船舶起重机械作业过程中智能减震器的阻尼输出,根据船舶起重机械结构特征与智能减震器结构力特点,针对性提出智能减震器在大型船舶起重机械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减震器作业状态的结构力参量进行建模,并对模型中减震器结构力参量进行定义。根据模型参量与定义量,优化智能减震器作业状态下的阻尼输出参量,完成对智能减震器输出阻尼的精准控制。通过10组减震数据对优化后的减震器阻尼输出效果进行验证,证明
期刊
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变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人们精神需求也发生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区级林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该项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要求,还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阐述了区级林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分析目前区级林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存在的问题,探究实现区级林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我国林业林
期刊
高职院校是为一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落实,要深度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丰富和创新家校协同教育的有效方法。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高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落实要坚持教育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拓展“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落实的有效路径,积极构建综合性育人平台,推动教学协同育人工作由浅入深实现渐进式发展。
期刊
<正>子宫内膜癌是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2021年全球新增病例417367例,新增死亡病例97370例[1]。长期以来,在传统组织病理学指导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多先行手术,术后根据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多采用手术、放射、药物等综合治疗。2013年,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临床提出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后[2],基于分子表达差异的精准治疗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和探讨。2020年以来,子宫内膜癌分子
期刊